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多次有所提及,2022年将對高收入群體進行稅務方面的重點監控、監管和稽查。我們所熟知的一些明星、網紅、主播等稽查案例,大概率隻是這一輪重點稽查的開胃菜。後續,一些老闆、股東、高管等,也必然會被重點關照。
在《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中,早已明确:依法加強對高收入高淨值人員的稅費服務與監管。
另外,某省稅務局就發布了一個消息,針對的是高淨值人群偷漏稅情況,大概内容我們給總結了一下:某個公司的老闆、股東、高管等存在購買豪車的大額消費(通過車輛購置稅能查到),但是這個卻跟他們的個稅繳納情況不匹配(形成了疑點)。針對這個疑點,稅務相關人員又調取了相關的個人銀行流水,公司的契稅繳納情況、股東分紅情況等,一系列操作下來,個稅和企稅涉稅違法情況就浮出水面了。
而這,或隻是稅務機關在衆多稽查手段中的一種:通過消費情況跟個稅繳納比對出疑點,進而進一步進行檢查。就這一種,其實就讓很多偷逃個稅的高收入、高淨值群體無處藏匿了。
有人問了,高收入可以很好的明白,就是掙錢多。那麼高淨值指的是什麼?通俗的來說,高淨值群體,就是“有錢人”,具體來說的話,是指資産淨值在600萬以上的人群。
稅 個稅
從稅收公平的角度來講,高收入、高淨值群體理應多交一些稅。比如很多高收入、高淨值人群按現行稅法規定個稅适用的最高邊際稅率是45%,就算是操作成股東分紅,個稅也應按股息紅利的20%繳納。
曾經,很多高收入、高淨值群體,利用一些所謂的“籌劃”方式來偷逃稅蔚然成風。現在國家層面在重點關注這個現象了,在這裡提醒大家:5月開始,務必不要再有以下7種情況了,稅務局已經在重點關注。
1、股權轉讓方面:務必不要申報、虛假申報了。
如果股權轉讓不進行納稅申報,或者虛假申報,是偷稅行為,一旦被查,高額罰款、滞納金就少不了。
2、不要整陰陽合同。
從範某某、鄭某偷稅的案例中,陰陽合同偷稅為大衆所熟知。利用所謂的陰陽合同來掩飾實際交易,隐匿收入,已經有血淋淋的案例教訓了,不需要再贅述什麼了。
有人說了,銀行賬戶收款容易查到,那我用現金收款呢?其實,一樣的,不要抱什麼僥幸心理,最懂你的人是稅務,沒錯的。
3、轉變收入性質,偷逃稅款。
常見的操作就是将本屬于個人的勞務報酬收入,轉換成在稅收窪地的公司(或個體戶)收入。這個一些網紅、帶貨主播已經給了大家實際被查被罰案例了。
稅收,稅改,稅制改革
4、違規利用靈活用工避稅。
如果沒有真實業務作為基礎,就算有靈活用工的幌子,也遮蓋不住違法的事實。這方面的政策上已經收緊,不少靈活用工企業暴雷了。
5、拆分收入。
很老套的方法了,冒用他人信息拆分收入,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在個稅APP出現後,已經沒有操作空間了。
6、利用稅收窪地設立個獨企業,轉移收入。
稅收窪地已經在嚴查了,很多地方甚至取消了個獨的核定征收,同時關聯交易也在被嚴查。
7、虛開行為,偷逃稅款。
虛開,比前面說到的更危險。不少會計,因為這個被判刑入獄的,自己掂量掂量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