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腦癱一般分幾個階段?一提到腦癱,很多人都會想到弱智但事實上,腦癱并不等于智力低下,有些腦癱患兒的智力跟正常人一樣,他們之所以表現的像弱智,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很多行為不受大腦的控制,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兒童腦癱一般分幾個階段?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提到腦癱,很多人都會想到弱智。但事實上,腦癱并不等于智力低下,有些腦癱患兒的智力跟正常人一樣,他們之所以表現的像弱智,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很多行為不受大腦的控制。
當然,腦癱也不是無藥可治,大多腦癱患兒如能及早發現并進行有效幹預,其預後效果會非常理想。
之所以很多腦癱患兒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并影響孩子一生,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家長并不真正了解腦癱。
兒童腦癱是什麼病?腦癱也稱為腦性癱瘓,是指發育中的胎兒或嬰幼兒,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嚴重腦損害。
在我國每500個兒童中就有一個腦癱患兒,腦癱是兒童殘疾的主要疾病之一。
兒童腦癱有哪些症狀?很多人容易把腦癱理解為弱智,事實上,是否伴有智力障礙與腦性癱瘓的病因相關,且如果及早幹預,腦細胞損失較輕,智力不會出現明顯異常。
腦癱患兒的主要症狀表現為運動障礙,包括運動發育落後,肌張力異常,姿勢異常,多種神經反射異常,比如:
運動發育落後:患兒的各種運動能力明顯落後于同齡兒童,包括擡頭、翻身、爬、站立、行走、抓握等行為。
肌張力異常:患兒的肌張力增高或偏低,造成患兒肢體僵硬或無力,多數患兒會表現為肌張力增高。
姿勢異常:姿勢異常是腦癱患兒最突出的表現。腕關節、膝關節屈曲,行走時呈剪刀樣步态,手臂擺動也不受意志控制。
神經反射異常:敲擊身體某個部分,不能及時作出相應的肢體運動。
兒童腦癱有哪些危害?腦性癱瘓的危害非常大,如若未能及時有效治療,除了影響患兒的正常行為運動外,還可能引發智力低下、癫痫、語言聽力障礙、精神行為障礙等。
如何及時發現兒童腦癱?要及時發現腦癱,就得先知道兒童腦癱是如何引起的,隻有清楚了緻病因素,才能及時發現并幹預。
腦癱的緻病因素有很多,據統計表明,根據緻病發生時間大緻有以下三類緻病因素:
出生前因素:多胎妊娠、孕婦營養不良、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感染等異常情況都可被視為危險因素。
出生時因素:缺氧窒息或機械性損傷,如難産導緻胎兒缺氧、腦組織挫傷等危險因素。
出生後因素:早産、出生後膽紅素腦病、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等危險因素。
腦癱患兒多存在上述緻病因素,但并不是有上述緻病因素就一定會導緻腦癱的發生。
當存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兒,家長一定要主動咨詢醫生,待兒科醫生評估風險後,采取相應的幹預措施。
而不存在上述危險因素的孩子,需要在喂養中多加觀察,随時留意孩子的狀況,如發現孩子出現全身僵硬、經常性打挺、姿勢異常、經常性尖叫哭鬧等表現時,需要及時就醫,做到早診斷早治療。
兒童腦癱如何治療?當孩子被确診為腦性癱瘓後,也不必絕望。嬰幼兒在2歲前其大腦發育最為迅速,可塑性也最強。如果在這段時間内及時修複腦細胞,可最大程度改善疾病的預後。
目前針對腦癱的主要治療手段是功能訓練、手術和藥物等綜合治療。
功能訓練:是針對腦性癱瘓患兒最主要的治療手段,主要包括軀體訓練、技能訓練和語言訓練。
軀體訓練是訓練患兒身體大部分的運動,如坐、翻身、爬等。利用機械和物理手段,對患兒異常姿勢進行訓練,誘導其正常的運動發育。
技能訓練是訓練患兒的上下肢的功能,提高患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語言訓練是訓練患兒說話、咀嚼、吞咽等功能,緩解患兒的語言障礙。當然,如有聽力和視力障礙,也需要進行及時訓練。
手術:手術治療的目的在于矯正腦癱患兒的畸形,主要實用于痙攣型腦性癱瘓患兒的治療。
藥物:目前尚無專門針對腦癱的特效藥物,藥物治療也旨在于針對患兒的部分症狀進行用藥。
腦癱治療是一個長期過程,而且大多數治療還需要靠父母日常對患兒進行康複訓練,因此父母一定要有信心和耐心,掌握相關治療方法,堅持對患兒進行長期治療。
兒童腦癱是否可以預防?腦癱的緻病因素有很多,而且還有部分腦癱患兒并沒有明顯的病因,但若是我們在懷孕期間能保證孕婦營養合理、防止感染、杜絕不良嗜好、減少藥物的使用、定期産檢,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胎兒包括腦癱在内的很多疾病的發病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