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周易中的十二地支

周易中的十二地支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5 21:25:42

傳說黃帝的臣子大桡作甲子,容成作曆

背景:

1 天幹地支與五行相結合

這裡面又涉及到了天幹和地支。天幹地支應該在黃帝時代之前就存在了,而且是以外來語形态存在的。黃帝的大臣大桡,在天文觀測與曆法的基礎上将天幹地支第一次整合在了一起,形成了60個幹支的組合,并對幹支名稱做了簡化,形成了今天的樣子。

天幹,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符号,是用來代表1-10的序數詞;地支,就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個符号,是用來代表1-12的序數詞。這幾個符号夏代就開始用了,到商代就已經比較規範使用了,如下圖:

周易中的十二地支(天幹地支怎麼來的)1

更早的時候,天幹地支并不是用今天所見的“甲乙丙丁,子醜寅卯”等符号來記錄的,天幹地支有着外來語一樣的名稱:

周易中的十二地支(天幹地支怎麼來的)2

這種奇怪的名字,是早年天幹地支符号的發音,是與天文觀測有關的。

2 天象觀測與曆法

由于對月相的觀測不需要工具最為方便,因此最早出現的曆法是陰曆。但盡管如此,陰曆1年隻有354天,時間長了每年固定月份的氣候不固定,不利于作為農業生産的指導,因此與氣候對應的曆法就成了必須要探索的。

氣候變化與太陽直接相關,對太陽觀測就是必然選擇。古人在白天用圭表測太陽的影子,以日影最短确定正午時刻,用漏壺計時,可以确定一天的時長。

周易中的十二地支(天幹地支怎麼來的)3

隻要觀測手段足夠精密(見下圖,山西陶寺發掘并複原的堯都觀象台),能夠确定一年的長度為365.25天,這就是太陽曆。進而将一年平均分,最自然的是分4份,于是有兩分兩至的節氣(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或者進一步根據八卦的提示分成8份,就有8個節氣(“四時八節”)。如果根據五行,可以将一年分成5季,進一步分成10個“月”,這個就是五行曆。

周易中的十二地支(天幹地支怎麼來的)4

白天觀日影,要受記錄儀器精度以及觀測位置的限制,所以古人又在夜晚則觀測星象來作為補充。夜空中,北極星不動,其他的星每夜都圍繞北極星逆時針旋轉(“天道左旋”),然後就形成了北極星為天帝(“太一”、“紫薇”、“帝星”),群星為群臣的觀念(天官、星官):

周易中的十二地支(天幹地支怎麼來的)5

在每晚同一時刻觀測,也能發現一年之中群星也是在圍繞北極星逆時針旋轉,365.25天一個周期。這種以星體位置作為時間參考的曆法叫恒星曆。中國曆史上有過以北鬥七星位置來确定時間的“北鬥曆”(“太乙遊宮”),以大火星位置來報時的“火曆”(《詩經》雲:“七月流火”,就是從火曆而來),以東方6個星宿來報時的“六龍曆”等(民諺“二月二龍擡頭”的來源,也是《周易》乾卦的主要内容)。實際使用中往往将日影與星象結合起來,白天觀日夜晚觀星,互相校正,來确定時間。例如《尚書》所記載:"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又如水族流傳至今的七元宿天象曆,就是将日月等七星結合起來的曆法。

周易中的十二地支(天幹地支怎麼來的)6

利用星象來确定曆法,在觀測手段尚不精密的時候,很難得到精準的曆法,因此早期先民隻是将一年粗分,例如成8份,用北鬥鬥柄的指向确定八個季節/月份。彜族先民除了留下洛書、河圖、太極圖之外,還有一個漢族不常見的“遮佐圖”,據研究就是北鬥紀年圖。圖中先把一周分四份,繼而在四份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成8份,與八卦紀年正好相應:

周易中的十二地支(天幹地支怎麼來的)7

在中原文化裡,依據北鬥指向,對應的将天上分成8個區,每個區稱為一個“宮”。分别是葉蟄宮、天留宮、倉門宮、陰洛宮、上天宮、玄委宮、倉果宮、新洛宮,加上中間的招搖宮,被稱為九宮。通常九宮與後天八卦結合,稱為“八卦九宮”。古人将北鬥理解成天帝的坐的車,每晚、每年天帝太乙都要乘車巡遊各宮,稱為“太乙遊宮”,如下:

