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如何成為一個小有作為的人

如何成為一個小有作為的人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27 19:19:20

如何成為一個小有作為的人(話題如何成為一名積極者)1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在成長中蛻變,唯有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态度,才能在布滿荊棘的人生道路上活出不一樣的自己。我們身邊不乏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人,他們看待事物角度不同,能夠化坎坷為機遇,化被動為主動,他們心裡裝着陽光,裝着為人民服務的大愛,他們善于發現美好,也更能收獲屬于自己的幸福和喜悅。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怎樣獲得并且保持這種幸福感呢?秘訣是,做一個真正的積極者。

1 抱怨不如改變

怎樣才能成為一名積極者呢?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聽到各種各樣的抱怨聲,“抱怨”這個詞,字面的意思是“心中懷有不滿,責怪他人”。據研究發現,通常人每天會抱怨15到30次,聽上去次數還挺多的。有一個學者,叫作Steven Parton,他說,人啊,在一次次的抱怨後,也在負面地塑造着自己的大腦,大腦神經元會連接更為熟悉、更省力的負面内容。聽上去有些不可思議,我們日積月累的抱怨竟然把大腦都改變了,造成負面的大腦。負面的大腦對外界刺激快速識别的都是消極、不好的部分,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我們身邊有的人總是習慣性地抱怨。

基于對抱怨危害的認識,有一個心理咨詢中心每學期會舉辦一個活動,叫作“21天不抱怨行動”。“21天不抱怨行動”是由美國著名心靈導師威爾·鮑溫開創的。他邀請參加者戴上一個特制的紫色手環,隻要一察覺自己抱怨,就将手環換到另一隻手上,以此類推,直到這個手環能持續戴在同一隻手上21天為止。科學家們發現,如果我們能堅持某個行為21天,它就能變成一種習慣。有意思的是,21天也正好是一隻小雞從蛋殼裡出來所需要的孵化時間。不抱怨的手環時刻提醒我們是生活在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交替出現的狀态中,在一次又一次變化手環位置的過程中,我們就會真正開始注意到自己的言語和想法,進而注意到我們的情緒變化,然後更加主動地去重塑自己的生活。

《蕭伯納傳》中有一句經典:“人生有兩大悲劇,一個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另一個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當代著名學者周國平在《人生哲思錄》裡也說:“人生有兩大快樂,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于是你可以去尋求和創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體會。”

把蕭伯納的話和周國平的話放在一起,你會想到什麼?人生到底是悲劇還是喜劇,不全在于我們自己的想法嗎?這樣想一想,困擾我們的問題何嘗不是一次成長的機會,挫折可以是一種新的挑戰,磨難也是一種曆練。換一種思維方式,你會發現生活中真正值得抱怨的事情真的是寥寥可數。所以,真正有思想的人,一定是建構主義的,而不是虛無主義的。如果看不慣某種東西,那就改變它。如果無法改變它,那就改變自己的态度,努力地找尋事情當中好的部分,讓自己的情緒平和下來。

2 聚焦積極資源

有一名心理咨詢師,曾接待過一個來訪者,她是一個長相秀氣、身材清瘦的女孩。一進咨詢室就窩在沙發上,目光呆滞地盯着有些泛黃的地毯,小心地吸一口氣,悠悠然地說,自己周圍的同學是如何如何的棒,有學習好的,有社團活動做得特别好的,再不濟的也有一技之長,比如會個樂器,一句話,反正都比自己強。

咨詢師問她“你有什麼優點?”沒想到,這個時候她的反應速度出奇地快,幾乎是不假思索地說:“老師,我真的沒有任何優點。”言辭懇切,生怕咨詢師會不相信她。然後,咨詢師和她一起去尋找她覺得自己身上還不錯的品質。結果發現,這位來訪者身上有那麼多的美好品質,可惜,她都看不見。她很勤奮,考上學校分數最高的專業,可是她說,勤奮有什麼用,我的智商不行;她網球打得很棒,可是她說,打球好有什麼用,比我打得好的人多的是;她英語口語很棒,可是她說,我又不要出國。

