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江,霧露河北側的一條支流,名為砍底江。後江場,別稱砍底場、雷打場,場區位於砍底縣城東約40公裡處,江畔大大小小分布著十幾個場口,故稱為後江場區,出的料子大家習慣稱之為後江石。
後江石產於河府沈積砂,個體小,皮漂呈灰綠黃色。很少大於3分,常產滿綠高翠,水好庫好。正午太陽能看清皮內淺部情況。 後江石不僅產出地、水好的綠色陽翠,也有地、水差的綠色偏藍翡翠,其特點是:皮薄,有蠟殼,少霧層,普遍地、水好,色多且綠。
後江場區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就開始開采了,到今天已經有五十年左右的開采時間。開始的時候老庶民隻要交給政府稅就可以獲得開采的權利,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政府下令收回後江場的開采權,一旦發現老庶民私自開采,開槍射殺。
到了1987年,後江場被緬兵駐守,通過類似公盤的競標方式將此場區拍賣給私家開采,而能夠競標成功的都是大的珠寶公司,小老闆、老庶民都不得進入,一般人就連緬甸戶籍職員若無開采證也不準進入場區。
這個場口同知名的老場例如大馬坎、帕敢有所不同,挖洞子時『毛』層結構是籠蓋著的,是從上頂上跟著下坡而鋪蓋著的,在山頂約1公尺厚,到山腳下最後可達十幾公尺。因為是跟著河流走向而挖,所以地勢比較狹窄,土方挖出來倒掉是一個挫折。
固然場區狹窄,但是產出的均勻質量比較好,皮殼種類也良多。 固然皮殼種類多,但是皮殼有蠟殼的很少,真是由於後江原石的蠟殼在挖出來的時候粘的不緊,隻需要太陽曬一下或者泡水小扣即掉。另外後江場口的原石在個體大小上也十分有特征,基本都是一公斤以下,幾十克的料子更是多。假如能精彩,在拋光之後色會翻倍,這也是後江場著名的一個主要因素。
後江場區不產黑烏沙,生產玉石均要運往瓦城進行集散。目前市場上泛起了一些大件頭的料子,稱為後江的料,實質上是後江四周的雷打場口所產,也叫做新後江。
後江還產一種紅白色相混大蒜皮殼翡翠原石,當地人稱為『鐵生龍』。這種『鐵生龍』是色最好的後江翡翠品種,常見整塊滿綠,但普遍底水差。
後江場口是獨一不出磚頭料的地方,大部門是色料,出貨高,起貨效果好,種好,底好,水好,色好。小件的多,一般幾克到小幾百克,很少有幾公斤的,不出大料,大部門像雞蛋大小,一般出不了手鐲,但常出高檔滿色戒面。
後江石還有個特點,就是色淡不怕,隻要種夠老,拋光以後色就會變深,行內稱這種現象為『翻色』,或是『擡色』。顏色會跟著時間的延長而越來越綠。
後江分新後江和老後江,其中老後江靠南邊。 老後江的特點:玉皮呈灰綠色,個體很小,很少超過0.3kg,主要是水石,磨圓度、外形、大小均似芒果。
沙皮顏色多,玉質細膩,常有蠟殼。一般所產的翡翠常是滿綠高翠,透光性好,結構緊密。所謂『十個後江九個水』做出來的成品取貨很高,拋光後顏色會增加,即所謂的『放堂』。
新後江的特點:皮比老後江厚,同樣有蠟殼,個體比老後江大,一般在3kg以內,水與底比老後江差良多,成品拋光色會變暗,一般講即使是滿翠的新產後江做出來的成品也很難成高檔翡翠。
所以根據以上後江特征,我們總結出賭後江色料的方法:
1.確認場口是否是後江石;
2.老後江一般個頭小,所以賭後江千萬不能貪『大』,一定要賭小個頭;
3.後江跟其他場口不同,是唯逐一個不需要有松花莽帶就能出翠色的場口,隻要打燈能見色,一般都不會是表皮綠,色進去的可能性很大。假如燈照下全身是色,則有可能是滿色。
4.全賭石打燈看,色越艷越好,皮上燈色越艷肉質色就越艷,皮上燈色淡肉質色則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