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初春輕柔春風的腳步,中國人隆重的,濃濃的新春佳節的濃重氛圍,便在人們的忙碌與嬉笑的購物聲中,于深深的思鄉情緣中,悄然臨近了。
過大年,是中國人傳統意義上的、最為隆重的一個阖家團圓的喜慶節日。每到年關将至,遠在千裡萬裡,天涯海角的那些遊子們,便生出濃濃的思鄉情結,他們恨不得馬上飛回到那個,令他們魂牽夢萦的土生土長的家,與守候在那裡的父母兄弟團聚,共享濃濃深情的天倫之樂。有的人家,祖孫幾代的一大家人,花花綠綠的兒孫們飛進飛出,是老一輩年長的親人,盼望已久的膝下承歡的天倫美景。那是他們心中永遠的期望,是他們的一生永遠不變的希冀,更是他們一生孜孜以求的兒孫繞膝,父子承歡的香火傳承繁衍。
中國人,有着他們獨特的生活情趣與生活方式,有着他們一代一代濃濃的星火傳承延續。父輩的殷殷希望,根植于子孫濃厚的思鄉情緣中。傳統意義上的過年,便是遠在天邊的兒孫,即使拖家帶口,也要不遠萬裡,沿途奔波勞碌,他們也要與家人一起,共同守候新年的鐘聲。一家人圍在一起,伴着歡聲笑語,看着春節聯歡晚會,舉家圍在飯桌邊,吃着豐盛、團圓的年夜飯。随着深厚的情意,濃濃的溫馨,吃着美味的各種菜肴,喝着醇香的美酒,品嘗媽媽親手準備的各種甜點,和爸爸買回來的各種幹果與零食。過年——就是父母盼望,遠在千裡的子女,能夠回家團聚,與他們共叙離别的相思之苦。也是合家團聚的款款深情的溫馨流連。
随着時代的進步,物質文化的富有,精神文化的不斷提升,過年的花樣,也在新的時代浪潮的沖擊下,在不斷的翻新、進步,新的時代,具有新的氣息,新的文化情結。
【一】
我們很小的時候,生活在物質非常匮乏的年代。那時候,生活極其貧困,尤其是生活在農村的孩子們。由于大多數日子吃不飽,平時吃得,又是非常的粗糙。一年四季,粗茶淡飯充饑,很少在餐桌上能夠見到肉食。小孩子,便是扳着指頭,盼着過大年。希望能夠吃上一頓思念已久的,美味香甜意義上的餃子。孩子們的天性,一向無憂無慮,他們根本不知道,父母親操勞過日子的艱辛勞苦與辛酸。他們隻是盼着過年,能夠吃上一點肉食和吃上盼望已久的一頓餃子,穿上一些拆洗過的,隻是去了污垢的新棉衣。他們根本不知道也不懂得,父母親在那樣物質匮乏的年代,尤其是在家操勞的母親,為了給孩子們縫制所謂的新衣服,他們平時省吃節用,節省下那麼一點可憐的糧票與布票。或者用一些糧票與别人調換一些布票,為孩子們每人縫制一件所謂的新棉襖。我曾經見過母親多次,将糧票與人家調換成布票,就為了買上那麼一點可憐的布頭。
我常常記得,母親在多少個夜晚,獨自一人坐在燈下,為一家人能夠穿上一雙新鞋,不知熬過多少個不眠之夜。
那個時候,真是年少不知愁滋味,盡管吃得粗茶淡飯,依然過得快快樂樂。那個時代的孩子們,似乎不太注重衣着,也不講究吃穿,整天玩得昏天黑地,不易樂乎。盼着過大年,是小孩子們口頭時常談論的話題。為的是,能夠吃上一頓象征意義上的好飯、飽飯。記得母親,有時候為了能夠為我們換上新的衣服,經常将舊衣服拆洗以後,有時實在穿的短了,長個頭了,就将衣服接上一截新的,洗幹淨,連夜縫好,第二天還要繼續穿,因為那時沒有多餘的換洗的衣服。或者,家裡老大的衣服穿小了,就縫縫補補,給老二接着穿。
記得那時候,母親都是在晚飯後,将我們身上脫下的當時穿的棉衣,等我們睡下後,她按照自己心中的計劃分批拆洗,然後,連夜在竈膛裡的火旁烘幹。接着,再連夜将棉花裝進去,連夜縫好後,母親才會就寝。然而,母親往往是自己獨自一個人,忙乎大半夜,等到忙完,往往又到第二天的黎明時分。後來經常想起,那個時候,父母親的生活,是多麼的辛苦呀。
