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嶺國家森林公園整治?“要把生态環境保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态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态環境” 對生态環境保護曆來高度重視,以“眼睛”和“生命”為喻,彰顯出對新時代正确處理經濟發展同生态環境保護關系的深刻認識,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南嶺國家森林公園整治?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要把生态環境保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态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态環境。” 對生态環境保護曆來高度重視,以“眼睛”和“生命”為喻,彰顯出對新時代正确處理經濟發展同生态環境保護關系的深刻認識。 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就是嶺南一顆璀璨的生态明珠。多年來,公園始終堅持生态優先、綠色發展戰略,先後投入10多億元,用于園區的美化、綠化,用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成為廣東重要的綠色生态屏障和生态旅遊之地。 然而,就在全國上下努力踐行生态文明思想之際,在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際,一些惡意針對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可持續發展的聲音開始蔓延,甚至有人試圖推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經營權屬之争的終審判決。 在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際,試圖推翻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這是有什麼特殊的目的嗎? 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建設不易 1999年,觀音山是一座亟待開發的荒山。當地試圖将其打造為森林公園,可缺乏資金未能建成。 2000年12月31日,東莞市人民政府批準建立觀音山森林公園确定的位置範圍位于樟木頭鎮,由石新、古坑、樟洋、官倉等村的部分林地組成,總面積26178畝。 “機遇和風險是并存的。”黃淦波說。多年來,盡管在開發觀音山森林公園期間也遇到如土地使用、村民私砍林果等糾紛,但黃淦波一直在堅守,他為未來前景充滿信心和希望,對生态旅遊發展沒有絲毫懈怠。他說:“觀音山有生态美景,良好的佛教、道教等文化傳承,應該成為東莞的一張城市‘名片’。” 困境能催生信心,信心能變成勇氣。黃淦波始終秉持“善心、善願、善行”的發展理念,積極踐行“立足保護、重在自然、貴在和諧、精在特色”的發展原則,正是東莞觀音山秉承這種發展原則,能夠持之以恒的貫徹國家和省市關于旅遊業發展指示,用超前的生态發展理念激發本域内旅遊市場的活力和潛力,為推動當地旅遊經濟的發展和優化當地生态環境作出了許多貢獻。 堅持與守望,磨難與困惑總會疊加在一起,既然選擇開發觀音山生态旅遊景區,黃淦波對未來也進行了精心謀劃。在發展過程中,以着重保護生态環境、森林資源為主,以增強園區文化底蘊、挖掘曆史文化内涵為輔,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在此基礎上,還要進一步提升景區旅遊的服務水平,增加旅遊服務設施,為遊客提供更舒适、更愉悅的優質服務。 為推進全域旅遊發展邁向新台階,東莞觀音山不斷探索新的融合方式,将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展示給廣大遊客。黃淦波說,森林是人類文化産生的發源地,森林孕育了人類和人類文化,既是一部博大精深、包羅萬象的教科書,也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化寶庫。他認為,“山水、佛、道文化和傳說,幾乎每一個景區和旅遊景點或多或少的都會有一點,那麼與國内的這些景區、景點、森林公園相比,觀音山的優勢在哪裡?當然是文化!” 黃淦波說:“舉辦活動,就等于在一個森林裡面,在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4A級景區裡面,構成一個文化的平台,一個多層次的、立體的、不同形式的平台。