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CES會展上,衆多采用了Intel最新Core M處理器的筆記本紛紛亮相,這些産品均主打輕薄、便攜以及無風扇設計。華碩T3 Chi就是這樣一款産品,它采用屏幕可拆分設計,屏幕尺寸為目前主流的12.5英寸,分辨率達到了2560×1440級别,顯示效果十分出色。同時得益于采用Core M處理器,T3 Chi并沒有配備散熱風扇,這讓它平闆部分的厚度降至7.6mm,平闆重量僅為720g,便攜性足夠高。不僅如此,配合上輕薄的藍牙鍵盤底座,使它更适合經常移動辦公的商務人士使用。那麼,這款采用Core M處理器的二合一産品表現到底如何,今天筆者就為大家帶來華碩T3 Chi的評測。
硬件配置
華碩T3 Chi Pro版 京東商城 7599元>>購買鍊接
本次評測的T3 Chi的具體硬件配置為:IntelCore M-5Y71處理器、8GB内存、128GB固态硬盤、HD 5300核芯顯卡,12.5英寸2560×1440分辨率的IPS觸控屏幕,出廠預裝Windows 8.1操作系統,整體性能足夠日常辦公使用需求。此外,該機之後還将推出1920×1080分辨率屏幕版本,售價也會進一步降低。
整機外觀
華碩T3 Chi的通體采用了碳黑色設計,機身由鋁合金材質構成,表面采用了金屬噴塗工藝,可帶來更加舒适手感,同時這種處理也能起到減少指紋殘留的作用,可見華碩在對機身材質選料與處理非常用心。此外,在平闆機身四周還采用了鑽石切割無縫工藝,整個機身沒有焊接縫隙,保證了機身整體的堅固性。在機身後殼中僅印有一枚華碩logo,整體設計十分簡約。
T3 Chi采用了一塊12.5英寸的鏡面觸控顯示屏,屏幕分辨率達到了2560×1440級别,PPI達到了234,屏幕顯示效果足夠細膩。同時此屏幕的材質為IPS,NTSC色域為50%,擁有較佳的可視角度,色彩表現也足夠出色。此外,鍵盤底座也十分輕薄,在其四周也擁有鑽石切邊工藝,設計風格既時尚又符合商務系列的定位。
華碩T3 Chi的另一個特色就是采用了屏幕可拆分設計,平闆部分的厚度僅為7.6mm,這也得益于其搭載的Core M處理器支持無風扇的設計,整機的厚度也遠低于一枚5角錢硬币的直徑。
機身重量
經過實測,華碩T3 Chi鍵盤底座的重量為0.71kg,整機的重量為1.42kg,可推算出平闆部分的重量為0.71kg,與官方宣稱的0.72kg相差不大,由此可以看出平闆部分與鍵盤底座的重量相當。即便如此,T3 Chi加上電源适配器的旅行重量也僅為1.52kg,整機足夠便攜。
此外,為了保證整機的續航時間,華碩将T3 Chi的電源适配器也做的足夠小巧,由以上重量實測也能推算出電源适配器的重量僅為0.1kg,它在筆記本的适配器中便攜性非常高。
随機配件
在T3 Chi的随機附件中,除了電源适配器外還擁有一根雙頭Micro USB連接線和一根OTG連接線,這根雙頭Micro USB的連接線可以連接身邊的手機等移動設備,也可以為鍵盤底座進行充電使用。
細節丨手感出色 做工精緻 值得稱贊
操控手感
在鍵盤設計上,雖然T3 Chi的機身尺寸有所減小,但是按鍵位置并沒有進行改變,這樣即使單個按鍵鍵帽面積有所減小依然能夠很快上手,使用起來沒有壓力。在鍵盤鍵程方面,T3 Chi的按鍵反饋清脆,鍵程也并不會太短,整體的手感較為舒适,長時間敲擊也不會出現酸累感。
在鍵盤底座上,觸控闆的面積雖然不大,但其依舊保持了多點觸控的設計,通過多點觸控的手勢操作也能進一步提升操作效率,間接增強鍵盤底座的使用體驗。
機身接口
在T3 Chi機身左側,平闆電腦部分擁有一個電源接口和Windows按鍵、音量加減按鍵。在鍵盤底座上,則擁有一個Micro USB接口,它就是鍵盤底座的充電接口。
在機身右側,平闆部分擁有一個Micro USB 3.0接口、Micro HDMI接口和一個3.5mm麥克風/耳機接口,結合自帶的OTG連接線可以輕松連接U盤、移動硬盤等外設,不過受限于機身過于輕薄,接口數量少也容易理解。除此以外,在平闆部分左右兩側各有一個揚聲器,在播放電影或者玩遊戲時可以擁有更好的立體聲表現。
多媒體設備
在屏幕部分的頂端,還配備一個720P攝像頭,左右兩側擁有兩個麥克風陣列組合,同時在攝像頭與左側麥克風之間還擁有一個光線感應器,此感應器可以根據周圍光線環境自動調節屏幕亮度,省去手動調節亮度的繁瑣動作,對于經常移動辦公的用戶來說是個非常實用的功能。
