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竹石王崧舟課堂實錄

竹石王崧舟課堂實錄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7-29 23:08:06

竹石王崧舟課堂實錄(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這樣解讀題西林壁)1

《題西林壁》是統編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9 課古詩三首中的第二首詩。 這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議論,而是緊緊扣住遊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借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竹石王崧舟課堂實錄(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這樣解讀題西林壁)2

我們運用還原矛盾的策略,先來解讀一下這首詩,看看我們能不能發現普通讀者發現不了的矛盾。

竹石王崧舟課堂實錄(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這樣解讀題西林壁)3

廬山是中國著名的風景區。那麼去廬山,蘇轼有沒有可能會寫一寫廬山的水呢?詩中他是沒有寫的,但是有可能會寫的。

廬山風景之所以出名很重要的原因是廬山的水非常有名。其中最出名的毫無疑問就是廬山的瀑布。當年李白遊廬山,就寫了一首《望廬山瀑布》。

竹石王崧舟課堂實錄(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這樣解讀題西林壁)4

“日照香爐生紫煙”寫的是瀑布的背景,特别是“生紫煙”渲染了一種神秘的高貴的氛圍。

“遙看瀑布挂前川”這個“挂”字簡直就是神來之筆啊,本來瀑布是動态的,現在“瀑布挂前川”化動為靜,神來之筆。誰有如此威力能夠把這麼大的瀑布挂在前面?

“飛流直下三千尺”這是寫瀑布的動态,一個“直下”把瀑布氣勢磅礴的感覺寫了出來。

“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是絕妙的聯想,也隻有李白這樣的天才詩人,才能做出如此奇絕詭辯的聯想,但是細細一品就會發現,這樣的聯想又是如此的合情合理。這是寫水。

但是蘇轼沒有寫,我們繼續還原矛盾,他到廬山有沒有可能寫一寫廬山的峰?廬山其實不是一座山,而是一個由許多山組成的山系,所以在廬山有很多著名的山峰。當年李白遊廬山就寫過《登廬山五老峰》。

竹石王崧舟課堂實錄(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這樣解讀題西林壁)5

“廬山東南五老峰”點出位置,五老峰在廬山的東南面。“青天削出金芙蓉”一開始還沒有爬上山,擡頭仰望,芙蓉就是荷花,夕陽西下,陽光照在山峰上,五老峰像一朵金色的蓮花。

“九江秀色可攬結”此刻已經登上了五老峰,九江美麗的景色一覽無遺。“吾将此地巢雲松”李白看到如此美景,不禁感慨,我何不把家安五老峰在雲松之間。這是寫峰。

我們繼續還原,蘇轼去了廬山,有沒有可能寫一寫廬山的雲?去過廬山的人都知道,廬山雲霧是一道著名的景觀,當然能不能看到要看天氣和機緣。唐代詩人孫鲂就寫了一首《湖上望廬山》

竹石王崧舟課堂實錄(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這樣解讀題西林壁)6

“辍棹南湖首重回”本來坐船要回去了,現在又停下來回頭看,看什麼呢?“笑青吟翠向崔嵬”青翠的山色,崔嵬的山形,吸引了“我”。

當然更吸引“我”的是後兩句,“天應不許人全見,長把雲藏一半來”雲霧缭繞,若隐若現,廬山在虛無缥缈之間,那簡直是人間仙境。這是寫雲。

竹石王崧舟課堂實錄(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這樣解讀題西林壁)7

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登廬山五老峰》和孫鲂的《滬上望廬山》,寫的都是廬山的景色,蘇轼的《題西林壁》是否在寫景呢?

有人說前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是在寫景,我們知道寫景狀物必須抓住特征寫出特色,既然寫的是廬山,那麼這兩句有沒有寫出廬山的特點呢?

竹石王崧舟課堂實錄(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這樣解讀題西林壁)8

我們繼續還原,假如我們遊的是五嶽之首——泰山,我們用上這兩句,也完全可以啊!

竹石王崧舟課堂實錄(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這樣解讀題西林壁)9

假如我們再去看看“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黃山,我爬上黃山,舉目眺望,吟誦一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也可以啊!

