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留住農民工?來源:【青島信網】信網5月16日訊(記者 孫倩 通訊員 李永偉)寒來暑往,雨雪風霜,農民工朋友們用勤勞的雙手托起美好生活的夢想,在許多行業領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勞有所獲,按勞取酬”是勞動人民最天然、最樸素的價值觀,按時足額獲得勞動報酬是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那麼,付出辛勞和汗水的農民工,該如何順利拿到“辛苦錢”,一旦遭遇欠薪又該如何維權呢?,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如何留住農民工?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來源:【青島信網】
信網5月16日訊(記者 孫倩 通訊員 李永偉)寒來暑往,雨雪風霜,農民工朋友們用勤勞的雙手托起美好生活的夢想,在許多行業領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勞有所獲,按勞取酬”是勞動人民最天然、最樸素的價值觀,按時足額獲得勞動報酬是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那麼,付出辛勞和汗水的農民工,該如何順利拿到“辛苦錢”,一旦遭遇欠薪又該如何維權呢?
通過正規渠道就業,選擇“靠譜”單位務工。長期以來,相當一部分農民工外出打工都是經親戚、同鄉等熟人介紹,靠的是熟人之間的信任,加上部分用人單位用工不規範,尤其是工程建設等領域存在違法分包、轉包、挂靠等亂象,造成農民工讨薪時不知道該找誰的亂訴局面,導緻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監察執法難。在此,建議農民工朋友們注意審查用人單位資質,優先選擇政府推薦就業等正規渠道,到具備合法經營資格或者勞務派遣許可證的單位務工,不但風險性小、工作穩定性好,而且工資福利也有保障。
依法簽訂勞動合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勞動合同明确了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關系每一位勞動者的切身利益,是确認勞動關系最直觀的證明。《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1個月内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以貨币形式發放農民工工資,通過銀行轉賬或者現金支付給農民工本人,不得以實物或者有價證券等其他形式替代。所以,農民工應依法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并把勞動報酬、工資支付方式、發放時間等約定清楚。
注重保留證據材料,避免維權“口說無憑”。在務工過程中,除了要妥善保存勞動合同外,請農民工朋友們一定要注意保留與工作相關的證據,比如工作服、工牌、考勤表、工資單、上崗證等,以及押金收據、工資欠條、工資結算單等可以證明工資數額的證據材料,避免讨薪維權時出現“口說無憑”的舉證難、取證難問題。
務必依法理性維權,切勿違法尋恤滋事。當農民工遭遇到欠薪,可以向當地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投訴舉報,或者向當地勞動争議仲裁委員會申請調解仲裁,還可通過訴訟途徑解決,如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等。在此,特别提醒廣大農民工朋友,一定要依法理性維權,不能與包工頭串通僞造證據,虛報、冒領工資,或者以拖欠農民工工資為名聚衆惡意讨要工程款、材料款,甚至采取激進手段要挾、勒索,超額索賠。否則,一旦觸犯治安管理處罰法,公安機關将依法予以懲處,構成犯罪的還将被追究刑事責任。
每一份工資,都事關個人權益和美好生活。對農民工而言,工資就是養家費、治病錢,是一個家庭的收入支柱和生活來源。要破解農民工“讨薪難”問題,就必須依靠法律的支撐。法治社會,法治萬象,撐起法律“保護傘”,依法理性維權,農民工群體才能要薪酬不要“心愁”、流汗不流眼淚、受累不受委屈。
本文來自【青島信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