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離别很重,多少離開家鄉的遊子隻能無奈感歎:“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故鄉,被遊子用思念的文字釀造成了陳年老酒,放置的時間越長,味道越是醇香。
精選十首思鄉詞,欣賞詞人那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的思鄉之情。
1、《望江南·超然台作》宋代:蘇轼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将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這首詞上片寫景,下片抒情,是典型的借景抒情。上片之景,有“以樂景襯哀情”的成分,寄寓作者對有家難回、有志難酬的無奈與怅惘。更重要的是,整首詞表達思鄉的感情,作者以茶聊以慰藉尤其突出。
春天還沒有過去,微風細細,柳枝斜斜随之起舞。試着登上超然台遠遠眺望,護城河内半滿的春水微微閃動,滿城處處春花明豔,迷迷蒙蒙的細雨飄散在城中,千家萬戶皆看不真切。
寒食節過後,酒醒反而因思鄉而歎息不已。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鄉了,姑且點上新火來烹煮一杯剛采的新茶,作詩醉酒都要趁年華尚在啊。
2、《菩薩蠻·其二》唐代:韋莊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隻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垆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這首詞描寫了江南水鄉的風光美和人物美,既表現了詩人對江南水鄉的依戀之情,也抒發了詩人飄泊難歸的愁苦之感。
人人都說江南好,來到這的遊人隻想在江南慢慢變老。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綠更勝天空的碧藍,還可以在有彩繪的船上聽着雨聲入眠。
江南酒家賣酒的女子美麗無比,盛酒撩袖時露出的雙臂潔白如雪。年華未衰之時不要回鄉,回到家鄉後必定要愁腸寸斷。
3、《長相思》清代: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跋山涉水走過一程又一程,将士們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關進發。夜已經深了,千萬個帳篷裡都點起了燈。
帳篷外風聲不斷,雪花不住,嘈雜的聲音打碎了思鄉的夢,想到遠隔千裡的家鄉沒有這樣的聲音啊。
詞作上片描寫跋涉行軍與途中駐紮,夾雜着頗多無奈情緒;下片叙述夜來風雪交加,攪碎了鄉夢,倍覺惆怅。全詞描寫将士在外對故鄉的思念,抒發了情思深苦的綿長心情。語言淳樸而意味深長,取景宏闊而對照鮮明。
4、《清平樂·别來春半》五代:李煜
别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離别以來,春天已經過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柔腸寸斷。台階下飄落的白梅花猶如雪片紛飛,将它拂去不知不覺又灑滿一身。
鴻雁雖然來了,卻沒将書信傳來。路途遙遠,有家難回。離别的愁恨正像春天的野草,越行越遠它越是繁盛。
這首詞表現了作者在惱人的春色中,觸景生情,思念離家在外的親人的情景。全詞以離愁别恨為中心,線索明晰而内蘊,上下兩片渾成一體而又層層遞進,感情的抒發和情緒的渲染都十分到位。作者手法自然,筆力透徹,尤其在喻象上獨到而别緻,使這首詞具備了不同凡響的藝術魅力。
5、《折桂令·九日》元代:張可久
對青山強整烏紗。歸雁橫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
面對着青山勉強整理頭上的烏紗,歸雁橫越秋空,困倦遊子思念故家。憶翠袖殷勤勸酒,金杯錯落頻舉,玉手彈奏琵琶。西風蕭蕭人已衰老滿頭白發,玉蝶愁飛明日黃花,回頭看茫茫天涯,隻見一抹斜陽,幾隻遠飛的寒鴉。
