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

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23 11:07:14

影視作品中的涼山是美麗又孤僻的。

在作家韓寒導演的處女作《後會無期》裡,涼山有層層疊疊的讓人迷路的森林,有停車公路邊就能看到的雪山;

在日本導演竹内亮的紀錄片《走近大涼山》裡,涼山有走3公裡幾近垂直的簡易鋼梯才能到達的“懸崖村”。

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1

圖片來源:《走近大涼山》

音樂作品中的涼山是溫柔又豁達的。

在莫西子詩寫下的《不要怕》裡,涼山是盤旋着北漂彜族兒女思念的地方,那裡有風雨樹葉、春去秋來,有土地上躬身勞作的同鄉、有高原上放牧牛羊的親人,他們用最獨特的方式給遊子說着“不要怕”;

在吉克隽逸唱着的《塵世》裡,涼山是回蕩着悠遠吟唱的地方,那裡有彜族老人臉上縱橫的皺紋,有懵懂孩童清澈的眼睛,生死輪回、悲喜苦樂,當在山頂上走過、在田埂上走過,才發現人生也不過是在塵世裡走過。

涼山的神秘毋庸置疑,音樂人和導演們看到了她的美好與瘡痍,而在不同身份的人眼中,涼山又會是個什麼景象呢?當古老而獨特的彜族文化紮根在了這片土地上,真實的涼山究竟還有多少底牌仍未揭開?

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2

木裡的藏族民居

在旅遊達人眼裡,

涼山是世外桃源般不被打擾的山川聖地。

涼山的自然條件、地理位置優越,自古就是文化交流的彙聚之地。

這裡有古蜀王朝通達西南諸國的“蜀身毒道”,也有漢代通往南方偏遠山地或海濱的西南絲綢之路;有翻越“橫斷七嶺”的茶馬古道,也有散播一路鈴铛聲的閏鹽古道。

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3

密林深處的清溪道

四川的地理地貌幾乎算得上是一個微縮型的中國地貌,而地貌類型齊全的涼山則有着衆多的地質奇觀。

這裡有我國已知山地中罕見的保持完整的第四紀古冰川天然博物館螺髻山,也有萬裡長江第一險灘,人稱“世界灘王”的老君灘;有“世界十大大峽谷”深度之首的大渡河大峽谷,也有中國三大河灣之一的雅砻江大河灣。

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4

雅砻江大河灣,長150千米

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5

在龍頭山頂看雲海

到了涼山首府西昌,最不能錯過的便是邛海。邛海濕地經曆過城市擴張的生态危機,目前是全國最大的城市濕地公園。

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6

邛海濕地,面積達2萬畝

而西昌的另一張名片則是讓國人萬分自豪的西昌衛星發射基地。“嫦娥”的飛天之旅就從這個有着月亮城之稱的川西小城開始,在這裡,“嫦娥奔月”不再隻是傳說。

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7

大山溝裡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浪漫靜谧的泸沽湖,擁有大熊貓、珙桐樹等珍稀動植物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美姑大風頂,世界最大的溫泉瀑布螺髻瀑布,承載漢唐記憶的建昌塔,星羅棋布的彜家山寨,熱情奔放的彜族火把節,漁家人翹首以盼的開海節……涼山的景色似乎數也數不完。

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8

火把節幾乎成為了涼山的文化符号

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9

泸沽湖上的豬槽船是沿岸摩梭人的生活和交通工具

在文化研究者眼裡,

涼山是“人類母系社會活化石”,

“女兒國”和“走婚”都是她的标簽。

川、滇兩省交界的泸沽湖邊和永甯壩子的摩梭人,因實行母系大家庭和走婚,以“女兒國”聞名于世。千百年來,在龐大的母系部落中,摩梭人實行着走婚制,直至今日,摩梭兒女仍然樂此不疲地走在那條古老又甜蜜的走婚路上。

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10

泸沽湖畔邊是摩梭人的村寨

摩梭人獨特的母系大家庭和走婚,曾被定義為“原始社會”的殘留,而在文化旅遊興起之後,走婚的摩梭女孩也成了一些尋找“浪漫”的男遊客們抒發好奇的對象。

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11

篝火晚會上的摩梭姑娘

為了招攬遊客,當地客棧裡一場場打着 “走婚” 招牌的篝火晚會應運而生。

可是期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篝火旁女孩戴着塑料味濃重的頭花,咧着仿若職業演員的微笑,按部就班的舞蹈互動加上限時合影,讓遊客大呼受到欺騙。

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12

一座草海橋将草海兩岸連在一起,不僅僅為行走兩岸的人提供方便,也被稱為“情人橋”。

在那片燦爛的星空下,在泸沽湖清波的蕩漾中,人們仍在歌唱着曆史,歌唱着愛情,仍在夜幕中情意綿綿,在黎明時各奔東西。對外地人而言,他們隻能是一個個謎團。因為隻有在那裡,才能生長出那樣的愛情——泸沽湖,永遠是一個愛的樂園。

