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冬至,上海有名的冬天正式來了:溫度不見得特别低,卻潮叽叽,蠻難熬的。在還沒有空調、取暖器的老底子,上海人是怎麼過日腳的呢?
三九嚴寒打炭墼
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夜裡時間最長的一天,從冬至開始,白天一天比一天長,黑夜一天比一天短,天氣一天比一天寒冷。古人總結冬至以後的氣候特點,編成民歌民謠,稱為“數九歌”“九連天”“連冬起九”等,江南的《數九歌》有:
一九二九,相喚弗出手(與人打招呼時,手依然插在袖籠裡)。
三九廿七,籬頭吹觱篥(寒風吹在籬笆上發出呼呼的響聲)。
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
五九四十五,窮漢街頭舞(窮人沒有禦寒的措施,隻能運動身體驅寒)。
六九五十四,蒼蠅躲屋栨(氣候回暖,可以看到蒼蠅躲在房屋的縫裡)。
七九六十三,布衲兩邊攤。
八九七十二,貓狗躺渹(吳方言念如ying,就是‘涼’的意思,如上海人把“天氣涼了”講做“天氣轉渹了”)地。
圖說:清末上海《圖畫日報》,上海的剃頭店安裝火爐取暖
三九、四九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成語“三九嚴寒”也出自《數九歌》。為了度過三九嚴寒,人們早早地做起了防凍禦寒的準備,民諺有“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的說法,這裡的“九九八十一”是指夏至(一般為6月21日)後的九九八十一天,相當于白露與秋分之間,天氣轉涼。上海人為了取暖,會使用一種銅制的手爐、腳爐。山區多木炭,可以使用木炭為燃料,農村則用大竈的餘燼放入手爐、腳爐替代木炭,城郊則多使用“炭墼”。
炭墼是一種用木炭碾成粉,加入适量粘土做成的“煤球”。燃燒溫度不高,但可以延長炭的燃燒時間,不會産生炭灰和揚塵,是比較清潔的取暖燃料。在市區,市民不會像農民那樣“家家打炭墼”,城市裡的炭墼通常由分布在大街小巷的煤球店供應。以前,上海的煤球店還供應一種用耐火材料制作的,不能燃燒的“炭墼”,有的家庭或單位使用炭缸取暖,燃料使用木炭,木炭發火快,燃燒也快,放入這種不能燃燒的“炭墼”,能夠起到阻燃的作用,可以在保證室溫的前提下,節省木炭。
圖說:老上海的女士們流行使用袖籠保溫取暖
20世紀後,上海的一些單位或機構改用爐子或熱水汀取暖,炭墼的使用量明顯下降。熱水汀又稱之為“水汀”,是英文steam(蒸汽)的“洋泾浜語”,就是利用蒸汽取暖的器具。
冬至夜裡一塊肉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在上海人心裡也是個十分重要的傳統民俗節日,在風俗上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日的前一天,又叫作“小至”,家家戶戶搗米做湯圓,以作為冬至日團圓圍桌食用。過了冬至,就将迎接新年。
清代上海人秦榮光《上海縣竹枝詞》說:
冬至花糕更粉圓,分冬酒吃鬧年年。
衣冠拜賀親朋後,肉塊堆盤夜祀先。
作者原注:“冬至,治花糕、粉圓祀先,衣冠相賀,名‘分冬酒’。俗語:‘冬至夜裡一塊肉,譬如不冬至’。”冬至是一年之中比較特殊的一天。這一天,親朋好友,衣冠相賀,稱之為“分冬酒”,夜裡要祭祀祖先,祭祀畢,祭品仍然是活人的口福,老百姓認為,吃了祭祀祖先的肉,可以增強體質,一年之中不怕冷。
圖說:冬日裡上海大通路(今大田路)上的烘山芋攤
以前,家庭的經濟不富裕,缺衣少穿,食不果腹。許多地方把冬至稱之為“小年”。于是,一到冬至,上海的家家戶戶會想方設法準備一些雞鴨魚肉。我的祖母曾告訴我們,冬至那一天吃下的東西,其營養價值相當于平時的幾倍,可以抵禦冬天的寒冷。于是,冬至的食物超越了食品的範疇,成了“補品”。可也因為這一天吃的東西是補品,而不是食品,所以許多食物不放鹽,而是加糖,那些加了冰糖、紅棗的蹄髈,實在是令人生膩。
冬日紅泥小火爐
火鍋,自然是冬日的禦寒飲食法寶之一。
以前江南地區的老百姓把火鍋叫作“暖鍋”,有人作《暖鍋》詩,說:
