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湖南省雙峰縣未來發展

湖南省雙峰縣未來發展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5 06:25:01

湖南省雙峰縣未來發展(走進縣城看發展)1

雙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紅網時刻新聞通訊員 馮兵田 歐陽海希 吳海清 李琴章 婁底報道

十年,一個跨越曆史的時間維度。十年,一段砥砺奮進的發展曆程。十年,一張滿載碩果的惠民答卷。

黨的十八大以來,雙峰縣上下繼往開來、奮勇前進,矢志不渝高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主要經濟和民生指标趨穩向好,特别是脫貧攻堅、轉型發展、綠水青山、民生福祉、文明創建等工作在全市有聲有色可圈可點,展示了雙峰行動、書寫了雙峰擔當、樹立了雙峰自信、演繹了雙峰精彩,各項事業欣欣向榮。

脫貧:交出滿意“答卷”

甘棠鎮祠堂灣村,位處豬婆大山腹地,與邵東相鄰,是雙峰縣最偏遠的村落。“這山上亂石嶙峋,10年前沒有水泥路,沒有産業,外村女孩都不願嫁過來,是被戲稱為‘幹死蛤蟆、餓死老鼠’的地方。”村支書劉進晚介紹,沒有産業,就沒有出路,年輕人都在外打工。

2014年,精準扶貧工作在全國鋪開,祠堂灣村被認定為省級貧困村。天翻地覆的變化從此拉開了帷幕。鎮村幹部另辟蹊徑,變廢為寶,在山上石頭縫裡種上了芍藥、猕猴桃、牡丹,打通了環山便道。每年4月,漫山遍野盛開的芍藥花,讓曾經的不毛之地成了鄉村旅遊“排頭兵”。

清淤山塘、改造電網、硬化并拓寬道路、鋪設自來水管解決飲水難題、修建村級文化廣場……路通了、水有了、心暢了,村民們齊心發展芍藥等中藥材,短短數年間,該村86戶貧困戶不僅如期脫貧,村民收入還從2013年的3000元/人遞增至如今的1.2萬元/人,回村的年輕人一年比一年多。

祠堂灣村的巨大變化,是雙峰縣堅持盡銳出戰、精準施策,全力打好打赢脫貧攻堅戰,全面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一個縮影。2018年,雙峰縣在我市率先脫貧摘帽,并交上了一份“群衆認賬、上級認可、社會認同”的合格答卷:全縣106個貧困村全部出列,29758戶86019名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實現由解決絕對貧困向相對貧困轉變;106個貧困村光伏電站建成全部并網發電并納入國補範圍;完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4930戶14497人,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連續5年排名全省第一;駐青樹坪鎮光輝村工作隊長譚朝延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縣發改局獲評“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在脫貧攻堅中,雙峰縣探索形成了一批可複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财政涉農資金“全程統籌”模式得到《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欄目等媒體專題報道,被評為湖南省首屆“管理創新獎”;高效推進工作的“四聯機制”得到國家發改委《改革内參》、省委《改革簡報》推介,關愛激勵扶貧一線幹部的做法得到省扶貧辦推介,實行“凡提必扶”的做法受到省委組織部、省委改革辦推介;易地扶貧搬遷被國家發改委評為“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效明顯縣;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與發展在湖南省第三輪縣級教育工作兩項督導評估考核中獲評優秀,在全省43個迎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檢查縣市區中獲唯一滿分,受到省政府表彰。

轉型:為高質量發展添動能

走進雙峰高新區,一排排标準化廠房錯落有緻,滿載貨物和渣土的車輛來回穿梭,園區企業全力開動生産機械,奏響了産業發展的交響樂。

“十年裡,園區面積從1.68平方公裡拓展到4.73平方公裡。入園企業由80家發展到187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由18家發展到64家;由單一的農機産業拓展到‘一主一特一新’産業發展新格局;以農機裝備産業為主導,生物醫藥及食品加工為特色産業,環保新型建材為新興産業。”高新區工作人員介紹。

在高新區勁松機械的生産車間,工人們抓時間,搶進度,趕工期,将碾米機包裝、封箱、裝車,發往泰國、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雙峰素有“中國農業機械之鄉”“中國碾米機械之鄉”“湖南省農機産業基地”等美譽,現有農機生産企業85家,從業人員3萬餘人,主要産品有組合米機、旋耕機、插秧機、烘幹機等60多個品種300多個型号,産品遠銷非洲及東南亞等地區。農友股份在新三闆挂牌上市,農友集團糧食烘幹機、勁松機械碾米機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一,永豐農機小鎮納入全省特色産業小鎮。