——《涼山紀》

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13

誦經的畢摩

在神秘學愛好者眼裡,

涼山保留着最原始的宗教儀式和活着的畢摩文化

在四川涼山等彜族地區,通常将祭師、巫師、經師統稱為“畢摩”。按照流行的話說,畢摩正是從這塊土地上生長出的奇葩,從小學習“作畢”的他們既要掌管神權,又要把握文化。如果你想要研究彜族文化史,那畢摩及畢摩文化就是最繞不開的一環。

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14

畫有彜族英雄支格阿龍和孔雀等圖畫的畢摩文獻

涼山的彜族民衆普遍有着靈魂信仰,他們認為,人死後靈魂會存在于祖先居住的地方,在精神上與活着的人聯系在一起。

當親人死後都要請畢摩為其招魂、做道場念經超度,表示已将他們的靈魂送到祖地;非正常死亡之靈魂,無疑會變成荒野上四處遊蕩并作祟于生者的鬼,需要畢摩将鬼魂驅逐至“鬼山”

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15

“鬼山”德布洛莫是世世代代涼山人避之不及的神秘之地

畢摩的作法儀式繁複又充滿了韻律,他們在主持宗教儀式如安靈、送靈、禳災、祈福、驅鬼、治病、招魂、占蔔、盟誓、神明裁判時,表現出的神通廣大與學識淵博,盡管普通大衆并不完全明白,卻反而被賦予了一種神秘的色彩。

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16

祭祖儀式中的牽牲繞棚

即使如今許多神秘莫測已經被現代文明與科學技術洗禮,畢摩,卻仍然是帶給山裡彜族人精神撫慰的那個人。

鄉間小道上,頭戴黑色羊毛氈鬥笠(法笠),肩披飄逸“察爾瓦”,背袱齊備作畢法器的畢摩,行走在藍天白雲與熾烈陽光當中,不辭辛苦,風塵仆仆。遠遠望去,畢摩像俠客,要去為人間遭遇的災難、病痛與不幸打抱不平;畢摩又像隐士,與山川對話,以不歇不止的誦經承續祖先留傳下來的思想和智慧。

——《涼山紀》

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17

懸崖上的骷髅,有了“一鬼當關,萬夫莫開”的肅殺

在扶貧志願者眼裡,

涼山曾是四川乃至全國脫貧攻堅的一塊硬骨頭。

2015年的涼山全州共有17個縣市,其中11個民族聚居縣為深度貧困縣,2072個貧困村裡有1350個村的貧困發生率在20%以上。

作為全國最大的彜族聚居區,70多年前,涼山從奴隸社會一步跨入社會主義社會。但由于多種原因,這裡的人們長期處于深度貧困中,基礎設施落後、社會發育不足、自然條件惡劣……涼山幾乎集合了所有你能想到的貧困因素。

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18

2020年底,省政府批準涼山州的布拖縣、昭覺縣、美姑縣等7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全省88個貧困縣全部清零。

幾年的努力,成就了翻天覆地的涼山,個中艱辛遠不是公告文件上一個誇張的數字就能說明。

從易地搬遷到交通扶貧,從産業到教育扶貧,為了将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曆史性地解決,基層幹部與村民們奮戰在涼山各處——

甘洛縣挖曲村第一書記楊海軍等人探訪“鬼山”,探讨開發旅遊的可能性;

美姑縣闆諾洛村黨支部書記阿侯娘娘帶領村民脫貧摘帽時發生了不少轶事;

冕甯縣錦屏鎮農民王仕明為了蓋新房不停算着手裡的流水賬……

一個個小人物的故事共同譜寫了涼山從貧窮走向富裕、從封閉走向開放的恢宏篇章。

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19

多年來,我們對涼山總有着這樣那樣的誤解,她的神秘與矛盾并存,就像一個懷揣巨大寶藏的隐士,獨自遠離着人世間的紛擾喧嚣,卻又偶爾漏出些絢麗色彩,撩動着人們去了解她、再多了解她一點……

于是,終于有了一本涼山人寫涼山的書,作者花費了十幾年時間在涼山十七個縣市深入走訪,通過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彙編成冊,試圖将大涼山的面紗在讀者面前緩緩揭開。

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20

何萬敏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21年9月

《涼山紀》是一部徐徐展開的涼山人文地理筆記,也是一部連接曆史與現實的涼山人文史和精神史。

身為涼山人的作者多年間不斷深入彜族聚居區,用圖像與文字記錄了涼山的季候、山河、植被、風俗,從西昌到金沙江,從畢摩文化到彜人之歌,作者通過刻畫個體來放大曆史的細節,用極具人文關懷的筆觸為我們還原和呈現了全國最大彜族聚居區的完整風貌,和彜族人所擁有的古老而獨特的文化……