紅鉛九轉器初成,十萬錢輸選馔精。
炊蠟廚邊湯乍沸,肉屏風畔婢初擎。
添來爐火寒威解,味入丹田暖氣生。
尚有寄居蕭寺客,齑鹽風味耐孤清。
在以前的上海,暖鍋是稀罕之物,難得使用,于是,食物優中選優。暖鍋以蠟為燃料,主要用于保溫,而不是煮食物。後來,北方或其他地方以炭為燃料的銅質火鍋傳入上海,遂被稱為“火鍋”。火鍋的底部是爐膛,中間設計為“煙囪”,煙囪的四周有大大的“凹槽”,那就是“鍋”,于是,上海人和廣東一樣,把它叫做“邊爐”。
上海是一個大城市,商業發達、市面繁榮,有許多火鍋店。1922年版《上海指南·卷五·飲食店·宵夜館》中說:
宵夜館為廣東人所設,多在南京路、漢口路、福州路及附近……冬季有各種邊爐。價有一元半、一元、半元之别。其物為蝦、豬腰、鱿魚、雞、山雞、雞蛋、魚片及菠菜等,皆生。又有兼售番菜、蓮子羹、杏仁茶、咖啡等物者。
圖說:到宵夜館打邊爐是驅寒取暖的好去處
清末出版朱文炳《海上竹枝詞》詠:
冬日紅泥小火爐,清湯菠菜味誠腴。
生魚生鴨生雞片,可作消寒九九圖。
當時,上海工人的月收入通常在5元(銀洋)左右,宵夜打邊爐的價錢不便宜,這樣充滿文人氣息的“情調”,多了也吃不起。而在上海的農村,農民更沒有這樣的口福了,不過他們自有他們的吃法。冬天是農閑的時間,無事可幹的農民便聚在一起,有錢出錢,無錢出物,圍着火爐吃東西、吹牛皮、取暖,上海人稱之為“扛醵”。清昆山人顧張思《土風錄》卷六:“合出錢飲酒曰‘扛醵’。”兩個或許多人一起擡物稱之為“扛”,幾個人大家出錢飲酒稱之為“醵”,如今“扛醵”一詞在上海郊區仍在使用,而市區的人早已經不知何為“扛醵”了。
老虎竈裡泡開水
上海人把熟水店叫做“老虎竈”,名稱的來曆有多種說法。有的人說,這種爐竈形似趴在地上、睜着大眼睛的老虎,于是叫做“老虎竈”。1906年出版《滬江商業市景詞》中說:“竈開雙眼獸形成,為此争傳‘老虎’名。巷口街頭爐遍設,賣茶賣水鬧聲盈。”有的人說,這種爐竈每天“吞食”大量的柴火,其“食大如虎”。又有人認為,上海的老虎竈大多是利用民居改造的,為了排煙通風,會沿着外牆做一個直通屋頂的煙囪,上海的“洋泾浜語”把西方人開設在屋頂上的roof window(屋頂窗)叫做“老虎窗”,于是,這種把煙囪高高架在屋頂的竈頭,理所當然叫做“老虎竈”了。我比較贊同這種說法。
圖說:清末《圖畫日報》繪“老虎竈”
上海的老虎竈是伴随上海城市人口的增長而出現的。甲午戰争後,1895年,中國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外資工廠在上海大量出現,同時帶動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和進步。工廠需要大量工人,上海提供的大量就業機會,吸引上海周邊的城鎮居民、農村裡的人進入上海,19世紀末,上海城市人口開始以每年增加10萬的速度上升。早期,進入上海的工人基本上是“單身漢”,租賃房子生活,下班回家後,需要燒水泡茶、擦洗等,老虎竈應運而生。過去,上海家庭生活燃料主要是煤球爐,為了節省煤球,一般的家庭通常上午生爐子,把一天的飯菜做好,下午就把爐子熄了,所以,家家戶戶都會有許多熱水瓶,下午以後的熱水就隻能依靠熱水瓶了。可到了冬天,熱水的使用量大了,熱水瓶的熱水不夠用,那就得到老虎竈買水,上海人叫做“泡開水”。
上海的冬天潮濕寒冷,人們還使用湯婆子、熱水袋取暖。元朝無名氏《東南紀聞》:“錫夫人者,俚謂之‘湯婆’,鞲錫為器,貯湯其間,霜天雪夜,置之衾間,用以暖足,因目為‘湯婆’。”湯婆子、熱水袋是禦寒取暖的好東西,但到了冬天,家裡的熱水不夠,就得到老虎竈“泡開水”。
以前離我家5分鐘的路程就有幾家老虎竈,平時生意一般,而到了寒冷的冬天,老虎竈的熟水來不及供應,老闆把隻燒到七八十度的熱水就提前售賣了。當然,許多人寒冬“泡開水”是為了取暖,也不在乎水開與不開。
圖說:老上海的老虎竈,攝于20世紀40年代
改革開放後,上海的市政建設日新月異,市民的居住條件日益改善,傳統的煤球爐逐漸被煤氣竈、電磁爐取代,取暖的方式和手段越來越多,老虎竈漸漸地退出上海,從人們的生活中消失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