雙峰縣委、縣政府結合實際,高位推動,成立了農機機電産業發展領導小組,設立農機産業管理辦公室,組建農機産業聯盟;出台《雙峰縣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産業轉型升級的若幹措施》,設立農機産業發展基金,積極引導企業進行品牌整合、資源整合、企業整合;引導企業加大新設備投入,通過改造生産工藝加快農機産業的轉型升級步伐;加大科技創新和技術研發力度。與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機械研究院、湖南農業大學簽訂合作協議,組建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湖南省雙峰縣未來發展(走進縣城看發展)2

雙峰農機産業已融入國内國際雙循環。

農機産業興旺,全面提升了雙峰農業生産的機械化水平。“我們有大大小小農機80餘台,覆蓋周邊1.2萬畝田地,年農機服務收入達360萬元。”走馬街鎮龍田農機合作社負責人彭文清介紹,“随着農機全面覆蓋,許多抛荒地重新種上了莊稼。”目前,該縣共有農機專業合作社108家,今年雙搶和秋收期間,實現98%以上的收割、95%左右的耕整由農機作業完成。

威嘉生物科技,以并不起眼的青蒿作為原材料,成為全國最大的青蒿素生産商之一,年産量達到50餘噸。專業從事養豬設備的研發和生産的湖南康普斯農牧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僅1年多時間,在2020年實現銷售收入1.47億元,計劃到2025年,公司實現年産值5億元,成為全國知名的專業化養殖設備整體配套供應商。山力新材通過産業轉型,從低端産品鑄造升級為高端礦山機械耐磨配件生産,産品直銷中鋁、中核等企業。投資達2.78億元的海創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正式投入使用。萬壽山骨料等項目建設正穩步推進,為推動雙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湖南省雙峰縣未來發展(走進縣城看發展)3

高标準農田建設。

雙峰縣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現代農業發展全過程,實施特色産業建設三年行動,切實抓好糧食生産,因地制宜發展優質稻、辣椒、南竹、茶葉、紅心臍橙等特色産業,全力打造“精細農業先行區”。

十年裡,全縣地區生産總值從2012年的152.25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277.1億元。人均地區生産總值40537元,是2012年的2.28倍,年均增長9.6%。2020年稅收收入達到11.66億元,在大規模減稅降費的情況下,仍然比2015年翻了一番。償還政府債務13億多元。第三産業增加值134.9億元,是2012年的3.48倍,年均增長10.4%。全縣三次産業結構由2012年的33.3:41.3:25.4調整為19.7:31.6:48.7。

治水:庫區群衆端上“生态飯碗”

沿着嶄新的柏油馬路向杏子鋪鎮水府廟水庫駛去,一路陽光燦爛,暖風熏人,綠樹倒映在清澈的漣水河面上,載着遊客的竹筏來回穿梭。駛入水庫核心景區,山清水秀,三五成群遊客打卡拍照,微風拂過,湖面碧波蕩漾,一派心曠神怡的景象。

“水庫過去可不是這樣啊!那時湖面上網箱密集、漂浮物成堆、湖水渾濁。”這是一位庫區村民的回憶。從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庫區群衆靠水吃水,網箱養魚成為庫區群衆的生存之道和主要緻富門路,最多時達2.2萬餘口。網箱數量急劇增加,魚餌飼料大量投放,在危害水庫行洪安全的同時,污染了水質,嚴重影響了水府廟水庫的水生态環境。

“要守護好一江碧水,建設‘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現代與傳統相結合的美麗村莊。”杏子鋪鎮原黨委書記王景華表示,為堅定走保護優先、生态優先、綠色發展之路,還水府廟水庫一湖清水,鎮黨委、政府向庫區生态治理“亮劍”,将庫區内所有網箱全部拆除,3200餘名“漁民”徹底“上岸”。

“上岸”意味着失業,禁漁不能簡單地“一禁了之”。杏子鋪鎮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為契機,依托水府廟庫區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按自然山水、溪硯文創、紅色文化、特色民宿等闆塊,因地制宜發展旅遊業、生态種養業等,助推上岸漁民華麗轉身,端上“生态飯碗”。

雙源村村民曾志高,大半輩子靠網箱“讨生活”。乘着旅遊發展的東風,他經營農家樂,當起了老闆。“以前養了200箱魚,看天吃飯,一年隻能賺3萬多元。”他說,“如今上了岸,旅遊旺季一天最多能達5000元,一年能賺10餘萬元,生活更好了。”

清除網箱養魚,扶持漁民生态緻富,僅是雙峰縣“治水”的一個樣本。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以來,雙峰縣配齊縣、鄉、村三級河長682名,河道警長86名,民間河長27名,社會監督員75名。縣委書記、縣長帶頭巡河督導,推動全縣各級河長巡河2萬多次。