我們希望把全中國文化人士都彙集到這裡來,共同展現五千年的優良文化。這樣搭建一個淨化心靈、陶冶情操、提升人的綜合素質的舞台。” 從2004年開始,觀音山每年都會舉辦一系列聲勢浩大文化活動,并根據不同年份,策劃不同活動,以烘托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良好願景。 2005年12月23日,國家林業局發文批準觀音山森林公園正式命名為“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經營面積9857.7畝。這份行政許可書意味着,我國首個民營國家級森林公園誕生了。 當地政府要強行收購觀音山 成果來之不易,但成果卻被“别人”盯上了。 2006年6月9日,樟木頭鎮政府向東莞市觀音山森林公園開發有限公司發出《關于調整觀音山森林公園規劃和經營方式的函》,對公司的努力給予了肯定,同時對公司的财力進行了質疑,并提出要改變經營主體的意向。 這份《關于調整觀音山森林公園規劃和經營方式的函》中,明确寫道:你公司承包開發觀音山森林公園以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把觀音山森林公園打造成著名旅遊勝地,并于2005年12月經國家林業局批準升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為我鎮作出了較大的貢獻。受你公司财力限制,你公司提出要在15年内投入資金近10億元建設38項工程的規劃進度難于得到保證,從長遠來看影響觀音山森林公園的發展。2005年東莞市政府把觀音山森林公園納入銀瓶嘴森林公園規劃區,拟投入大量資金,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為充分利用市政府有關政策,争取市财政支持,把觀音山森林公園做強做大,實現與你公司的雙赢,我鎮政府拟按市總體規劃要求對觀音山森林公園确立新的經營方式,由鎮政府擔任經營主體和投資主體。 黃淦波無奈地說:“沒錢的時候,想邀請我投資;困境過去了,人的想法就會變。不尊重合同,不依法辦事,商人是很難生存的。” 面對觀音山公司的沉默以對,2006年10月10日,樟木頭鎮政府向東莞市政府提交《關于将觀音山森林公園納入全市森林公園建設規劃的請示》,提出:東莞市觀音山森林公園位于樟木頭鎮石新、金河、樟洋、官倉四個社區接壤處,占地面積約18平方公裡。經樟木頭鎮委、鎮政府研究,決定收回觀音山森林公園的經營權,由鎮政府擔任投資主體和經營主體。按照總體規劃投資概算,預計共需投入資金5億多元。鑒于樟木頭鎮财力有限,請市政府同意将觀音山森林公園納入全市的森林公園建設規劃中,由市投入主要資金進行建設。 對此,東莞市政府于2006年11月21日複函,主要提及3點内容:将觀音山森林公園納入銀瓶嘴森林公園總體建設規劃中;項目涉及的收回經營權及征地補償費用由樟木頭鎮政府負責解決;由市規劃局按“保護為主、合理利用”的原則,對公園作出詳細的規劃建設方案和投資概算,工程建設資金由市鎮兩級按比例分擔。 拿到“尚方寶劍”的樟木頭鎮政府于2006年12月6日再次向觀音山公司發出《關于觀音山森林公園經營權調整有關問題的函》,明确提出市政府已“同意将觀音山森林公園納入銀瓶嘴森林公園總體建設規劃”,“工程建設資金由市鎮兩級按比例分擔”,希望觀音山公司将“相關資産、賬目清理清楚,備齊所有資料,交中介機構進行評估,待評估結果出來後再商讨股份、經營權、補償等有關問題”。 黃淦波與觀音山公司選擇“按兵不動”。黃淦波說:“民企肯定抗不過政府,所以我當時持觀望态度,想看看政府下一步的動作。” 失望再次來臨。黃淦波說:“有合同不履行,卻想通過補償來終止。可履行合同吧,企業又處于劣勢地位,而且政府給出的補償價還不到我投資的1/10,我怎麼能答應交出經營權呢?” 令黃淦波沒想到的是,“進入2007年,樟木頭鎮政府開始限制公園收取門票,并繼續向市政府報送關于要求變更公園權屬的請求”。 根據東莞市政府2007年4月16日的東府辦複[2007]264号文可知,樟木頭鎮政府确實向市政府提出過涉及觀音山森林公園門票收取的有關事宜。該複函稱,樟府[2007]13号報告收悉,經2007年4月9日召開的今年第8次市長辦公會議讨論,關于廣東觀音山森林公園門票收取等有關問題,函複如下:一、要求由市物價局、城市管理局、财政局共同對該森林公園應否納入免收門票範圍問題進行調研,了解清楚存在的問題、群衆的意見等有關情況,形成處理意見報市政府。二、同意從即日至市做出處理決定前,該森林公園可恢複收取入園門票。三、要求該森林公園的權屬、經營權等變更問題,由你鎮自行與石新社區、承包經營方協商解決。 事實上,在觀音山森林公園權屬的争執中,黃淦波已經多次向國家林業局森林公園管理辦公室發出“求救”函。 國家林業局相關部門曾于2007年有過答複,認為觀音山森林公園開發公司在申報國家級森林公園前與有關方面簽訂了合約,在資源管理和利用上具有法律基礎。 