周易中的十二地支(天幹地支怎麼來的)8

而在每夜的觀測中,會發現有6顆星的位置,每晚都不同。第一個是月亮,其月相大約每29.5天一個周期,所以可以30天定為1個月,這樣每年就有360天(每354天循環12個周期,剩下的9天積攢起來,攢夠1個月,那就放一個閏月,基本上每19年有7個閏月),這就是“陰曆”(陰曆出現的時間遠遠早于陽曆,可能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就出現了,因為月相不需要工具就可以被觀察到的。)。下圖是夏代的青銅钺,上面有兩層刻度,内層6個,外層12個,可能來自于對天文或者時間做記錄而形成的一種象征性裝飾。

周易中的十二地支(天幹地支怎麼來的)9

如果進一步觀察,每晚同一時刻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不同,大約28天一循環,一年大概有13個循環(《黃帝内經·六節藏象論篇》:“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就是說太陽每天動1度,而月亮每天在天上轉13.3度。這個周期就是恒星月周期)。而且這個周期與月相周期也不一緻,月相約是29.5天一循環,1年大概12個循環。這種差異引起了古人極大的興趣,因此對天象的精确觀測非常必要。

周易中的十二地支(天幹地支怎麼來的)10

周易中的十二地支(天幹地支怎麼來的)11

為此,古人将天空看做一個球(“天球”,如上圖),把星星畫在天球上,依據星星的位置,在天球上劃分成了很多個區域(“三垣”),将天球一周定為360度,每天晚上對着這些區域觀測。古人發現月球在每晚同一時刻與其他星星的相對位置不同,于是為了标記月球的位置,古人将月球每晚行進路線上的星星分成了東西南北4個大組,在天球上标記,也稱之為四象:東方蒼龍,西方猛虎,南方鳳凰,北方麒麟(後來這四象與五行結合而固定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這種劃分至少在6500年前就已經存在了,參見下圖河南西水坡伏羲部落首領墓葬結構。

周易中的十二地支(天幹地支怎麼來的)12

後來古人再進一步根據月球每晚的位置将4大組細分成28個小組,根據其意象進一步給予了28個名字。一個月中,月球每晚同一時刻經過其中1組,就像每晚換一個宿舍一樣,所謂“日宿一宿”。因此這28組星象,就被稱為28星宿(最早能見到的的28宿,在戰國曾侯乙墓中出土,如第二張圖)。

周易中的十二地支(天幹地支怎麼來的)13

周易中的十二地支(天幹地支怎麼來的)14

3 天象觀測與天幹地支

周易中的十二地支(天幹地支怎麼來的)15

古人發現每天固定時刻觀察太陽在天球上的位置,一年内這個位置也是環繞一周的(上圖中的“黃道”)。由于每月初一夜半,月亮與太陽相會(月亮不可見,在地下與太陽“相會”),古人将每月初一夜半時太陽在天空的位置,稱為“日月之會”,又叫“辰”。進而古人将黃道定義成365.25度,分成12段,每段約30度,取名叫12“辰”,按太陽每日東升西落的順時針方向分布,依次讀作:“困敦,赤奮若,攝提格,單阏,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12辰剛好可以用來标記北鬥每月初一所指的12個方向,标記出12個月(《史記》:“随鬥杓所指建十二月”)。

周易中的十二地支(天幹地支怎麼來的)16

為了觀測方便,這12辰不随天球轉動而轉動,始終以大地正北方為“子”辰。這就是為什麼古代曆法裡正月不一定是子月,因為正月是表示一年的開始,是人為選定的,而12辰是固定的天空方位,所以古人即使将寅月作為正月,也不會把寅月改稱為子月(《淮南子·天文訓》:“天一元始,正月建寅” 。夏曆、今天的農曆都以寅月當做正月,因為當北鬥指向寅位時正好是春季的開始)。下圖二為西漢汝陰侯墓出土的“六壬式盤”,是半夜子時天球的俯視圖,并且将北鬥、12辰、12月、28宿結合,外層12辰不動,内層的北鬥順時針轉動,并且還體現了太乙遊年和太乙遊日的區别:

周易中的十二地支(天幹地支怎麼來的)17

周易中的十二地支(天幹地支怎麼來的)18

不過在當時也會用10月曆,那麼每月初一夜半太陽就會在黃道上經過10個區域,每個區域約36度,依次讀作:“阏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這就是為什麼會有兩套記錄序數的體系,最開始是和10月/12月曆法以及天象觀測相對應的。