湖南省雙峰縣未來發展(走進縣城看發展)4

正在運行中的海創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

為了還居民一片清澈的河水,雙峰縣堅持控源截污、标本兼治,在全市率先完成所有建制鎮的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縣城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92%以上;在漣水、側水等主要河流開展入河排污口排查,全面實施截污納管,規範設置入河排污口50個;持續推進規模畜禽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達标建設,退出生豬養殖場165家;依托海螺水泥廠垃圾焚燒發電,全域推行垃圾無害化處理模式;強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實行鄉村河道保潔管理家庭分段承包責任制;整治24個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治理9處黑臭水體,摸底排查小水電站12座,退出4家,整改8家;全縣各水質監測斷面水質良好,均達到或優于Ⅲ類水質标準。

為引導全民護水,該縣堅持“開門治水”,廣泛開展淨灘行動主題黨日活動、“家鄉水·幸福河”校園征文、“河小青”志願服務等;并充分利用報刊、電視、網絡媒體、戶外廣告等載體,宣傳河長制的政策法規和工作動态等,提高全民參與意識,做到護河治水“一條心”。

如今,不管在縣城還是鄉鎮的河流,昔日垃圾遍地的場景早已不複重現。“兩岸修了護坡,建了遊步道,栽了各式花草樹木,每天來散步的人多了,心情也格外舒暢!”家住犁頭咀,從小在側水河邊長大的彭大爺說。

湖南省雙峰縣未來發展(走進縣城看發展)5

"和森紅"志願者在幫忙插秧。

文明:以優良文化塑魂

今年8月30日,梓門橋鎮黨委、政府慰問了在街埠頭村側水河裡勇救落水母子的江泳波等4人,并為每人送上2000元慰問金。

8月23日晚,一年輕媽媽帶着兩個男孩在該鎮街埠頭村側水河邊意外落水。村民江泳波、曹燦、彭勇志和黃中輝聽到求救後,先後跳下河實施營救。在岸邊村民組成的人鍊助力下,母子三人順利脫險。

近年來,該縣湧現出了“全國勞模”李耀春、湖南省“見義勇為先進個人”“湖南好人”王育永,2018年“誠實守信好人”王楚松等好榜樣。

一件件好人好事,一個個榜樣力量,溯源追本,雙峰縣是中國共産黨創始人之一蔡和森的故鄉,也是“女傑之鄉”“院士之鄉”。近年來,雙峰縣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紅色文化和優秀傳統文化在“家文化”建設中的引領作用,大力推進“家文化”建設,為基層治理聚力賦能,使“家文化”成為雙峰的一張閃亮名片。

“興國安邦”“保家衛國”“舍生取義”“公而忘私”……在近代史上,雙峰兒女将個人命運、家庭命運與國家興衰、民族存亡緊密聯系,彰顯了濃厚的家國情懷。此外,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順、勤儉忠厚、勵志勉學、恤親善鄰等倫理規範和道德準則,在雙峰人民身上代代相傳、綿綿不息。

湖南省雙峰縣未來發展(走進縣城看發展)6

紅色傳承。

蔡和森、李中、大村地下黨支部、省(工)委舊址……雙峰是一片紅色熱土。近年來,雙峰縣委、縣政府傳承好紅色基因,發揚好革命傳統,宣傳好紅色家庭、紅色人物、紅色故事、紅色曆史,把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深情,變成實實在在的行動,在新的趕考路上創造更多的輝煌成就。

雙峰人傑地靈,是名副其實的“院士之鄉”。原中國科學院院士、化學家曾昭掄,中國工程院院士、力學科學家謝和平,兩院院士、地質學家鄧起東等人,都是雙峰人民的傑出代表。他們身上所具有的求真務實、勇于創新、甘于奉獻等精神和品質,生動诠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内涵。

榜樣引領前行,奮鬥成就夢想。今年以來,雙峰廣泛動員全縣10萬餘名志願服務者,全力打造“和森紅”志願服務品牌,為推動全面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全力以赴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縣級),推動“五無兩創”(無疫、無詐、無毒、無信訪、無安全生産事故,創文明城市、創先進基層黨組織)工作不遺餘力。

在疫情防控這場“戰役”中,雙峰大地處處閃耀着最美“和森紅”———他們不懼風險,逆流而上,參與健康服務站值守、協助複工複産、幫扶特困群體,在全縣的大街小巷、工廠車間、田間地頭,留下了一抹抹最溫暖的“紅”。