可是,當地政府部門依然一意孤行。 觀音山對當地社區對簿公堂 2009年4月8日,樟木頭鎮召開黨鎮班子聯席會議,在處理觀音山森林公園的問題上,決定由石新社區作為原告提起訴訟,解除承包經營合同。 2010年2月1日,石新居委會向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起訴黃淦波、觀音山公司,請求:解除石新居委會與黃淦波、觀音山公司于1999年11月30日簽訂的《聯合開發合同》及2001年9月5日簽訂的《協議書》;判決黃淦波、觀音山公司返還東莞市樟木頭森林公園範圍内所有的土地、建築物、觀光旅遊設施及經營權給石新居委會。 黃淦波和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如何應對石新社區的上訴呢? 黃淦波的應對之策就是反訴。2010年5月7日,黃淦波、觀音山公司向廣東高院起訴石新居委會,請求判決石新居委會停止侵害,排除妨礙,繼續履行合同,并賠償損失3億多元。 2010年5月28日,廣東高院向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發出(2010)粵高法民-初字第3号《案件移送管轄通知書》,要求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将石新居委會起訴黃淦波和觀音山公司的案件移送與該案合并審理。經征求雙方當事人意見,兩案合并審理後,石新居委會為本訴原告,黃淦波、觀音山公司為反訴原告。 2010年9月20日,案情又出現了新的變化。當天,石新居委會向廣東高院申請變更訴訟請求,稱《聯合開發合同》不僅違反法律的效力性強制性規定且存在利用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損害村民公共利益的行為。請求法院判決合同無效,并将觀音山森林公園全部經營權轉給石新居委會。 石新居委會稱,《聯合開發合同》除違反《土地管理法》(1998年)第十五條規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之外,由于黃淦波、觀音山公司對觀音山森林公園的開發建設皆為違規違建項目,導緻石新居委會及村民随時面臨被城建等部門進行查處的風險,同時,黃淦波、觀音山公司未通過樟木頭鎮林業部門、東莞市林業部門,違反法定程序越級申報國家森林公園,私自另行圈定範圍,緻使東莞市政府規劃的金河、樟洋、官倉無法按計劃開發建設及上報申請國家級森林公園,嚴重侵害這3個社區的權利。 經過缜密的審理,廣東高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第六十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07年修正)第六十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幹規定》第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适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幹問題的解釋(二)》第十四條的規定,作出判決:确認石新居委會與黃淦波分别于1999年11月30日、2001年9月3日簽訂的《聯合開發合同》、《協議書》為有效合同,石新居委會與黃淦波、觀音山公司均應按約定履行合同;駁回石新居委員會的訴訟請求;駁回黃淦波、觀音山公司的其他反訴請求。 也就是說,法律認定黃淦波與石新社區簽訂的合同有效。 當地社區敗訴,再起訴,再敗訴 石新居委會不服廣東省高院判決,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訴。 石新居委會稱,原審判決适用法律錯誤,原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并向最高人民法院提交了相關證據。 最高人民法院認為,這一案件争議的焦點問題有兩個:一是《聯合開發合同》的效力應如何認定;二是《聯合開發合同》應否繼續履行。 關于《聯合開發合同》的效力應如何認定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分别從内容、經營項目和山地林地使用兩方面給出意見:從《聯合開發合同》的内容看,雙方并非共享收益、共擔風險,而是黃淦波每年向石新居委會上繳固定數額的承包費,黃淦波的所有運作和資金使用,石新居委會不得幹預。因此,《聯合開發合同》雖名為聯合開發合同,實為承包經營合同。 《聯合開發合同》雖然簽訂時并未經過相關民主議定程序,但根據實際來看,合同有效。 