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最美的年紀做最美的事情

最美的年紀做最美的事情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01:04:21

最美的年紀做最美的事情?江甯區牛首山南麓,南京彩虹之家,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最美的年紀做最美的事情?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最美的年紀做最美的事情(在做着這個世界上最殘酷又最溫暖的事)1

最美的年紀做最美的事情

江甯區牛首山南麓,南京彩虹之家。

一切都很溫馨:房間被塗成糖果色,窗台上擺着玩具。小不點們被護工媽媽們抱在懷裡晃悠;小奶音唱出的磕磕巴巴的歌兒萌得人心尖直顫。

小朋友們不怕生,一進門就要唱歌給你聽,喊住你:“不要走呀!”

當然也有給護工媽媽的愛,就像前不久的六一兒童節,孩子們一起給護工媽媽們唱的《聽我說謝謝你》。

除了關于事實的那一個部分:這裡是為重症兒童提供舒緩治療和臨終關懷的地方。

(圖為已經離開的寶寶們的照片牆)

01 收獲比付出的多得多

張琳剛來彩虹的時候,以為沒什麼難的。

朋友跟她說,上三休三,主要帶孩子。張琳自己有兩個孩子,她想,那剛好,可以接孩子帶孩子,還有地方交醫保和社保,就來了。

張琳走進房間看到孩子們的第一眼,覺得“挺震撼的”。這些孩子,她從來沒看見過,就覺得“這些孩子怎麼會這樣子”。回家以後,她跟老公說,“我可能接受不了。”愛人說,要不我們就試兩天?

3年過去了,張琳還在這裡。事實上,她為這裡付出的,遠超她的想象。但她不覺得,她隻覺得,“這裡教會我的,太多了”。

張琳剛開始,是從護理阿姨做起的。

她帶的第一個孩子,是個頭部畸形的男孩兒。頭很小,且整個頭部是歪的,加上剪刀腿,整個身體都是扭曲的。

張琳試着跟他慢慢接觸。從接受外表開始,慢慢地,她覺得,這個樣子也沒有什麼不能接受的,跟自家孩子也沒什麼區别嘛。

剛開始,她們都以為孩子沒什麼智力,後來發現,很多東西他都是知道的。在你說到某一句話的時候,他也會笑,你抱他或者拍拍他的時候,他也會不自覺地動一下。“他是會給你回應的。”

圖為張琳在給孩子在護理

張琳印象最深的,是她帶的第二個孩子欣禮。欣禮剛來的時候隻有十七八天大,有嚴重的心髒病。張琳還記得剛見到她的時候,她小小的,整個小臉都是黑的。

剛來兩天,欣禮就被送到上海做手術,手術也很成功。被送回來的欣禮白白嫩嫩,張琳才知道,她皮膚黑是心髒病造成的。

做完手術,欣禮的胸口多了一道蜈蚣一樣的疤,但身體狀态越來越好。欣禮手術回來,愛哭,不好照顧。自家孩子,張琳還會讓他哭一會兒,但欣禮不行,她一哭,就容易拉扯到傷疤,張琳心疼,每次都抱着哄。

欣禮有4個護理媽媽,但是她最粘張琳。張琳下班的時候,她不讓,張琳上班的時候,她就不要其他護理媽媽。帶着帶着,張琳覺得,不是孩子離不開他們,是他們離不開孩子。

一歲半的時候,欣禮被一個家庭領養了。新的家庭條件不錯,也隻有她一個小孩,她們覺得“太放心了。”

新父母來的那天,是張琳親自把欣禮送走的。到了民政局之後,張琳一開始抱着欣禮,沒過多久,她就偷偷把欣禮放下,然後自己躲起來。

後來,她有時候會做夢,夢到欣禮在身邊哭。也會夢到剪刀腿的孩子,夢到他能走路了。

張琳總覺得,自己在這裡獲得的,比自己付出多得多。

圖為張琳和孩子

比如英語。在彩虹,總有很多志願者來幫忙,包括一些外國的。有時候,他們問她關于孩子的問題,她總是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麼。有一天,她看到負責人黃老師跟外國人介紹孩子,說起英語像母語一樣流利。她想,如果他們問到她,至少她得會介紹自己負責的三個孩子的病情和飲食習慣。于是,三十出頭的張琳從零基礎開始學英語。一開始隻是去網上搜,機械地背,後來轉崗,投入的時間就更多。

學的時候,她跟自己上小學的女兒在家互相學,有什麼不懂的,她就會去問女兒。後來,她甚至去自考了本科。在家準備考試背書的時候,家裡人都不信她能過,後來,她一門一門地過。女兒看到老母親這樣,自己也急了,學習主動性提高了好多。“我對她的影響其實蠻大的。”張琳說。

女兒也能感覺到,媽媽變了。張琳以前很“硬”,有時候,女兒和兒子牽她的手,她覺得“不自在”。在彩虹之家待久了,她變得柔軟很多,會主動牽孩子的手,也會主動給孩子們擁抱。前兩天,女兒問她:“你是不是變了?你着魔啦!”

