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貿易有關的名詞
1.運費在内條件【C&F (Cost and freight)】
賣方同意托運貨物,并負責支付将已辦妥出口手續的貨物裝到輪船上的費用,以及将貨物運到目的地的「成本加運費」。貨物在裝船港越過船舷欄杆後,所有風險即由買方承擔,買方并須負責支付保險費及在目的港口卸的費用。
2. 運費 保費在内條件【CIF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風險較大,這貿易條件跟C&F相同,不過賣方另須支付保險費。
3.CM 「cut and make」的縮寫
即「剪裁和縫制」的制造成本。買方則負責供應全部物料給制造商。
4.CMQ「cut, make and quota」的縮寫
即「剪裁、縫制和配額」,配額是以前歐美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配額限制出口。與CM情況相似,但制造尚需提供配額。
5. CMT「cut, make and trim」的縮寫
即「剪裁、縫制和整理」。買方提供布料,由制造商負責制造成衣和整理如熨燙和包裝。
6.CMTQ「cut, make, trim and quota」的縮寫
即「剪裁、縫制、整理和配額」。買方須提供布料,制造商負責制造成衣和整理如變燙和包裝,同時提供配額。
7. 目的港船上交貨條件(Ex-ship)
賣方負責貨輪抵達目的港前所須支付的一切費用。貨物抵達目的港後,賣方将有關單證送交買方,買方即可将船上貨物清關。從這刻起,買方承擔所有風險和費用,包括卸貨費用。8.工廠交貨條件【EXW (Ex-works) Ex-factory】賣方在其所在處(例如,工廠、貨倉等)将貨物交付予買方。賣方隻須負最少責任:除非買方提出特别要求,賣方無須提供單證。買方在收貨後,即承擔所有有關費用和風險,直至貨物抵達預定目的地為止。
9.出口港船上交貨(FOB)英文為「Free on board」。賣方負責所有費用(包括出口許可證,出口稅等)及風險,直至貨物在付運港被裝上貨船為止。貨物應已辦妥出口清關手續,買方負責委托運輸商和支付運費,同時于貨物裝上船後即須承擔貨物遺失和損壞,所可能産生的一切風險,買方并須在目的港負責清關和支付一切進口稅項。
10.機場交貨條件(FOB Airport/ FOA)條件與FOB相似,但所用運輸工具為飛機。賣方将貨物裝上飛機後,即完成履行其責任。賣方同時負責辦理出口清關手續。
11.完稅交貨條件[(Landed duty paid (LDP) / Delivered duty paid (DDP))]賣方将貨物交到進口國的指定地點,即完成交付責任。賣方承擔運送貨物到上述指定地點一切風險和費用,包括各種稅項和其他費用,并辦理出口及入口清關手續。在此條件下,賣方承擔最大責任。
12.産地來源證或産地證(Certificate of origin)若貨物确證為中國的天然産品,或在中國進行制造工序的産物,而有關工序永久及實質地改變所用基本原料的性質、形狀,形式或用途者,将可獲發中國産地來源證。每種中國制造産品均設有特定的來源規定。
在中國的産地證主要有兩種,
1)FORM A原産地證,由當地的檢驗檢疫局出具;
2)一般原産地證,可在中國貿易促進委員會(即貿促會)的當地分支機構辦理。
如果在香港,有六個機構被授權簽發來源證書,包括 貿易署、香港總商會、香港印度總商會,香港工業總會,香港中華廠商會及香港中華總商會。
13.出口證(Export licence)有些國家規定成衣及紡織品等均須具有出口證。如果在香港,貿易署負責簽發出口證。
14.包裝單(Packing list)包裝單上列出所裝載貨物的内容。包裝單上的細項包括紙箱/包裝的立方體尺寸、重量、 紙箱/包裝總數目/貨物的細分/按尺碼/顔色/數量。
包裝單通常由賣方或船主填寫,而買方可指定單上應包括哪些資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