竹石王崧舟課堂實錄(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這樣解讀題西林壁)10

我們再換一座山——昆侖山,在中國文化當中,昆侖山往往被認為是最高的山。假如我們去爬昆侖山,爬到了昆侖山的峰頂,也可以吟誦“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竹石王崧舟課堂實錄(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這樣解讀題西林壁)11

我們還可以爬一爬喜馬拉雅山,看一看是不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所以,如果說蘇轼的這兩句詩寫的是廬山的景,是不是沒有抓住廬山的特點?

《題西林壁》究竟在寫什麼呢?今天我們來學習統編小學語文文本解讀與案例分析第三講——知人論世。

竹石王崧舟課堂實錄(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這樣解讀題西林壁)12

知人論世是中國古典文論的一個基本原理,這個觀點,最開始是由孟子提出來的。

竹石王崧舟課堂實錄(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這樣解讀題西林壁)13

他說“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意思是“你頌他的詩,你讀他的書,就應該了解他所處的社會時代背景。當你了解、分析了他所處的社會時代背景,你再去頌他的詩,讀他的書,你才有可能更加了解它的精髓。”

竹石王崧舟課堂實錄(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這樣解讀題西林壁)14

讓我們走近蘇轼,了解他寫這首詩的時代背景。《題西林壁》寫于宋神宗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那年,蘇轼47歲。由黃州貶所改遷汝州團練副使。

改遷途中,經過江西九江,蘇轼順道遊了廬山。遊廬山期間蘇轼寫了十多首詩, 《題西林壁》是其中的最後一首詩,也是最出名的一首詩。

一首詩的誕生,需要具備所有的因緣。因就是内在的因素,緣就是外在的條件。隻有當所有内在因素和所有外在條件全部具備了,佛語曰:因緣具足了,一首詩才會誕生。

知人論世的世,既包括了外緣,也包括了内因,我們來看《題西林壁》這首詩具備的外緣:

第一個緣:身在廬山。

竹石王崧舟課堂實錄(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這樣解讀題西林壁)15

身在廬山,他才會遊廬山,遊西林寺,才會寫《題西林壁》。身在廬山才能看到廬山的景緻。如果他不是在廬山,而是在杭州西湖,他就寫不出“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竹石王崧舟課堂實錄(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這樣解讀題西林壁)16

而是《飲湖上初晴後雨》,西湖又因此得名“西子湖”,這首詩的緣就是他身在西湖。

第二個緣:特殊經曆。

竹石王崧舟課堂實錄(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這樣解讀題西林壁)17

《題西林壁》這首詩寫于元豐七年,在元豐二年,蘇轼發生了重大的人生轉折點“烏台詩案”。

那是時候王安石推行變法,而在變法的過程中暴露出大大小小的問題,當時蘇轼在浙江湖州做知府,寫過一些詩和文章,禦史台有人搜集他的詩文,說他污蔑朝廷,譏諷新政,于是皇帝下令,要把他抓起來審。

結果被關在禦史台,在禦史台的監獄關了一百多天,差點丢了性命。這就是著名的“烏台詩案”。

竹石王崧舟課堂實錄(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這樣解讀題西林壁)18

(視頻:央視紀錄片《蘇東坡》第一集“雪泥鴻爪”片段有詳細介紹)到了黃州之後,作為有罪的官員,他不能簽署公文(沒有權利),他也不能擅離黃州(沒有自由),蘇轼感覺自己前路迷茫。他對世界充滿善意,很難理解何以自己遭受如此噩運。

這樣特殊的經曆,勢必會影響他寫《題西林壁》這首詩。我們在詩中也能感受到他對人生,對世界的那種迷茫“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第三個緣:特殊政治。

竹石王崧舟課堂實錄(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這樣解讀題西林壁)19

指的是王安石變法(公元1069年-1085年),王安石變法的初衷是好的,改善生産,提升國力。

但是新法在推行的過程當中确實出現了很多問題,王安石和他的繼任者都很着急,包括朝廷也很着急。所以,新法暴露出來的很多問題,他們“看不到”,有的是不願意看到,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雖說蘇東坡已經被貶黃州,是戴罪之身,但是他不是一個見風使舵的官僚,他是一個有良知,有擔當的士大夫。當他看見新法暴露出來的問題,他就感覺不舒服,他要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但是他知道,寫詩有風險,之前因為詩已經遭過一次牢獄之災了,所以,他想借《題西林壁》這首詩委婉地提醒當政者“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變法的官員們,你們是當局者,你們應該跳出來看看民生,聽聽民情,所謂“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第四個緣:西林禅寺。

