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七年級上冊的語文書,覺得有點意思:
第一單元的第一課是《春》,給人感覺好像不太應景,因為九月開學,是下半年,應該是秋天。
所以,把第二單元的第五課《秋天的懷念》放在第一單元,似乎更合适。
當然,這隻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
分享一下對《春》這篇課文的閱讀感受。
作者朱自清,他是現代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和學者。
朱自清可能沒有徐志摩的風流倜傥,但是我們一讀他的文章,每每都會有一種春風拂面、清風徐來的喜悅。
對于《春》這篇課文,我最喜歡的是寫雨的那一段。
其實我不喜歡下雨天,因為下雨天出門非常不方便。
記得當時,我的老師給我講《春》這篇課文,說這篇文章是幾幅畫面:
春風圖,春花圖,春草圖,春雨圖,最後還寫了春天人的活動。
為什麼我要想跟大家分享關于《春雨》的這一段呢?
它讓我感覺到,世界的萬事萬物變成筆下文字,可以有不一樣的景象。
先看原文: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
可别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着,人家屋頂上全籠着一層薄煙。
樹葉子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
鄉下去,小路上,石橋邊,撐起傘慢慢走着的人;
還有地裡工作的農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們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裡靜默着。
太美好,太和諧的一幅畫面了。
從此以後,我對雨天就有一種别樣的感覺(在文字裡面)。
你看,第一句話說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
這句話寫得非常巧。
為什麼?
我們都知道春雨一下起來就沒完沒了,對吧?
但是朱自清怎麼說的?
他說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
他不用“綿綿細雨”,不用“沒完沒了”。
他就說最尋常,意思是太平常了,你用不着大驚小怪。
可别惱,這3個字,好像在跟我們聊天一樣。
一種親切的感覺就來了。
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的斜織着。
人家的屋頂上全籠着一層薄煙。
哎呀,這個感受,特别細膩。
我從來都沒有想到過,春天的雨絲,居然可以寫出3種比喻,也就是我們說的排比。
像牛毛,不光是細,而且有一種特殊的質感;
像細絲,是形容它非常長,從空中飄落,連着天地;
最後,像花針,是說它有力量,能夠滋潤萬物,因為它無孔不入。
不得不佩服朱自清!
把春天的雨寫得那麼細膩。
寫出好的文章,其實是需要我們對外界事物有比較敏感的一顆心才行。
換言之,你要去感知外界的事物,它在哪些地方有一些什麼細膩的特點。
人家的屋頂上全籠着一層薄煙。
為什麼不去寫雨落在大地上的感覺,而要寫在屋頂上的這種景象呢?
因為春雨落在大地上,是滋潤了萬物,所以實際上是看不出有特别大的變化。
但是屋頂上就不一樣。
屋頂上,因為雨下得時間久了,其實農家裡面可能還有各種各樣的煙火,所以其實是有一種溫度在起作用。
此時此刻,屋頂上的細細春雨,就有可能變成一種霧,變成一種煙,然後升騰起來。
哇!這感覺,是不是太細膩了?
朱自清觀察春雨,細緻入微。
再看,它不光寫屋頂上雨的變化,還寫:樹葉子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這對我們的啟發非常大。
要想把雨寫好,不僅僅是光寫雨本身,還要寫雨帶給其他事物的一些變化。
比如這裡,寫出葉子的變化:綠得發亮。
的确,春天的葉子本來就很綠,加上春雨的滋潤,給人感覺油光發亮;
就好像我們年輕的時候,頭發上塗了發膏一樣,有光澤;
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你一眼望去,春風又綠江南岸,草本來已經很綠,
可這個時候,春雨下的小草讓你的眼睛似乎都有點受不了!
這個綠,是通體的綠,全然的綠,滿眼的綠。
繼續,寫出時間的變化:
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
為什麼是黃暈的光呢?
因為綿綿不絕的春雨啊,裹在路燈的周圍,燈亮了,燈光把春雨一打,光的旁邊多了一圈一圈的水暈。
是不是特别靜谧,和諧的感覺?
果然,接下來馬上就點出來了,給人感覺是安靜和平的夜。
因為春雨是無聲的,有了黃暈的光,就給人感覺特别安靜,特别有人間煙火的氣息。
鄉下去,小路上,石橋邊。
接下來寫空間的變化:
鄉間的小路,你一眼看過去,有什麼呢?
撐起傘慢慢走着的人,這個就很有意思了。
無論是傍晚,還是清晨,你看到打着傘走路的人,
那真的是一幅非常難得的田野風光圖,人和自然和諧與共。
還有地裡工作的農夫,披着蓑,戴着笠。
披蓑戴笠,我們可能在詩歌當中聽到過,對吧?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而現在呢,是在田間作業、勞動的農民。
給我們什麼感覺?
農民的眼裡,春雨貴如油。
此刻,他下田去勞動去耕作,不會覺得雨水是一種煩惱,反倒是一種及時雨的感覺。
他們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裡靜默着。
農家非常安詳,非常清新自然的氣息,撲面而來。
沒有高樓大廈的豪華,但你一定會被山間獨有的清新、脫俗所感染。
這就是我對這段文章的體會,希望你能夠喜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