再比如一些從未意料到的安慰。做護理阿姨一年後,張琳轉崗做了行政,從去年九月起,一直在廈門幫助廈門彩虹之家培訓護理員、搭建廈門團隊,原本計劃到今年7、8月份回來,但在4月15日就匆匆趕回南京——家裡撐不住了。

4月15日,她婆婆因為黑色素瘤在上海動手術,同期,母親在南京因為異位ACTH綜合征和并發症住院,與此同時,公公一個人在宜興的家裡,腸癌晚期。張琳和愛人分身乏術,一個在上海,一個在南京,直到最後一刻才趕回宜興。

張琳回到宜興看到公公,明顯覺得他瘦了。膽什麼的都堵住了,一吃就吐,整個人像一張黃紙一樣。他靠在床上,覺得難受,躺下也覺得難受,連續好多天了,一直這樣。張琳讓愛人坐到床頭,把老人抱在懷裡,老人不再起起睡睡,很舒服地睡着了。這是她在彩虹學到的舒緩療護。

當天夜裡2點多,老人在兒子懷裡安詳地走了。

02 從媽媽開始,到媽媽為止

郭戰敏是個溫柔的東北女人。說起話來,柔柔軟軟的東北腔。她在彩虹之家待了5年,伴随着彩虹新家從舊址到新址,她自己也從護理阿姨做到授課老師。

郭戰敏一開始去彩虹之家,是因為自己的孩子。孩子會比别人慢半拍,同年齡段别的小朋友都走路了,他不走,别人都坐了,他不坐。一般小孩都有不會走就跑的過程,他沒有,就是穩穩地走。

一歲多的時候,他不敢跟其他小朋友交流,就自己蹲在一邊跟自己玩,其他小朋友欺負他,會去搶他的東西。郭戰敏怕他自閉,就帶着他去兒童醫院做了全面的檢查。

檢查結果出來,醫生告訴她,兒子是發育遲緩,尤其在語言方面。

郭戰敏特别焦慮。“怎麼會發生在我身上呢?”但這個問題,沒人能給答案。但從此以後,多了一個背着兒子趕公交然後爬上醫院七樓兒童語言康複科給孩子排隊做康複的女人。

後來,郭戰敏無意中看到,彩虹之家在招護理阿姨。上三休三,離家近。她回家跟婆婆和愛人說,她想去上班,她想看看她們是怎麼帶這些有問題的孩子,她想學習學習,回來更好地照顧自己的孩子。

愛人一開始不同意,說等孩子上幼兒園了你再去。郭戰敏就去找婆婆,婆婆說,挺好的,你就去學習學習。

郭戰敏到了彩虹之家之後,有點震驚。她在兒童醫院康複科看到過很多有問題的孩子,可是沒見過那麼嚴重的。但她覺得彩虹之家的氛圍很好,阿姨們都抱着孩子,很溫馨,像家一樣。

想了想,她還是決定留下來。雖然後來證明她在這裡學到的東西跟她想象的不太一樣,但她學到了一些她沒有意料到的東西,比如怎麼陪伴孩子,怎麼排解焦慮。

但随之而來的,還有其他的東西。

郭戰敏帶的第一個孩子,叫南月,兩歲多,是個“特别溫柔特别懂事”的小女孩兒。她是心髒和肺有問題,喝奶嘴都會發紫。

郭戰敏家離得近,有時候婆婆帶着兒子去彩虹之家找她玩,南月就喊她的兒子“哥哥”。

那個時候郭戰敏負責兩個小孩,另一個孩子是個小男孩,也是心髒病。小男孩霸道,什麼都不肯讓,吃飯得他先吃。郭戰敏忙不過來,就跟南月說,你等媽媽喂完弟弟再喂你,南月就坐在那兒耐心地等。

後來,南月的病情惡化,常常喝奶喝到一半要吸氧,後來越來越嚴重,氧氣管不能撤,隻能一直插管。醫生給了她一根特别長的管子,三米多長,希望在保證她安全的情況下盡量擴大她的活動範圍。有時她圍着小床走一走,有時在小椅子上坐一坐。喘不上氣的時候,她就自己拿小手去扶管子。

郭戰敏知道她想出去,但是她也沒辦法。有時候她帶着小男孩去院子裡玩,南月就直愣愣地看着郭戰敏。郭戰敏跟她說:“媽媽轉一圈就回來給你拿好吃的。”她就坐在那裡,乖乖地說:“哦。”

後來,這些畫面一直盤旋在郭戰敏的腦子裡,她不敢想,一想,就忍不住掉眼淚。

南月最後是因為一場感冒走的。郭戰敏聽到消息,立馬就趕去了醫院。在停屍房看到南月的時候,郭戰敏覺得她就像睡着了。

她親了親她。

南月走了之後,郭戰敏跟彩虹之家的負責人黃老師說,不想做這份工作了。

黃老師跟她說,我們尊重每個孩子的生命,這些孩子的生命有長有短,我們盡心去愛他,給他當下每一天的快樂。他的離開我們阻止不了,但我們可以幫助他,讓他走的安詳。

郭戰敏後來轉崗做了教學。自己去學習兒童早教的技能和課程,然後給孩子們上課。一開始上一些趣味課,拿樹葉給孩子拼圖畫,教孩子們唱歌,現在又加入了一些新的課程,比如簡筆畫和識字課。郭戰敏發現有的孩子畫畫特别有天賦,有的孩子識字特别好,就根據孩子們不同的特點單獨編課程。

圖為郭戰敏在給孩子們上聲樂課和繪畫課

孩子們經常催着郭戰敏去上課,每天上課都特别激動,因為這裡總有他們不知道的東西:斑馬線,紅綠燈......這些外界司空見慣的東西,對于他們來說,是隻能依靠想象的存在。郭戰敏就一個一個告訴他們,這些都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這些東西。

圖為孩子們畫的畫

後來,還有愛心人士給孩子們準備烘焙課,帶着孩子們自己做甜點,孩子們開心得不得了。

圖為孩子們在上烘焙課

兒童,臨終;死亡,希望;病痛,尊嚴;這些互為對立的詞彙,在這個空間裡因為一群人的愛和堅持得以并存和延續。世界缤紛多彩,但不是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去觸摸。張琳說,有個孩子從來不笑,進入彩虹之家之後不久,開始笑了。張琳說,感覺這些花都在彩虹之家開了。

在這裡,愛和被愛,兩數相加,可以抵得過一切恐懼和别離。

文中孩子名字均為化名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