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位于長江中遊,長江與漢江的交彙處。 “九省通衢”的武漢交通便利,人員往來衆多。四面八方的工人彙聚在這“不夜港”中,帶來了南北各地不同風味的飲食文化。
武漢長江大橋
武漢的小吃種類豐富,各有特色。來武漢吃小吃,保證一次就回本。
—01—熱幹面
武漢的煙火氣息,從清晨的“過早”(即吃早餐)開始。熱幹面,是武漢“過早”的頭牌食物。
熱幹面,走在路上也可以吃
熱幹面,外表看似粗犷但内心卻極其細膩。看似簡單的熱幹面其實每一步制作都飽含了匠人的用心。壓面、撣面、燙面和加作料四個環節,蘿蔔丁、芝麻醬、牛肉湯汁等多種配料,都考驗着商家的良心和手藝。是否在看不見的環節裡偷工減料,武漢人在入口的瞬間便能品嘗出來。
拌熱幹面 圖/soogif
—02—豆皮
具有武漢特色的“豆皮”,并不是我們涮火鍋或者涼拌菜用的“豆腐皮”,而是用綠豆、糯米制作的,有餡料的“三鮮豆皮”。
三鮮豆皮
三鮮豆皮中的三鮮餡料是指,鮮肉、鮮蛋、鮮蝦或者鮮肉、鮮菇、鮮筍。判斷一家豆皮店的好壞一看人流,二要看師傅的“舞姿”。長期在鐵鍋的“磨煉”下,豆皮師傅都會有一種朋克的舞姿,做豆皮的時候不自覺地搖擺起來。朋克舞姿并不是商家的營銷手段,而是豆皮師傅對食物的熱愛在身體上的反應。
用筷子夾起豆皮
—03—糊湯粉
在武漢名小吃的舞台上,鮮掉舌頭的“糊湯粉”必須得占有一席之地。
武漢名小吃,鮮魚糊湯粉
大江大河穿城而過的武漢,魚自然是要多少有多少。其中最不起眼的貓魚也有大用處。将貓魚剖洗幹淨之後,用小火熬制一晚,魚骨和魚肉在時間的作用下将全部的鮮嫩都傾注在湯中。燙好的米粉往湯碗裡一丢,撒上蔥花,再掰上酥脆的油條,美的讓人流連忘返。
鮮掉舌頭的糊湯粉配油條吃
—04—鹵味
在武漢的夜市上,鹵味是宵夜江湖的“常青樹”。鴨鎖骨、鴨脖、鴨翅、、翅尖、鴨舌、豬尾巴、豬彎彎、鹵豆腐、鹵藕片、鹵海帶……萬物皆可鹵~
武漢鹵鴨脖
鹵味,店家的鹵水是關鍵。辣椒、花椒、蒜、甘草、丁香、草果、香葉、八角、桂皮、小茴香、老抽、生抽……二十多種香料按需發揮作用,新鮮食材在秘制湯料中反複鹵煮,成就了香味撲鼻,口感刺激,鮮美無比的鹵味。
—05—“炸炸”
沒有人不喜歡吃油炸,武漢人當然也不例外。武漢人賦予了油炸食品一個可愛的名字,“炸炸”。
剪一剪,炸一炸
炸肉、炸脆骨、炸雞爪、炸香菇、炸春卷、炸藕、炸土豆、炸黃瓜……不管是葷素食材,隻要經過了油鍋的“曆練”,再配上各家店鋪的秘制蘸料,食物如脫胎換骨一般,即使是平時不愛吃的蔬菜,此刻竟也煥發着無窮的魅力。
看手繪也忍不住流口水 圖/ 視覺中國
武漢的景點一次可以逛完,但武漢的小吃卻怎麼也吃不完。武漢人把對生活的熱愛都寄托在了吃上。真可謂是“一年四季的饞,周而複始的吃”。
- END -
文丨王小懶
封圖 | 圖蟲·創意
編輯 | 徐子鈞
本文圖片來源于“IC photo”或“圖蟲創意”,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公司、組織、個人未經IC photo或圖蟲創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