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世界範圍興起漢服熱潮,“漢服風”影響着産業的趨勢。如何保護原創設計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表達,促進漢服産業健康秩序的建立已成為各界共同關注的話題。
2022年10月25日,上海豫園迎來了首屆“漢服創意與漢服版權”論壇,彙集服飾史學、知識産權、藝術設計、文化傳播和市場運營等領域專家學者。【回看論壇直播請點擊文前鍊接】
論壇現場
在論壇發言環節,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副主席、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館長、東華大學教授卞向陽指出,漢服行業的發展,首先在于“文化的自知”:知道以前穿什麼,現在穿什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過程,才能更多地着眼于當下,推進有漢民族特色的服飾。如今,許多設計師正逐步介入傳統服飾元素的運用,盡管外表不太像宋制、明制這樣标志化。但是,“漢服本來就是從民間風起雲湧、逐漸受到全社會關注的東西,往100年後看,今天的風潮都會成為新的傳統。”
部分截屏圖來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賈玺增的PPT講稿
北朝 陶俑器物中的衣着
畫像磚上的樂伎儀仗人物像,穿有縛口褲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賈玺增分析了中國服飾的形制特點與時尚美學。由農耕文明發展而來的“天人合一”的觀念,使中國傳統服飾具有了“師法自然、人随天道”的内涵。例如在漢代已經有了根據季節選擇服裝色彩的“五時色”制度。同樣,清代皇帝朝服的色彩也需根據穿用場合和時間有所區别,即日常時用黃色,祈谷時用藍色,祭日時用紅色,祭月時用月色。此外,中國傳統服飾中還有對應自然景物變化的“四季花”和“節令物”裝飾風俗。賈玺增認為,中國傳統服飾文化中,最應引起重視的是手工技藝。如今,機械化生産使感官迷失于“快消費”之中,而那些通過數千年“手工制物”所積澱的技藝才是民族的真正遺産。
傳唐代閻立本繪《曆代帝王圖》中身穿冕服的漢光武帝劉秀像
不同時代的服飾變化
《明憲宗元宵行樂圖》中的馬面裙
明代馬面裙的特點
馬面裙的裙褶介紹
此次論壇上發布了由上海漢服版權中心編制的《中國漢服産業發展報告(2022版)》,搭建并勾畫了我國漢服産業的基本輪廓、沿革脈絡和演進特征。2021年9月16日,上海市版權局在東華大學設立創辦了國内首家中華傳統服飾版權綜合服務平台——“上海漢服版權中心”,标志複興“漢服”進入了版權保護的新階段。報告通過梳理發現:今天的漢服擁有來自民間的年輕消費群體,漢服是一個充滿期待的“藍海”市場。未來漢服企業主要有兩個業務方向:一是利用現有市場,通過加強漢服這一新産品或新商業模式,來實現突破性業務增長;二是創造全新的漢服市場或細分市場,來獲取戰略性業務開發。
直播截屏圖
上海漢服版權中心力圖推進漢服等中華傳統服飾的曆史研究,将其從博物館曆史書中請出來,引入符合現代文明的服飾文化元素,強化漢服版權維護,促進漢服資源整合,推動漢服IP創新。通過舉辦學術研讨會,設計邀請賽,版權交易展等活動,集聚原創設計力量,構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華傳統服飾設計高地和流行趨勢與新品發布高地。
就漢服的原創設計與開發,上海漢服版權中心重點圍繞“兩點六維度”展開——其中“兩點”指的是“紋樣圖案”和“品類單品”,“六維度”指的是“曆史遺存的再創造”“新型材料的再應用”“科技手段的再表達”“服務場景的再拓展”“應用領域的再衍生”和“品牌建設的再賦能”。在此過程中,将獲得版權登記、維權授權、推廣傳播和專項服務的廣闊經營空間。通過合法授權、轉讓和經營等商業活動,實現漢服原創設計的商業轉化與價值倍增。為此,上海漢服版權中心攜手上海絲綢集團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等相關商業運營機構,通過“授權商業運行平台”和“授權合作機構”兩種形式,探索漢服版權有效轉化的經營路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