最高人民法院認為: 其一:“石新居委會作為基層群衆性自治組織,依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相關規定,管理本村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産,但應向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負責并報告工作。基于其法律地位,石新居委會在和黃淦波簽訂《聯合開發合同》時,應保證對内就《聯合開發合同》的簽訂已經經過了民主議定程序,此為其基于誠實信用原則而應負擔的締約義務,不因居委會換屆而有所改變。現石新居委會作為締約主體以《聯合開發合同》未經過民主議定程序為由主張合同無效,是将自己沒有盡到締約義務而可能造成的法律後果讓對方當事人承擔,有違誠信原則。” 其二:“自1999年《聯合開發合同》簽訂至2010年石新居委會提起訴訟10餘年間,石新居委會沒有對合同效力提出過異議,而是于2001年再次與黃淦波簽訂《協議書》,同意黃淦波成立觀音山公司按照《聯合開發合同》的約定對觀音山森林公園進行經營,并在2005年、2006年數次向觀音山公司回複函件,肯定其進行經營付出的努力和作出的成績,并承諾對其提出的村民砍伐林木等問題進行協調解決。另一方面,東莞市樟木頭鎮政府也在200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肯定”觀音山森林公園營業以來,為旅遊業邁出可喜的一步“,并于2006年向觀音山公司發出《關于調整觀音山森林公園規劃和經營方式的函》,肯定了觀音山公司對觀音山森林公園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肯定其為樟木頭鎮生态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等等。上述事實表明,在本案訴訟之前,在《聯合開發合同》簽訂後10餘年間,石新居委會和樟木頭鎮政府不僅沒有對《聯合開發合同》的簽訂提出異議,反而對黃淦波、觀音山公司履行合同的行為一再表示肯定和認可。現石新居委會又以未經民主議定程序、未報鄉(鎮)政府批準為由主張合同無效,不應得到支持。” 其三:“《聯合開發合同》簽訂時,最高人民法院法釋(1999)15号《農業承包合同若幹問題規定》仍然适用。該司法解釋第二十五條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依本規定第二條所起訴的案件中,對發包方違背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大會或者成員代表大會決議,越權發包的,應當認定該承包合同為無效合同,并根據當事人的過錯,确定其應承擔的相應責任。屬本條前款規定的情形,自承包合同簽訂之日起超過一年,或者雖未超過一年,但承包人已實際做了大量的投入的,對原告方要求确認該承包合同無效或者要求終止該承包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可根據實際情況,依照公平原則,對該承包合同的有關内容進行适當調整。本案中,《聯合開發合同》已簽訂并履行10餘年,黃淦波、觀音山公司已做大量投入,參照該條第二款的規定,本院對石新居委會要求認定《聯合開發合同》無效的主張不予支持。” 因此,最高人民法院認定《聯合開發合同》有效。 守護觀音山,守護綠水青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指出,既要創造更多的物質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态産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态環境需要。 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始終認真踐行重要指示,呵護培育綠水青山,建設更加美麗的綠色家園。 黃淦波信心滿懷地說,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不僅要生态優美,還要産業興旺,更要文化興盛。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公園在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同時,将更加注重創新發展,根據全域旅遊的行業發展态勢進行戰略部署,統籌推進各項任務和活動的落實,徹底轉換園内發展動能。通過旅遊發展,不斷提升市民遊客參與感、舒适感、獲得感、幸福感,夯實“文化名山”品牌美譽度、市場競争力和旅遊産業的綜合貢獻度,以實際行動實現健康生活、歡樂旅遊的景區發展願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