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21

一本涼山人書寫涼山的絕佳讀本,揭開了大涼山的神秘面紗

四川的地理地貌幾乎算得上是一個微縮型的中國地貌,川西是高原藏區,川東則是濕熱南方。位于四川西南部的涼山總給人一種遙遠和蠻荒的感覺,這裡是國内最大的彜族聚居區,因其偏遠的地域和古老而獨特的文化,對很多人而言這是一個帶有神秘色彩的地方,隻有在這裡,我們還能看到遍布街巷的彜族古文字,何萬敏筆下的《涼山紀》便為我們呈現了關于涼山的一切。

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22

不止是涼山的地理風貌,更是關于涼山人的故事

作者以地理作為時空坐标,以具體的人和事來勾畫世居族群的曆史面貌,他的足迹與曆史之道合轍、合股而絞纏,由此托舉起紮實、豐滿、感人、綿延的叙事。

在本書中,他用“曆史微觀寫作”的方式把這方土地跟生活在那裡的一個個具體的人聯系了起來,通過刻畫個體來放大曆史的細節,也從一個個尋訪者口中的講述,了解在大山裡的他們,作為個體普通卻不平凡的生命“蹤迹”。

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23

透過涼山這個切面,看到從絕對貧困到全民脫貧的中國故事

隻有走進基層的田間地頭、大山深處,才能加深對廣袤中國大地的了解,作者在書中真實記叙了大涼山這些年來悄然發生的變化:甘洛縣挖曲村第一書記楊海軍等人探訪“鬼山”,探讨開發旅遊的可能性;美姑縣闆諾洛村黨支部書記阿侯娘娘帶領村民脫貧摘帽的轶事;冕甯縣錦屏鎮農民王仕明蓋新房算的流水賬;以及為了将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曆史性地解決,奮戰在涼山各處的基層幹部與村民們的日常……

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24

講述了包括吉克隽逸、莫西子詩在内的彜族音樂人的故事

當年參加《中國好聲音》的吉克隽逸,以一個純樸彜族姑娘的形象走進大衆視野,誰也沒想到,這一位來自大山深處的彜族姑娘,竟能在日後成長為極具國際範的女歌手……在流行歌曲同質化傾向明顯的潮流中,彜族音樂人的創作辨識度極高,他們音樂的靈性和天賦,流動着隻有山歌才有的純樸的優美。

作者在書中講述包括“山鷹組合”“彜人制造”、吉克隽逸、莫西子詩的音樂故事,今天,

許許多多的彜族音樂人都正以他們的音樂創作,讓更多的人認識涼山、認識彜族文化。

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25

衆多涼山作家、音樂人傾情推薦

作為一本寫涼山的書,《涼山紀》在試讀時便收獲了來自涼山本土文學大家、音樂人的大量好評與推薦,足以看出作者在這一選題内容上的寫作實力。

涼山獨特的地理與文化,是一種新的精神啟示與引領。在這裡,别樣的生存方式構成了多姿多彩的文化。何萬敏遊走在這熟悉而又陌生的大地上,以真切體驗,捕捉曆史與現實的細節,切進邊地與民族的文化思考和判斷,獲得本質意義上的力量,用文學将之表達出來。這是大地的書寫,更是大地的詠歎。

——阿來 著名作家,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

一個作家成熟的标識之一就是有自己獨特的文學地理或文學原鄉。涼山,就是作家何萬敏的文學原鄉。

——徐則臣 著名作家,《人民文學》副主編

《涼山紀》就是涼山的歌,溫暖而親切。

——吉克隽逸 中國實力唱将

《涼山紀》把我帶回到了樸實無華的涼山歲月。在那裡,我的父老鄉親用有力的雙手耕耘,汗水滴落在土地上,長出的糧食讓人安穩踏實。

——莫西子詩 音樂人,原野上自由的歌者

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國際範與封閉落後并存)26

精美裝訂,全書收錄大量實地考察圖片

《涼山紀》是一部用圖像與文字紀錄涼山的書籍,全書配有176幅插圖,既有作者實地走訪時看過的景色,也有采訪時拍攝的人物。

裝幀使用精裝書才會用的“腔背裝”。同裸脊的效果一樣,可以讓書本180°完全平攤,既方便閱讀,也不影響書脊的印刷效果。

《涼山紀》首印推出兩種不同印制版本供讀者選擇。随書附贈特别定制書簽,讀者将腰封沿虛線拆解後即可使用。

文:陳芳

編輯:廖茹畫

#互動時間#

轉推文到朋友圈

并發送截圖至公衆号後台

我們選取一位送《涼山紀》一本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