雙峰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統籌全縣3萬餘名“老兵”中的精幹力量參與“和森紅”志願服務。“每逢假期返鄉人員有所增多,人員流動性增強,疫情防控壓力大、人手緊,我們号召退役老兵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來。”雙峰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龔遠望說。在倡議下,老兵們以鎮退役軍人服務站為單位,手持小喇叭,對鎮區臨街門店挨家挨戶進行疫情防控宣傳,向店主和過往群衆發放公開信,引導商鋪、門店從業人員正确佩戴好口罩,做好體溫測量、查驗“兩碼”、人員信息登記,有理有節勸導路上過往人員不紮堆、不聚集,勸導大家增強防範意識,共同守護家園。

“‘剝蓮蓬’活動圓滿結束了,感謝婦聯的‘和森紅’志願服務者第一時間馳援,充實了我們村的勞動力,讓我們嘗到豐收的甜蜜。”石牛鄉灣洲村黨支部書記說道。在雙峰大地上,“和森紅”插秧、護學、宣講、助力疫情防控、打擊電詐宣傳等各類大型活動……哪裡有工作需要,哪裡就有“和森紅”。他們不僅僅是一抹紅,更是一顆種子,播撒在市民的心裡面。也正是這樣一點一滴的貼心之舉,讓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和森紅”志願服務的大集體中來,人人争做志願者,人人都是“和森紅”。

湖南省雙峰縣未來發展(走進縣城看發展)7

2021年9月30日整體搬遷的新人民醫院。

民生:托起百姓“幸福夢”

“住在寬敞明亮的病房,一見到醫護人員貼心的微笑,原本難忍的疼痛,也就不那麼痛了,心裡也踏實了。”前不久在雙峰縣人民醫院骨科住院的宋先生,對醫院的環境、服務都感到滿意。

今年9月30日,是雙峰縣人民醫院完成整體搬遷的一周年紀念日。搬到新院後,醫院整體形象有了很大的提升。優美整潔、布局合理,一改老院的擁擠,寬敞的就醫環境赢得了患者稱贊。

在就醫流程上,新院更加方便、快捷。實現了網上預約挂号、診間支付,減少了病人排隊次數和時間。住院患者和特殊門診病人都可以在“一站式服務”中辦理相關手續。患者還可以通過微信公衆号、自助機器等多渠道獲取檢查報告。檢驗報告、膠片自動打印等智能化服務提升了民衆的就醫體驗。無障礙衛生間等設置讓患者感受到有愛無礙。

新院環境的變化也給醫生帶來了不少便利。“老院因場地限制,很多項目病人需要,但我們開展不了,到新院後,終于有空間了。”呼吸與危急重症科主任羅保衛高興地說。

新院搬遷後,解決了患者床位、車位少,醫療用房緊張等難題,診療床位由原來的600張增至990張,車位由原來的100個增至550個。新院自啟用一年來,門診270858人次,同比增加22.15%;手術4088人次,同比增加10.96%,出院30872人次,同比增加1.46%。服務能力得到明顯提升。環境的改善,讓患者舒心,醫生安心。

湖南省雙峰縣未來發展(走進縣城看發展)8

2021年新建的芙蓉學校。

湖南省雙峰縣未來發展(走進縣城看發展)9

寬敞便捷的婁雙大道。

近5年來,雙峰縣委政府每年把75%以上的公共财政資金投入到民生領域,解決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其中婁衡高速雙峰段、婁雙大道建成通車,新建的雙峰一中、豐茂學校、灣田學校、芙蓉學校等一系列學校建成并投入使用,雙峰縣人民醫院、雙峰縣婦幼保健院、雙峰縣第二人民醫院完成新建搬遷。推進雙峰縣城南、北環線兩條主動脈建設,并完成大部分施工任務,明年底前可通車。厚重的民生賬單,換來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數越來越高。

黨的十八大以來,雙峰縣養老床位由264張增至7639張,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數由19張提高至50張,機構護理型床位比例達到75%,在我市排名首位。

心裡亮了、腰包鼓了,老百姓發自内心為黨委、政府點贊。2021年末金融機構存款餘額375.1億元,比2011年末增加了250.4億元,年均增速11.6%。

在2021年7月底召開的雙峰縣第十三次黨代會上,雙峰縣委明确提出“旗幟決定方向,民生決定民心,作風決定作為,實幹決定實績”的思路方法,牢牢抓住“高質量發展”這一關鍵,按照打造“經濟循環創新區、特色制造業成長區、精細農業先行區、文旅融合示範區”的發展路徑,圍繞建設“實力雙峰、健康雙峰、生态雙峰、文明雙峰”的工作重點,努力實現“産業發展開新局、鄉村振興見成效、民生福祉提品質、基層治理上台階”的發展目标,推動雙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圖片由李建新、譚順勝、曾冬梅等提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