竹石王崧舟課堂實錄(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這樣解讀題西林壁)20

當時蘇轼的這首詩是在西林禅寺寫的。西林寺,坐落于廬山西麓。公元377年(東晉),由開山祖師慧永法師創建,迄今已有一千七百餘年曆史,為“廬山北山第一寺”。

竹石王崧舟課堂實錄(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這樣解讀題西林壁)21

名山古刹指的就是像西林寺這樣的寺廟。《題西林壁》是一首題壁詩,西林寺的方丈陪同蘇轼遊玩,希望他給寺裡留下一點墨寶。

蘇轼對儒家、道家、佛家都有很精深的研究和切身的體會,對于禅、佛法他是個知音,還是個身體力行者。

竹石王崧舟課堂實錄(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這樣解讀題西林壁)22

比如他曾經寫的《觀潮》“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别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最後兩句已經到了禅宗的第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還是水。

竹石王崧舟課堂實錄(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這樣解讀題西林壁)23

在《題西林壁》中“不識廬山真面目”中的“真面目”就暗含禅意,最早出自慧能《壇經》“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就是心性。

“不識廬山真面目”是化用了“本來面目”,這樣的化用,在“隻緣身在此山中”也有,那就是“緣”。

“緣”在這裡是因為的意思,當然也跟佛法有關,佛法又被稱為緣起法,佛教的看法,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緣具足而顯現的。

還有“隻緣身在此山中”的“身”,佛法講究“破執”,而“破執”最難破的是“我執”,“我執”裡面“身執”是最難破的。如果能破掉“身執”就能打破“我執”,“我執”破了執迷就破了,那就是解脫。人一解脫就得大自在了。

竹石王崧舟課堂實錄(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這樣解讀題西林壁)24

可以說蘇轼的這首《題西林壁》是人生場(官場政治)、風景場(廬山美景)、文化場(西林禅寺)三個場域交織在一起,才是這首詩的“緣”(外在條件)。

光有“緣”,沒有“因”這首詩還是誕生不了。“因”就是指蘇轼這個人,他的人格,他的審美,他的體驗……

竹石王崧舟課堂實錄(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這樣解讀題西林壁)25

蘇轼在《遊廬山次韻章傳道》中這樣寫自己“塵容已似服轅駒,野性猶同縱壑魚。”表面看起來像一匹被馴化的馬駒,但是我的内在是自在的,不受拘束的。用一個詞來形容他的人格特質就是“野性”。

竹石王崧舟課堂實錄(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這樣解讀題西林壁)26

阮延後在《蘇轼的人生境界及其文化底蘊》這樣評價他——這種生活态度,不是儒家悲天憫人的入世情懷,而是近于“曾點之意”;也不是道家“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處世态度,而是近于曠達自适的認真态度;更不是遁入空門杜絕世俗的修煉态度,而是近于入世悟禅機的平常心。

正是蘇轼的“野性”,才讓他寫的詩絕不會人雲亦雲,對世界有獨特而真誠的理解。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題西林壁》并不是寫景而是在寫蘇轼的人生感悟,内在的心理,一種人生哲理。

“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是一種理,為了把這個理顯現出來,作者找了“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樣一種境,來寫,我們稱之為“以境顯理”。

竹石王崧舟課堂實錄(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這樣解讀題西林壁)27

我們要真正的理解一首詩,必須聯系它的時代背景,作者的人生境遇和人格特質等多方面的綜合。

竹石王崧舟課堂實錄(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這樣解讀題西林壁)28

章學誠在《文史通義·文德》中這樣寫到“不知古人之事世,不可妄論古人之文辭也;知其世,不知古人之身處,亦不可遽論其文也。”

竹石王崧舟課堂實錄(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這樣解讀題西林壁)29

孫紹振先生也在《月速津渡——古典詩詞個案圍觀分析》中這樣說到“作品畢竟是作者的作品,作者的精神風格和藝術追求,不可能不在作品中留下足以讓讀者解密的蛛絲馬迹。”

這就是知人論世。

附上:好書推薦——《文本解讀與語文教學新論》

竹石王崧舟課堂實錄(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這樣解讀題西林壁)30

(初次嘗試寫文,一個一個地敲打,又寫到了淩晨,如果你能堅持看到這裡,不妨給點鼓勵,點個贊,關注一下吧!我會繼續努力的!謝謝啦![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