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官宣,園區新中心開始提速,獨墅湖開放創新協同發展示範區高端創新産業集聚區産業發展規劃正式出爐!
最新文件信息包括以下幾點:
1、2025年産業規模達到約500億元,畝均稅收達到200萬元以上;2035年,産業總規模突破1000億元,畝均稅收在200萬元基礎上進一步提高;
2、整體納入蘇州工業園區管理體系,授權蘇州工業園區編制集聚區範圍内的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和各類專項規劃。強化區域協同聯動發展,加強與上海溝通交流合作;
3、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合理設置軌道交通6号線和15号線站點,加快推進甪直大道、東方大道快速化改造;
4、産業布局分3期,按照“相對成片、分步交接、動遷一片、開發一片”的原則,因地制宜、同步推進一二三期開發;
5、按照800米服務半徑,統籌建設3處工業鄰裡中心,集中配置人才公寓、商業、娛樂等配套設施;
6、提升數字數字化智慧化建設水平:重點方向為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納米技術應用、人工智能;
“協同發展核心區”由高端創新産業集聚區(以下簡稱集聚區)、高端創新産業協同區、田園生态區三部分組成;其中集聚區總面積約6.5平方公裡,以蘇州工業園區為主進行開發建設,吳中區協同推進。
本規劃以集聚區為主體範圍,統籌考慮中新生物技術創新島,主要闡明總體思路、産業布局和任務舉措,規劃近期至2025年,遠期展望到2035年。
集聚區東至淩港路,南至滬常高速,西北至吳淞江,總占地面積約6.5平方公裡。
重點規劃詳情
①強化集聚區與蘇州工業園區聯動發展
緊密對接蘇州工業園區科創資源、産業資源和服務資源,加強與各類産業載體合作,探索“總部 基地”“研發 制造”“孵化 産業化”等産業協同模式,輻射帶動吳中區提升産業能級,建立集聚區與吳中區其他園區的交流機制,做好産業發展規劃銜接。
主動融入長三角區域産業一體化格局。強化與上海高校院所、創新平台的聯系合作,探索人才飛地模式,推進高層次人才引進交流。
積極與省有關部門溝通,争取将集聚區、示範區整體納入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北向拓展帶概念範圍,圍繞虹橋商務區大交通、大商務、大會展功能定位,探索“虹橋總部-集聚區生産基地”的合作模式,推進産業要素協同融合,打造長三角區域重要的高新技術産業化基地。
②整體納入蘇州工業園區管理體系
根據蘇州市《關于推進獨墅湖開放創新協同發展示範區建設的若幹意見》等相關文件精神,積極向市級有關部門争取,集聚區在動遷完成後,整體納入蘇州工業園區管理體系,參照蘇州工業園區行政區劃内闆塊,由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全面行使經濟、社會管理職責。
民生事務保障類事項,在動遷完成後,也一并委托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實施管理。
③打造産業高質量發展品質樣闆區
着力推動産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承接産業資源跨區域轉移,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兩大支柱産業,加快發展生物醫藥、納米技術應用、人工智能三大新興産業。
④産業布局分三期開發
第一期(啟動區)北至甪直塘,南至東方大道,西至吳淞江,東至淩港路,總面積約2.0平方公裡;
第二期向北、向西至吳淞江,南至甪直塘,東至淩港路,總面積約2.5平方公裡;第三期北至東方大道,南至滬常高速,西至濱江大道,東至淩港路,總面積約2.0平方公裡。
适度同步推進建設。按照“相對成片、分步交接、動遷一片、開發一片”的原則,因地制宜、同步推進一二三期開發。
⑤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道路交通體系
争取在集聚區合理設置軌道交通6号線和15号線站點,加強與蘇州東站交通樞紐的高效銜接,強化軌道交通對區域發展的帶動和支撐作用。
加快推進甪直大道、東方大道快速化改造,将南北向連接高架線從淩港路向東遷移至甪勝路,通過淩港路高架形成“兩橫一縱”的區域快速路環線。
結合實際情況研究構建跨吳淞江區域、快速便捷聯通吳中區與蘇州工業園區的主幹路網體系。結合重點産業項目布局,合理設置集聚區内部支線路網。
⑥促進職住平衡發展。
按照800米服務半徑,統籌建設3處工業鄰裡中心,集中配置人才公寓、商業、娛樂等配套設施,重點滿足單身職工居住需求和就業人口多元化生活服務需求。
加強與周邊臨近的高端創新産業協同區和勝浦組團的協同合作,統籌解決帶眷職工及家屬的居住需求,促進職住平衡。
此次發展規劃正式出爐,對甪直是利好,用心的朋友可以持續關注。
以上數據均來自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官網,在此感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