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物細無聲靜待花開?為了孩子,為了自己,您願意作第一代教育型父母嗎?,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潤物細無聲靜待花開?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為了孩子,為了自己,您願意作第一代教育型父母嗎?
“讓你開門你不幹,非要拆房頂了你才妥協”。
這句話的意思是,當孩子身心健康的時候,家長非得各種我執、貪念、彌補自身的各種人生缺憾,對孩子各種逼,“忍忍吧,再加把勁,争取年級前五十名......考上大學就好了,就可以松口氣了,你看别的孩子不也是這樣熬過來的。”對孩子的各種疲憊、焦慮痛苦視而不見。
結果,孩子終于堅持不下去了,終于崩潰了,罹患上心理疾病了。才慌忙對孩子說,咱不争名次了,求求你去學校上課吧,能學多少算多少,不寫作業沒關系,不參加考試也沒關系。
孩子上不了學了,情緒失控,各種作。那不上學也可以,隻要你每天情緒穩定,沉迷手機也可以,好好呆着,不哭不鬧,不搞事情就行。
面對生病的孩子,哪還有什麼原則、底線?一退再退,終至無路可退。
孩子當初呱呱墜地的時候,年輕的父母懷抱着那小小的身體,看着孩子那天真無邪的眼睛,聽着那軟軟糯糯的嬰語,心裡隻有一個念頭:“我什麼想法也沒有,隻求我的孩子健康長大”。是啊,每年都有那麼多有缺陷的嬰兒出生,那麼多小孩子夭折。孩子踏踏實實活着,健健康康長大,不比什麼都強嗎?
隻可惜,“初心易得,始終難守”。
家長在孩子成長的事情上,總是顯得無比貪婪、内卷、焦慮。身心健康了,想孩子成績好。孩子成績好了,還要好上加好。孩子成績經過努力,排名提高了,還想更高......沒完沒了,孩子長時期的神經緊繃,難承其重。
現在孩子成長不順利,罹患心理疾病了,父母終于回到原點,放下一切期待,重拾從前的心願,隻求孩子身心健康。是啊,身心健康,才是最好的學曆和最遠大的前途呀。
其實,家長放不下的“我執”,應該轉換成“執我”,成長為教育型的父母。
家長是一切的根源,家長唯一能改變的也隻有自己。改變自己的是神,改變别人的是神經。家長通過自我學習成長改變,改變孩子成長的生态環境,用正确的人生觀遠遠引領孩子變得更好。
家長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隻要家長變好了,所有的事情都會變好。“理想的教育從家長自我改變開始”。身教重于言傳。
太多的家長特别喜歡生下一個蛋,然後告訴這個蛋,我這輩子做母雞做夠了,那你必須變鳳凰,我願意為此傾盡全力。從來沒有意識到得自己首先變成鳳凰。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家長首先自己得先成龍成鳳。
比如你要求孩子積極向上,那自己在生活中、工作中,做到積極向上了嗎?
比如你要求孩子熱愛學習,那你熱愛上班了嗎?
也許你會說,我好讨厭我的工作,讨厭我的老闆,讨厭我的同事。但就是因為沒什麼文化,才不能做更好的選擇呀。所以我才要求孩子努力上學,将來可以随時炒老闆鱿魚,做自己又喜歡又高薪的工作呀。
可是孩子隻會感受到什麼?哎,長路漫漫的求學之路已然很痛苦。看着家長長期對工作的滿滿抱怨,和不幸福不快樂、亂七八糟的生活狀态,當大人也不過如此,人生哪還有什麼希望呀?還不如就此躺平。
比如你要求孩子熱愛閱讀,那你家裡準備了書了嗎?家長放下手機,發自内心地喜愛閱讀了嗎?
如果家長不能夠有耐心去靜待花開,那麼也絕不可拔苗助長。
有位專家說過,沒有進行專門學習心理學的家長,沒有形成系統科學的教育理念,隻勇敢無畏地憑借自己代際傳遞的養育經驗,東一下西一下胡亂養育孩子,相當于祼奔。
比如,小孩子該玩的時候,逼孩子參加各種學習培訓,“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突破小孩子身心能承受的極限,扼殺了孩子的天性,剝奪了孩子放松快樂的權利,過早透支了孩子的生命能量和内驅力,讓孩子的生命之花過早枯萎和凋零。簡單地說“學傷了”。
孩子越長越大,真到了該全身心投入緊張學習的時候,孩子卻極其疲憊和厭倦。仗着身高終于可以平視和俯視家長了,“翻身農奴把歌唱”(很多家長終于放棄打孩子的原因,僅僅是因為打不過了)。孩子開始不學習了,沉迷手機了,吸煙了,紋身了,泡吧了。
因為家長過早讓他幹了不該幹的事情,孩子到了青春叛逆期,全身的細胞都叫嚣着,要補償回來,要報複回來。所有以前家長不讓我幹的事情,我必得變本加厲地補回來。小到吃可樂、吃辣條。大到沉迷遊戲,荒廢學業。
雖然孩子的确沒有輸在起跑線上,但誰能保證一定能赢在終點線呢?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百米沖刺!
因為面對成長不順利的孩子,家長痛苦絕望、焦灼不安,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茫然失措,醫生也看了、心理咨詢師也看了,也遵醫囑服藥了。孩子雖有好轉,可是卻永遠達不到家長期望的樣子,不能正常上學生活。更有部分家長,因為不能承受孩子生病的壓力,覺得心灰意冷,竟然自己也選擇了躺平。甚至自己也陷入了焦慮、抑郁的深淵。
不要忘了,孩子是莊稼,家長是土壤,醫生心理咨詢師是化肥農藥。
換不了土壤,那積極改良是必須的。
家長不如把自己當下的各種焦慮轉化為确定性,你的确定性來自于一個個小行動、一個個小确幸,而不是死盯着未來遙遠的宏大目标。我首先建議各位家長的是去看心靈成長、人格健全的書籍,健身,打掃屋子,準備可口飯菜,學會微笑、閉嘴、放手。
當然有條件的家長去看心理咨詢師、去參加各種家長培訓課程,也是很有必要的。
家長在成長為教育型父母的路上,在追求精神富足的征途中,隻要堅持每天前進一小步,永不放棄,習慣成自然,就能取得成功。
未來誰也把握不了,你能把握的僅有現在,未來是由無數個現在組成的。隻有每一個現在我們都能做好,美好的未來一定是屬于我們的。其實這并不單純是為了孩子,也是為了我們自己餘生的幸福,也是很值得去行動起來的一件事情。
自勉,共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