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硬如石頭還有毒,80年代很多人種,新鮮的少有人吃,做腌菜很下飯
天氣一熱,人就很容易沒有食欲。尤其是面對過于油膩的食物,更是提不起半點興趣,但是鹹菜卻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因為它能提升人的食欲。
而在農村裡,很多的蔬菜都可以加工成為鹹菜,到了夏季就是很搶手的“下飯菜”。特别是在20年前,可吃的蔬菜不多,當時鹹菜的種類太豐富了。每家每戶都有好幾個酸菜壇子,而裡面就會裝滿各種的鹹菜。
在我的家鄉這邊,有一種奇怪的蔬菜,長得很像一把小刀,硬如石頭并且還有小毒,但是新鮮的卻很少人吃,把它做成鹹菜卻非常搶手,是一種很受歡迎的下飯菜,隻是現在市場以及難見它的蹤影了,因為種植的人也不多了。
形似小刀的刀豆刀豆是我家鄉的特産,至少在北方地區我是沒有見到過它的,它主要是在長江以南的地區才有栽種。
刀豆是豆科、刀豆屬的一年生纏繞草本植物,它的藤蔓很發達,能長到數米遠。而葉子也和豆科植物差不多,都是羽狀複葉,小葉是卵形的,在基部呈寬楔形。它的葉柄較短小,并且在上面還有一些絨毛。
刀豆的花期是在6-10月份,花冠白色或粉紅,也是一種邊開花邊結果的植物。不過這種植物的果實有點特别,長得又長又扁,略彎曲,看起來很像是一把小刀,因此而得名刀豆。并且這種豆角可不像長豆角,扁豆角等,它是硬邦邦的,簡直是硬如石頭。
刀豆的分布刀豆這種植物的生命力還是很強的,有點類似于之前給大家介紹的眉豆。它在我國的分布主要是集中在長江以南地區。
刀豆有着喜溫耐熱,喜強光的特點,并且對土壤要求不高,抗逆性強,也沒有什麼病蟲害,管理也很粗放。播種以後,當發芽後長出了藤蔓,隻要給它搭好架子,利于藤蔓的攀爬就行,然後偶爾施肥、除草就可以了。
即便是不對其投入太多的精力,也能生長良好,産量也比較高,所以在當時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在80年代,南方大部分都有種植它,常被栽種的庭院的牆角附近,還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80年代曾是下飯神器很多人都知道大部分豆科植物都是有小毒的,如果不煮熟,或者是處理不當就會導緻中毒。而刀豆也是有毒的,生吃或沒徹底炒熟就吃很容易引起中毒。原因是刀豆裡面含有一種叫“凝集素”的毒蛋白,而它含有溶血素。人吃了沒熟的刀豆,往往會出現惡心、嘔吐、頭暈等症狀。
不過對于刀豆,很少有人把它炒熟了來吃,可能還是因為它太硬了吧,是名副其實的“硬菜”。但把它做成鹹菜以後,一般都是剁椒刀豆,又脆又辣,并且還帶有一點酸味,非常的下飯,簡直就是那個年代的“下飯神器”。
而剁椒刀豆的制作方法也簡單,把刀豆采摘回來,清洗幹淨了,然後掐頭去尾,并且把兩邊的莖撕掉,再把它斜着切成菱形的,一定要稍微切薄一點,這樣方便好腌制入味。之後拿到外面放到太陽底下曬上兩三個小時,主要是為了讓它表皮的水分蒸發掉一部分,然後拿回來和剁辣椒,最好是紅色的辣椒、大蒜、食鹽和少量的白酒混合均勻了。
如果喜歡吃辣的可以多放一點辣椒,這樣放上一個星期左右,等到刀豆由綠色變為茶色可以吃了。不僅又脆又辣,而且還很下飯,在當時非常受歡迎,我家鄉是人人都會制作很多,在當時它可是最常見的一種下飯菜了。
結束語可是在今天,村裡已經很少有人種植刀豆了,就連我家也快十年沒有種植它了。而這種蔬菜在菜市場一般也見不到,隻有偶爾才能碰到有人賣。
我猜測現在很多人不願意種植刀豆了,主要的原因是現在可吃的蔬菜多了,不用像過去那樣制作很多的鹹菜了。而刀豆這種蔬菜,新鮮的一般不好吃,隻能是做成鹹菜這樣才是最好的吃法。但是現在的人生活水平提高了,健康意識也提高了,很多人都不敢吃太多的鹹菜了。
何況還有一點,那就是刀豆是有小毒的,如果不煮熟,或者是操作不當,會容易引起中毒的。而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都不會用刀豆做鹹菜了,并且很多人不喜歡刀豆的口感,說它實在是太硬了,牙口不好很容易把牙齒崩掉。所以刀豆目前的市場的需求量不大了,種植的農民也就少了。
各位朋友們,你們家鄉可有種植這種蔬菜?你們喜歡吃嗎?歡迎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