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西安碑林博物館新浪官博上發送一則私信聊天截圖,緻謝為其成功糾錯的10歲的小學生遊客,并表示錯誤已很快訂正。
4年級小學生為博物館“糾錯”,這誰家孩子這麼厲害?21日,記者聯系到這位10歲的河北小遊客田佳沛,簡單采訪後證實:人家果然是别人家的娃!
“媽媽,這個時間好像有問題?”
17日晚,小田和媽媽跟随到寶雞出差的爸爸來西安旅遊,第一站就是參觀西安碑林博物館。“我喜歡曆史,又學了快3年的書法,期待西安之旅,期待碑林博物館。”田佳沛說,“到西安第二天一早就去了碑林博物館。”
18日上午10時許,小田和媽媽順利進館。“每個展館我都看得挺仔細,尤其是我正練習的顔真卿的字,碑刻的感覺比平時我在字帖裡看到的要更加栩栩如生!”小田說,“大約11點左右,我們到了那塊出錯的碑前。”
據小田講,那塊碑刻放置在走廊過道一側。“碑刻上刻着‘陝西藩署增置顔柳碑記’字樣,下面‘清光緒十七年’後的括号裡标注為1689年,看到這個時間我直覺不對,就對着我媽喊,‘媽,這個時間有問題?’”
“不管對與錯 孩子的質疑精神值得嘉獎”
21日,小田的媽媽溫女士說:“當時,孩子用挺大的聲音沖我喊,‘媽媽,這個時間有問題’時,我有點尴尬的。館裡靜悄悄的,幾位遊客都轉頭看我兒子,我心想:咋這麼張揚的?在專業博物館裡,你個小孩兒能挑出什麼問題?”
“但兒子又說:媽媽,光緒是清朝倒數第二個皇帝,他1875年繼位,1898年開始戊戌變法,咋可能出現1689年。另外,皇太極1644年入關,光康熙在位就有60多年,咋都不可能是1689年啊,肯定不對。”溫女士說,“即便兒子說了這麼多,我還是不太相信。我問他說這個時間會不會是碑刻寫成的時間,但兒子指着碑刻上的顔柳說顔真卿和柳公權都是唐朝人,1689年是清朝。”
據溫女士說,小田還指着這塊碑刻相鄰的一塊碑,刻有“雍正十二年,後标注的時間是1734年”。“兒子對我說,媽媽你看這塊碑上兩個時間就是吻合的。”溫女士說,“我還是半信半疑,用手機搜了半天。後來,我心想兒子能提出質疑已經很可貴,不管對錯,都應該被聽到。所以就帶着他先到講解處再到遊客中心,卻都沒找到可以反映問題的人。”
溫女士說:“提出質疑但沒得到回複,兒子很期待。從館裡離開後,還在門口的水泥台上坐了一段時間,看會不會有人找他。”
“得到肯定後 兒子特别自豪”
溫女士說:“有點魂不守舍,我就想怎麼幫幫他。”看到其他遊客在玩抖音,溫女士突然想着官方抖音号,然後就有了大家看到的私信内容。據她說,發完私信後,下午參觀鼓樓、鐘樓時,兒子每隔一段時間都問是否有人回複。
“直到20日上午10時許,碑林博物館官博發來私信及訂正後的正确時間後,已回到家的兒子高興地‘wohoo’了幾聲!”溫女士說,“尤其是碑林博物館還贈送我們一次免費遊的機會時,兒子說一定要再去西安。”
“重度”曆史發燒友
4歲就通讀了《上下五千年》
對于記者最好奇的:為什麼10歲的小田能糾錯?溫女士沒有正面回答。她隻是簡單講述了小田成長中的幾個片段。
小田今年9月将要升入石家莊長安區育才小學五年級就讀。“我和他爸都是理科生,我是護士,孩子爸爸經常出差,可以說兒子目前了解的曆史知識已經超過我們。應該是受爺爺影響喜歡上曆史,爺爺雖然隻有高中文化,但喜歡曆史。我兒子從小就愛看書,認字多,記憶力好。2歲9個月上幼兒園托班時,幾節親子課就把班上所有小朋友名字記住了。”溫女士說,“4歲剛過,兒子就自己通讀了少兒版的《上下五千年》,不認識的字就查字典,當然可能也就是讀個大概,但的确能簡單複述其中的一些小故事。上一年級前,兒子就能講清楚五代十國大緻的更替順序。”
小田則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天生喜歡讀曆史。至今,我已把《上下五千年》通讀了5遍。這個暑假,我手邊的曆史書是《二戰全史》。”對于記者邀請他複述其中一段小故事的請求時,小田大方地講起了隆美爾和蒙哥馬利的故事,其中包括伍爾德裡奇等一連串長長的人名,他都能準确講出。
對于此次成功給碑林博物館糾錯,小田挺自豪,但謙虛地說:“古代史裡,我最喜歡的就是清代史,所以對那些時間熟悉,才能發現錯誤。”
“我們正對所有說明牌進行糾錯”
21日,西安碑林博物館的相關負責人說:“正如私信回複的一樣:小朋友很厲害!我們已給小田同學寄出了文創小禮品,并打算寫感謝信到小田學校。對于小田發現的錯誤,我們已在20日上午進行臨時更正。”
該負責人說,“現在,碑林博物館有一支專業團隊在對館内的所有說明牌進行糾錯,已發現了一些問題,正逐一糾正。”
來源:華商網
華商報記者 付啟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緻敬
來源: 黑龍江廣播電視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