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放射性物質化學反應

放射性物質化學反應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6 04:21:49

11、放射性物質

A.H.貝克勒耳發現放射性,與當時W.K.倫琴發現的X射線有關。在對X射線本性進行探索時,A.H.貝克勒耳推測熒光和X射線可能是由于同一機理産生的,因而一切熒光現象都可能伴随有X射線。他用鉀鈾酰酸鹽(一種熒光晶體)放在用黑紙封閉的照相底版上,經日光照射這種晶體,看照相底版是否感光,來檢驗他的這種猜想,結果照相底版上果然有晶體的霧翳像。這樣A.H.貝克勒耳就認為他的推測被證實了,并于1896年2月24日将此實驗報告送交法國科學院。

在繼續實驗中,有一次因陰天而受阻,他把鈾鹽晶體和黑紙包裹的底版一起放在暗室抽屜裡。由于鉀鈾酰硫酸鹽晶體的熒光在脫離照射光源後會很快熄滅,照原先推論,在不受日光照射的情況下,底版上不應出現晶體的霧翳像。出乎意外的是,當顯影後度版上同樣出現晶體的霧翳像。他用不發熒光的鈾化合物進行實驗,也在照相照底版上形成霧翳像,可以說明這種穿透性射線和熒光無關。他又用其他發光晶體進行實驗,發現隻有含鈾的晶體才産生穿透射線。最後,他再用純鈾進行實驗,發現其穿透性輻射強度比鉀鈾酰硫酸鹽要高三四倍。這就最後證實,穿透性射線是從晶體中的鈾發出的,發出射線是鈾元素的一種特性。他又用實驗證明,這種射線,像X射線一樣能使周圍的氣體電離;但又和X射線不同,它可被電場或磁場偏轉。因此,當時稱這種射線為貝克勒耳射線。後經G.C.N.施密特,特别是居裡夫婦的努力,發現钍、钋、鐳等都放射這種射線,從而把這種現象定名為放射性,把這類物質稱作放射性物質。

放射性物質化學反應(化學史上的偶然發現)1

12、夢與苯環

19世紀中葉,随着石油工業、煉焦工業的迅速發展,有機化學的研究也随之蓬勃發展。我們知道,苯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學原料,它是從煤焦油中提取的一種芳香的液體。當時,化學家們面臨着一個難題,那就是如何理解苯的結構。苯的分子中含有6個碳原子和6個氫原子,碳的化合價是四價,氫的化合價是一價,那麼,1個碳原子就要和4個氫原子化合,6個碳原子該和12個氫原子化合(因為碳原子和碳原子之間還要化合)。而苯怎麼會是6個碳原于和6個氫原子化合呢?化學家們百思不得其解。

這時,凱庫勒也着手探索這一難題。他的腦子裡始終充滿着苯的6個碳原子和6個氫原子,他經常每天隻睡三四個小時,一幹起來就不歇手。他在黑闆上、地闆上、筆記本上、牆壁上畫着各種各樣的化學結構式,設想過幾十種可能的排法,但是,都經不起推敲,被自己否定了。

一天晚上,凱庫勒坐馬車回家。也許是由于近日來過度用腦,他在搖搖晃晃的馬車上睡着了。在半夢半醒之間,凱庫勒發現碳原子和氫原子在眼前飛動,變幻着各種各樣的花樣。忽然,原子變成了他和李比希教授出庭作證時伯爵夫人戒指上的那條白蛇,這條蛇扭動着、搖擺着,最後咬住了自己的尾巴,變成了一個環……

“先生,您到家了!”馬車夫大聲叫醒了睡眠中的凱庫勒。他揉揉眼睛,白蛇不見了,環不見了,原子也不見了。原來是"南柯一夢"!清醒過來的凱庫勒馬上想起苯的結構,對 !它一定像白蛇那樣頭尾相接,構成環狀結構!

凱庫勒立即奔向書房,迫不及待地抓起筆在紙上畫了起來。一個首尾相接的環狀分子結構出現了。經過進一步論證,凱庫勒終于第一個提出了苯的環狀結構式,解決了有機化學上長期懸而未決的一個難題。

心理學告訴我們,日有所思才會夜有所夢。凱庫勒受到夢境的啟示,發現苯的環狀結構,從表面上看,是一種偶然,但實際上這正是他連續幾個月來日夜思考而導緻的必然。

凱庫勒的創造性貢獻,奠定了他在有機化學結構發展史上的顯赫地位,使得人類對有機化學結構的認識産生了一大飛躍。

放射性物質化學反應(化學史上的偶然發現)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