這首小令既寫“重陽”的美好,更寫了遊子的愁腸,一個“思”字貫穿全篇。詩人由眼前實景寫起,觸景生情,憶往昔歡樂事,更添此刻思鄉之愁,最後,以景結情,回顧漫漫天涯路,抒遲暮思歸之情。語言清麗,對仗工整,特别是巧妙地引前人詩詞入曲,清雅自然,具有典雅蘊藉之美。
6、《菩薩蠻·滿宮明月梨花白》唐代:溫庭筠
滿宮明月梨花白,故人萬裡關山隔。金雁一雙飛,淚痕沾繡衣。
小園芳草綠,家住越溪曲。楊柳色依依,燕歸君不歸。
灑滿庭中的月光啊,像院裡的梨花一樣白,你可照見我那思念的人兒麼,相隔萬裡多少關塞。繡衣上一雙金雁展翅欲飛,淚濕羅衫時更愁歡情難再。
看小園綠草凄凄,想起故鄉彎彎得越溪。楊柳輕舞着依依春情,春燕歸來帶着無邊的春意。燕歸人卻不歸來,不知何時才能與他相聚。
此詞寫思鄉懷人之情。上片以眼前之景,引出春光流逝,故人萬裡,音信疏隔,悲思深重。下片先設想家鄉情景,複以故人盼歸抒己懷鄉之情。這首詞情緻凄恻,音促而語婉。語言貼合溫詞造語精工、密麗濃豔的風格。
7、《行香子·舟宿蘭灣》宋代:蔣捷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送春歸、客尚蓬飄。昨宵谷水,今夜蘭臯。奈雲溶溶,風淡淡,雨潇潇。
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料芳悰、乍整還凋。待将春恨,都付春潮。過窈娘堤,秋娘渡,泰娘橋。
此詞作于漂泊旅途,抒思鄉思親之情,櫻桃才紅熟,芭蕉又綠了。春天已去,人還未歸。昨晚還在生長谷物的水邊,今晚已到生長蘭草的涯岸。隻是天氣陰晴不定,風雨蕭瑟,讓人惆怅頓生。
歸家後定要時時焚香彈笙,家中親人是否在急急盼我歸去呢?這樣翻來覆去地想着,心中的離愁别恨越釀越濃,隻想借一江春水把這滿腔愁緒沖淡、流走。渡過那窈娘隄、秋娘渡、泰娘橋就歸家。
8、《鹧鸪天·寒日蕭蕭上瑣窗》宋代:李清照
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深秋慘淡的陽光漸漸地照到镂刻着花紋的窗子上,梧桐樹也應該怨恨夜晚來襲的寒霜。酒後更喜歡品嘗團茶的濃酽苦味,夢中醒來特别适宜嗅聞瑞腦那沁人心脾的餘香。
秋天快要過去了,依然覺得白晝非常漫長。比起王粲《登樓賦》所抒發的懷鄉情,我覺得更加凄涼。不如學學陶淵明,沉醉酒中以擺脫憂愁,不要辜負東籬盛開的菊花。
這首詞寫秋景,寄鄉愁,是一首典型的易安晚期作品。通篇從醉酒寫鄉愁,悲慨有緻,凄婉情深。
9、《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宋代:晏幾道
天邊金掌露成霜。雲随雁字長。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
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欲将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
這首詞上片寫景生情。秋雁南飛,主人情長,引起思鄉之情。天邊的雲彩有如仙人金掌承玉露。玉露凝成了白霜,浮雲随着大雁南翔,排成一字長。舉綠杯,舞紅袖,趁着九九重陽,人情溫厚似故鄉。
下片抒發感慨。因自己的孤高的性格,而仕途失意,想以狂醉來排遣憂愁。這首詞,寫景洗練,寫情起伏跌宕,很好地表達了他失意的感慨。
10、《調笑令·邊草》唐代:戴叔倫
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裡萬裡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
邊塞的野草啊,邊塞的野草!野草枯盡,戍邊的兵士也已老。山南山北雪後放睛,千裡萬裡處處月明。明月啊,明月!遠處傳來胡笳一聲,令人悲苦愁絕。
全詞沒有出現思鄉懷人的字樣,但句句都圍繞着這一主題,其特點是全用景物烘托的手法。邊地将盡的枯草,積滿山嶺的冰雪,晴朗夜空的明月,凄涼悲切的胡笳聲,所有這些景物描寫,都是為了烘托戍卒的心情,有了前面的層層鋪墊,最後用“愁絕”二字點明,就顯得心情特别沉重而有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