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欲養而親不待是論語嗎?在《論語》第四篇《裡仁》篇中,孔子講到了“孝”:,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子欲養而親不待是論語嗎?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在《論語》第四篇《裡仁》篇中,孔子講到了“孝”:
子曰:“事父母幾谏,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4-18)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4-19)
子曰:“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4-20)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4-21)
看似寥寥數語,其實講到了很深刻的與父母相處之道,但因為對傳統文化的疏離與隔閡,很多人并沒有讀懂。
比如,第21章:“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是什麼意思?
01有這樣兩個故事。
第一個:
父親頭發已經斑白,但他經常染發。
有一次女兒見到他又在染發,就打趣說:這麼大年紀了,還打扮得這麼潮流,這是要上街勾引老太太啊?
父親微微一笑,隻是說,下午要去你奶奶家,看到我還是一頭黑發,她就會覺得自己也不太老。
這個故事還有一個古代的版本——老萊子彩衣娛親。
春秋時期的老萊子,自己已經七十多歲,但為了讨父母歡心,他還是會穿着色彩斑斓的衣服,像小孩子一樣,在父母面前嬉鬧。
看到自己的孩子這樣,父母也一定會覺得自己很年輕吧。
第二個:
爺爺去世的時候,我爸48歲。
淨身、剃頭、穿衣、裝棺……
妥帖地安排了這一切,得到了參加葬禮的老人們的一緻贊揚,好似“養老送終”才是一項檢驗為人子女的人生标尺。
料理完後事的那天下午,爸爸坐在院子裡看着爺爺住過的屋子發呆,我一聲都不敢叫他。
哪怕他已經快五十歲了,哪怕他已經看過了那麼多的聚散悲歡。
那一刻,他隻是一個失去了父親的孩子。
這樣的故事,說起來總是讓人傷感。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父母的年紀,不可以不知道并且要記在心上,一方面因為他們的健康高壽而開心,另一方面又會因為他們的衰老而恐懼。
孔子這句話想說什麼呢?
02相較于《中庸》,《論語》是通俗易懂的,所以這句話本身就足以讓人動容。
各家的注解,也做過相類似的闡發,但讀到朱熹的注解,才會心中一顫。
朱熹在《論語集注》中注解說:“常知父母之年,則既喜其壽,又懼其衰,而于愛日之誠,自有不能已者。”
他說“誠”,這也是《中庸》中提到的心法。
在這世間,唯有父母對子女的心是沒有染濁的,是不會遮掩的,是全然無私的。
所以,在與父母的相處中,是我們能夠打開“誠心”的機會。
隻要父母在,我們就有機會去修煉自己,打開這顆心,但父母不在了,我們就永遠失去了這個機會。
父母在,人生尚知來處,父母不在了,人生便隻剩歸途。
細想一下,你與父母相處的方式就是你與周圍人的互動模式,或者說,你與父母的相處方式,投射出來,就是你與其他人的互動方式。
很多時候,在與父母的矛盾中,為了“息事甯人”,我們會說出“好好好,我錯了行了吧”,這樣的場景,何嘗不會出現我們與戀人、與朋友之間?
不同的是,父母不會跟你計較,而這也這正是你能夠檢視自己“誠心”的機會。
當你說出這樣的話的時候,你真的認錯了嗎?
沒有,你隻是為了給自己找一個借口,讓自己心裡好受,或者,就是為了單純的息事甯人。
但這樣的做法,往往對于事情的解決于事無補。
為什麼?
因為你沒有從内心深處來反思,沒有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所以很多時候,你認為自己正确的時候,你就錯了,而當你真的知道自己錯了的時候,你才正确。
說一個極端的,或者說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遭遇的狀況——子欲養而親不待。
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但往往是在這樣的境況中,我們能夠反思自身,能夠知道自己的錯誤。
在影視劇或實現實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例子:
很多人,是在父母離開後,突然頓悟,甚至生性大變,所以很多“惡人”,也是在這樣的時候,突然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03愛是一件很甜蜜的事情,所有的愛,都是為了聚在一起。在這個世界上,隻有一種愛是以分離為目的。
那就是父母之愛。
因為隻有當你能離開的時候,才說明你長大了,能夠獨立了。
雖然不舍,但他們依舊願意看到你獨立的樣子。
龍應台在文章中說——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隻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或許這就是孔子想對我們說的,“孝”或是“不孝”并不是由外界來評定,它由你内心最本源的那個想法來确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