小時候,我們吃過年夜飯,便是在熬夜的等待中,盼望父親帶領我們到院子裡點上父親忙乎半天掄起的旺火。在家家戶戶的放鞭炮聲中,父親親自點起旺火,開始接神。然後,母親帶領我們,圍着自己家紅紅的旺火,開始順着轉三圈,而後,再逆着轉三圈。轉完旺火以後,母親為我們準備一些糖水,和幾個小饅頭,讓我們在旺火上,烤着吃。時候很快已經是初一清晨,小孩子們,就要給家族中,那些年長的爺爺、伯伯、叔叔們開始拜年。濃濃的血緣親情,和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在薪火傳承、在延續。
我至今記憶猶深的是,每到年關将至的前幾天,由于父親是村子裡為數不多的幾個文化人之一。為鄉親們寫對聯,便是父親那幾天最為忙碌的一件事情。不管生活如何艱苦,貼春聯,就是老百姓一年新的氣象,新的期盼,新的希望。
有些鄉親,為了能夠如願為他們寫好春聯,總是在幾天前,早早地,将紅紙送到家裡。有時,我看到父親不停的忙碌,就和母親,幫助父親研磨、裁紙、折紙。也有自己裁好紙張送來的。父親總是無私的幫助鄉親們,有些鄉親自己不識字,父親有時還要幫助他們貼春聯。我就是在那個時候,開始喜歡書法的。看到父親受到鄉親們的愛戴,和能夠為鄉親們無償服務,心裡頓時升騰起一種自豪之感。後來,盡管自己字寫得不好,但是,從心中喜歡中國古老的毛筆字,希望它能夠繼續傳承,繼續發揚光大。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寫對聯,已經成為遙遠的神話,那份深情,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取而代之的,是現在,到處都是現成的,印刷精美的春聯。
【二】
時光飛逝,光陰似箭。生活過得真快,仿佛是一轉眼的恍惚間,就過去了許多年。那些過去年味濃濃的美好的記憶,從未淡出我的心迹,已經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成為永久的美好記憶。那種感覺,現在不會再有。而生活在現在的我們,日子富裕了,生活越來越好。但是,好像對于過年的期望,也沒有小時候那麼強烈了。現在總是覺得,在忙于工作之餘,時間匆匆一晃而過,一轉眼間,又要老去一年。
過年的渴望,随着街頭紅紅火火的春節氛圍,大人們又要開始忙碌了。為自家的孩子與家人,購買新衣服,置辦一應的年貨,還要抽空打掃衛生,清洗窗簾,清潔被褥等等一切應該清潔的東西。
最為放心不下的事情,是那些操勞一生的,現在已經漸漸老去的長輩。他們日日期盼着,自己的子女,能夠與他們一起回家團聚,歡歡喜喜度過一個愉快的佳節。這個時候,老人們也許已經在老家,日夜翹首期盼,兒孫們快快樂樂,平平安安回到家裡。圍繞在他們身邊,彼此噓寒問暖,共訴離愁别緒。全家人圍在一起,歡歡喜喜度過一個快樂的佳節。那是多麼的美好啊!
家鄉的人們,過去有幾句老話:“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甯窮一年,不窮一日。”……“過了臘月二十三,天天就是過大年。”也就是,從進入臘月二十三開始,就是人們意義上的春節了。人們就開始置辦過年的禮物,盡管現在的生活條件非常富有,人們的傳統習慣,還是扶老攜幼,出去趕集置辦年貨,在到處飄蕩的濃濃的年味的街頭巷尾,到處是愉快的歡聲笑語。生活富裕了,不愁吃,不愁穿。但是,人們要的是那種深深的民族情結,要的是那種濃濃的中國溫馨親情團聚。
每當看到街上火紅的,一排排喜慶吉祥的燈籠,和象征團結、友愛、和諧的大大小小的,五花八門的鮮紅的中國結,都會為那滿眼的鮮紅,濃重的幸福與吉祥,深深的團圓情結而深受感染。那是深深的情緣,是濃濃的思鄉情結,更是濃重的年味,在激揚的春風伴奏聲中,是翩然降臨大地的福音,是和諧的象征,是親情的溫馨綻放。歡樂的笑聲,回蕩在藍天白雲下,濃濃的年味,深深的情緣,在經久飄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