鍵盤底座
華碩T3 Chi與之前華碩推出的可拆分本不同的是,該機采用了藍牙鍵盤底座,平闆部分與鍵盤底座部分沒有數據和電源連接裝置,鍵盤底座的連接處僅起到磁力吸附的作用,平闆部分和鍵盤分開後依然可以使用。同時還需注意的是,藍牙鍵盤底座和平闆電腦部分一樣都需要定期進行充電使用。
在鍵盤底座的左上角擁有一個物理開關和鍵盤的藍牙指示燈和電源指示等,其中将開關撥到最右側則進入配對狀态,首次使用時需要現在平闆電腦中進行配對。此外,在筆者日常使用過程中也發現此鍵盤擁有省電功能,即在長時間不使用鍵盤底座就無法使用,還需要手動進行撥動物理開關一次才能正常使用,如果連續使用則不會出現此情況。與此同時,此鍵盤底座可以與手機等周邊擁有藍牙的設備進行連接。
性能丨Core M足以滿足日常辦公使用
處理器部分
華碩Transformer T3 Chi采用了IntelCore M-5Y71處理器,它也是目前Core M系列中最高端的型号,它為Broadwell架構14nm工藝制程,雙核心四線程設計,主頻為1.2GHz,支持最大睿頻至2.9GHz,内建了HD 5300核芯顯卡,TDP為4.5W。
在性能方面,我們采用了CineBench R15軟件進行測試,經過測試的多線程成績為203cb,單線程成績為82cb,整體性能表現正常。從測試結果來看,Core M-5Y71的性能超過第四代低壓i3的水準,性能直逼低壓i5。
圖形處理器
在T3 Chi搭載的Core M處理器中内建了一顆HD 5300核芯顯卡,最新的GPU-Z并沒有顯示出核顯的具體信息,但根據Intel官網可以查詢到此顯卡基本頻率300MHz,顯卡最大動态頻率900MHz。
性能方面,我們通過3D Mark軟件進行測試,在Cloud Gate模式下的測試成績為4758,其中顯卡分數為6040,整體性能發揮超常,測試性能與GT 820M相當。
硬盤信息
華碩T3 Chi采用了一塊閃迪品牌的容量為128GB的固态硬盤,性能方面我們通過AS SSD軟件進行測試,測試的平均讀取速度為451MB/s,平均寫入速度為235MB/s,速度表現出色。從測試結果來看,作為SSD最重要的4K寫入與讀取卻速度卻有些低,拉低了整體的分數。不過在正常使用過程中并沒有發現有随機讀取異常的現象,因此也不排除測試軟件讀取異常等因素,大家不用在意測試軟件的分數表現。
續航測試
本環節,筆者采用了播放本地1080P高清視頻的方式來測試,測試過程中将電源模式調整為平衡, 屏幕亮度保持在50%,音量保持在30%。測試之前的電量剩餘為99%,播放1小時視頻之後的電量剩餘為81%,由此預估該機的續航時間約為5.5個小時。
散熱測試
在本環節,我們采用AIDA 64軟件中附帶的系統穩定性測試軟件進行測試,測試過程中保持對處理器、内存、硬盤主要不進進行持續滿載,經過20分鐘後進行熱成像分析。在機身正面的熱量主要集中在機身右側三分之一區域,最高溫度出現在右下角為44.5度,其他區域表現正常;而在機身背面的熱量主要集中在左側區域,最高溫度出現在對應的左下角區域為42.7度,其他區域溫度則較為正常。雖然T3 Chi采用了無風扇設計,但是在持續的高負荷運轉時機身溫度确實較高,不過在筆者日常使用過程中并不會出現如此高的溫度,因此針在日常辦公時完全不用擔心它的散熱性能。
全文總結:
華碩T3 Chi搭載了目前最高端的Core M處理器,其作為一款二合一産品在性能上完全能夠滿足日常移動辦公使用需求。而且,該機的外觀設計上也足夠精緻,金屬機身結合鑽石切邊工藝也能凸顯時尚氣息。同時,該機采用屏幕鍵盤可拆分設計,平闆部分厚度僅7.6mm,平闆重量僅0.72kg,整機的便攜性能也十分出色。綜合來看,該機更适合經常移動辦公的商務人士使用。
而有關價格方面,華碩T3 Chi目前在京東商城的價格為7599元,而同為Core M-5Y71處理器的二合一産品:ThinkPad Helix,其128GB固态硬盤版本售價為8999元,而且T3 Chi還配備了8GB内存,而Helix則為4GB,相比來看華碩T3 Chi有着較高的價格優勢,值得考慮入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