她經常會有很多的“可是”。她不斷否定自己,眼光牢牢盯在自己的缺點上,甚至形容自己的人生為“補丁人生”。她說:“對自己當然要看缺點了,通過不斷改正自己的缺點、短闆,我才會越來越好啊。”她專注在自己的消極資源上,而她前去咨詢的原因就是因為不斷發現有需要“打補丁”的地方,心理壓力很大,大到幾乎要承受不住。事實上,隻有自己專注的東西才會真正影響到自己。專注在自己的消極資源上,看到的都是令人不滿意的部分,不斷體驗着因追趕他人而給自己帶來的巨大壓力和失敗的痛苦。

換個視角,如果專注在自己的積極資源上,就會不斷體驗着成功的喜悅,對自己更加自信,也更有能力看待和處理自己的不足之處,這也是一個自我賦能的過程。偉大的教育家、哲學家盧梭說過:“上帝把我們每個人創造出來後,就把那個屬于我們的特定的模子打碎了。”世界上沒有真正的垃圾,隻有放錯位置的資源。這個資源就是我們獨一無二的閃光點,這個位置就是契合我們個人成長特點的“生态位”。

3 常懷感恩之心

最後,再說說“感恩”,這個似乎已經被嚼爛的話題。事實上它是個舶來詞,牛津字典給的定義是:“樂于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并且回饋他人。”說起來有點拗口,其實就是我們在得到别人幫助後,内心不僅僅是激動和好感,更有一種想要回報的沖動。這種回報可以是向幫助我們的人說聲“謝謝”,也可以是在以後的生活中幫助他人,把這份助人之心傳遞下去。

感恩有很多的好處。美國杜克大學生物心理學家Womi教授研究發現,不論是對父母、配偶、子女、朋友的感恩,還是對上蒼、大自然、社會甚至陌生人的感恩,都明顯有助于身心健康,尤其能減輕抑郁症狀。這是因為因感恩而産生的感激、滿足、愉悅等積極心情,都可以促進大腦加速釋放出包括多巴胺和5-羟色胺在内的讓人“愉悅”的化學物質,使人感到快樂。大腦同時還會加速分泌出大量的催産素。催産素有放松神經系統的作用,能緩解焦慮、緊張、沮喪等心理壓力,進一步使感恩者長時間地保持心境平和。這種積極心态,不僅有利于增強人體免疫功能,還能促進生病的人更快康複。

與表達感恩不相容的一種個人傾向是社會比較,尤其是跟比我們擁有更多的人相比較。或許大多數人曾經内心都有一種痛,叫“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學而且每月才花幾百元,三流大學的你一邊去”“别人家的孩子談了個特優秀的對象,你連男朋友/女朋友的影子都沒瞧見”……類似的唠叨還有很多。事實上,心懷感恩的人很少會隻盯着别人擁有的部分,他會感恩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能夠更好地應對生活的壓力,具有更強的抵抗力。即使在困境中,他們也能發現美好的東西,感受到更多的滿足和幸福。給大家介紹幾個養成感恩習慣的好方法,用八個字來概括:相信、抓住、寫下、表達。

相信

請相信生活的每一天都是一份獨一無二的禮物,我們有義務把每一天變成一項傑作。首先,你要相信并确信。

抓住

及時捕捉到自己抱怨的情緒和行為,想想當下或生活中仍然值得感激的地方。可以使用不抱怨的手環來幫助我們完成。

寫下

準備個小筆記本,方便随身攜帶,随時寫下所有令自己感激的事,即使是最簡單最輕微的感恩的想法。

表達

向你的家人、朋友、同學表達你的感激,确切地告訴他們:他們為你做了什麼,你的感受如何?

回到最開始的那個問題:如何才能成為一名積極者呢?

想必正在閱讀的你也有了自己的答案。多想想生活當中美好的部分,聚焦自己的積極資源,最關鍵的,常懷一顆感恩之心。

本篇文章内容來源:《時代精神與青年力量——一堂思政好課》,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衆号

往期推薦

如何成為一個小有作為的人(話題如何成為一名積極者)2

轉載請注明來自人民出版社讀書會。投稿與合作事宜請在微信後台留言與我們聯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