12辰的讀法長短不一,都是多音節詞,沒有規律,而且大多也沒有字義,與漢語的規律非常不一緻,似乎都是來自于字母文字的外來詞(這種12分區的天空劃分方式,似乎也不是土生土長的,可能與巴比倫有淵源)。而10月曆是本土的太陽曆,其分區詞組相對比較規則,可能是受12辰的啟發,土生土長出來的。因此古人用“天 幹”給10月曆分區命名,外來的12辰用“地 支”命名。将天幹和地支以及二十八星宿放在一張圖上就如下:

周易中的十二地支(天幹地支怎麼來的)19

4 五大行星與天幹地支

經過長年觀測,古人發現除了月亮,還有5個星星的位置,相對于北極星,每天也在變化。這在古代将群星當做天帝大臣的情況下,是非常大事,就意味着天帝還有5個亂臣賊子不按規矩辦事。今天知道,這5個星星,就是肉眼可見的5大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這種用五行命名的方法,是在漢朝時定下來的。之前古人提到的火星,是指“大火星”),古人分别稱之為辰星(水星運動軌迹始終不超過太陽周圍的30度,也就是“1辰”,因此叫辰星)、太白(隻有早晚可見,每次看見它都比較白)、熒惑(火星公轉一周約686天,與地球彙合每次要780天,火星大部分時候是東升西落,但有時候也會逆行,沒有什麼規律,因此古人對火星的運動非常迷惑)、歲星(每年動1辰,因此1年也叫1歲,12年一個周期)、鎮星(土星大約每年鎮守28星宿中的1宿)。

這5星裡,最有規律,也最容易被觀測到的是木星,木星與北極星的相對位置,12年循環一次。由于這種12年周期的規律性,所以古人也用木星來紀年(歲星紀年)。同時古人給木星運動所在的路線(“木道”)劃分了12個區域,稱為12“次”,依次讀作:“星紀、玄枵、娵訾、降婁、大梁、實沈、鹑首、鹑火、鹑尾、壽星、大火、析木”。古人還發現,木星運動的12個“次”,剛好也落在黃道的12個“辰”裡(木星軌道和地球軌道共面,所以也在黃道線上),因此12次和12辰有了一一對應的關系。不過由于木星的路線在天球上是自西向東運動的,所以12次的排列與12辰順序相反,如圖:

周易中的十二地支(天幹地支怎麼來的)20

但是由于地球自轉,天球上的星星每晚都是按東升西落的方向運動的,所以這種記錄方式非常不便,于是古人就假想了一個叫“太歲”的星,按東升西落方向運動,這樣就可以和12辰對應上了(《周禮》鄭注:“歲星為陽,右行于天;太歲為陰,左行于地。”)。古人用太歲所在12辰的區域紀年,就稱為“歲陰紀年”。其對應關系如下:

周易中的十二地支(天幹地支怎麼來的)21

同理,如果按着太歲經過的10天幹區域來紀年,就稱為“歲陽紀年”。這種歲陽紀年與歲陰紀年結合使用,與五運六氣曆法中将10月曆與12月曆結合使用的嘗試一樣,都是試圖将不同參照系統的曆法相結合的嘗試。

但随着觀察記錄的積累,古人發現1年分12個月這種不那麼直接的劃分方式,要比1年分8個月/10個月等劃分方式更加方便。因為每個月月相循環1次,每年月相大緻循環12次,通過觀測月相來确定月份最方便,因此12進制成為記錄月份的主流方法(對比第一圖天幹紀月與第二圖地支紀月)。

周易中的十二地支(天幹地支怎麼來的)22

周易中的十二地支(天幹地支怎麼來的)23

而對于方位的記錄,天幹比地支更加方便:

周易中的十二地支(天幹地支怎麼來的)24

周易中的十二地支(天幹地支怎麼來的)25

到了黃帝時期,把天幹地支利用五行結合在一起,放在一張圖上表達方位以及時間:

周易中的十二地支(天幹地支怎麼來的)26

周易中的十二地支(天幹地支怎麼來的)27

最終演化成産生了天幹地支組合而成的60甲子幹支曆。這與傳說黃帝時期一位大臣做曆法,一位大臣做甲子,對應上了:

周易中的十二地支(天幹地支怎麼來的)28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