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距今已經有2500餘年的曆史。
很神奇的是,在世界其他民族都在傳唱長篇的英雄史詩的時候,如印度的《羅摩衍那》,希臘的《伊利亞特》和《奧德賽》,而我們的祖先,已經把短篇的歌謠記錄并傳唱了下來。
成為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之根。
而中文作為詩性的語言,中·國人作為富有詩意的民族,這都與《詩經》的記憶離不開關系。
我們這裡摘錄了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詩句,供大家欣賞學習。
風,又稱十五國風。
《詩經》的内容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各地的民歌,被稱為“風”,一共收集了十五個地區(國)的民歌;
第二類是文人的創作,也是他們宴會時所奏的歌曲,被稱為“雅”。
第三類則是“頌”,相當于是祭祀、慶典時候的指定曲目。類似現在的國歌,以及各種儀仗曲目。
1.
關關雎(jū)鸠(jiū),在河之洲。窈(yǎo)窕(tiǎo)淑女,君子好(hǎo)逑(qiú)。——《周南·關雎》
【釋義】
雎鸠是一種水鳥,關關是在形容它的叫聲。洲是水中間的土地。窈窕是娴靜美好的樣子。君子是指有身份地位的男子。好逑是說好的伴侶。
【翻譯】
雎鸠水鳥叫啊叫,就在河中的小洲上。有這樣美好的淑女啊,會是君子的好伴侶。
【解析】
這是《詩經》的第一篇,也是最為知名的一篇。這篇是在說雎鸠都在發出叫聲求偶,而美好的女子,正是君子的良配。
這種從别的地方講起,然後切入正題的修辭方法叫做“興”。
2.
求之不得,寤(wù)寐(mèi)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周南·關雎》
【釋義】
寤是醒來。寐是睡着。悠哉是說思念之深長。
【翻譯】
求不到(淑女)啊,醒着睡着都在想着她。想啊想想啊想,翻來覆去怎麼都睡不着。
3.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周南·桃夭》
【釋義】
夭夭是春天繁花似錦的樣子,灼灼是說花開的繁盛,華是樹上的花。歸是女子出嫁。宜是和睦,室家是夫家。
【翻譯】
桃樹在春天繁花似錦,桃花繁茂地盛開。這位女子嫁了過去,一定會興旺夫家的。
4.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周南·喬木》
【釋義】
思是句末感歎詞,好比我們今天的“啊”。喬木雖然高大,但是下面卻沒有陰涼。漢是指漢水(漢江)。方是兩船相并。
【翻譯】
南山的喬木啊,樹下卻不能休息乘涼。漢水之上有出遊的女子啊,卻沒辦法追求。
漢水是這樣寬廣啊,沒有辦法度過。江水是這樣延綿不絕啊,讓兩船沒法并在一起。
5.
維鵲有巢,維鸠居之。之子于歸,百兩(liàng)禦(yà)之。——《召南·鵲巢》
【釋義】
維是句首發語詞,沒有實際意義。兩通“輛”,是說有一百兩車,禦通“迓”,是迎接的意思。
【翻譯】
喜鵲有巢啊,鸤鸠搬來住。女子嫁過來啊,有一百輛車來迎娶她。
【解析】
成語“鸠占鵲巢”就是從這裡來的。
6.
燕燕于飛,差(cī)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邶(bèi)風·燕燕》
【釋義】
差池其實就是參差的意思。野是專有名詞,周代距王城百裡謂之郊,三百裡謂之野。用來泛指城邑之外的地方
【翻譯】
一群燕子飛在天上,參差着舒展着翅膀。你這樣遠嫁出去,我送你到了野外。漸漸看不到你的人影,滿面淚流如同落雨。
7.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邶風·擊鼓》
【釋義】
契闊是說遠離,成說是誓言的意思。
【翻譯】
哪怕生死也不分離,這是我們的誓言。讓我握住你的手,從戰場中活下來一直到老。
【解析】
這首詩按說是表達軍旅中人的感情,也有說是戰士在懷念心上的人,這樣也解釋得通。
8.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邶風·式微》
【釋義】
式微是說天要黑了。胡是說為什麼。中露是倒裝,露中的意思。
【翻譯】
天都黑了,天都黑了,為什麼還不回來?如果不是為了君主啊,何必還在露水中勞作!
【解析】
《式微》這首詩非常短(我們這段已經是全詩的一半了),但影響非常大。在後來各個朝代的田園隐逸詩中會被經常引用,來表達歸田閑居的意願。
比如陶淵明《歸去來兮辭》,開篇就是:“歸去來兮,田園将蕪,胡不歸?”,王維也是:“即此羨閑逸,怅然吟式微”。
9.
瞻彼淇(qí)奧(yù),綠竹猗(yī)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xiàn)兮,赫兮咺(xuān)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谖(xuān)兮——《衛風·淇奧》
【釋義】
淇奧,淇是淇水,奧是水邊彎曲處。猗猗是竹子長而美的樣子。匪通“斐”,是有文采的樣子。
切、磋、琢、磨都是加工的意思(治骨曰切,治象曰磋,治玉曰琢,治石曰磨),這裡就是說人像是打磨了一樣的(優雅完美)。
瑟是莊嚴。僩是寬大。赫是有威嚴。咺是有威儀。這是說人高大而有威嚴,地位也非常崇高。
谖是忘記。
【翻譯】
淇水的蜿蜒之處啊,綠竹林如此高大。有這樣一位君子,他的學問品行都是像打磨過一樣高尚完美。他人高大莊嚴,地位也很崇高。這樣的君子啊,真是讓人難忘。
【解析】
這首《淇奧》雖然生僻字很多,但價值非常之高。因為篇中為我們描繪出了一位傳統文化中理想的君子模樣。甚至四書中的《大學》就拿出這篇來诠釋君子要遵循的德行。
周南、召南:周代建國以後。作為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召公奭留在了首都鎬京來輔佐武王。所以除了他們自己封地魯國和燕國外,武王額外還封給他們一處封地,這就是周王城附近的周和召。
至于為什麼其他國都叫“風”,而周、召叫“南”。目前尚無定論。主要是說,周、召二地,較早受到王化,所以詩歌的内容和音調都比較“正”。八方“南”為正,八音“南”為和,所以就稱周南、召南,而不用“風”來稱呼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