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數5901,預計閱讀時間15分鐘。
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成為超級學習者》。
本書作者彼得·霍林斯(Peter Hollins) 人類行為心理學研究員,緻力于人類極限表現領域研究已逾10年。幫助無數人挖掘、釋放自己的潛能,并在其從事的領域獲得成功。 暢銷書作家。
這本書旨在教會你如何學習,如何指導别人學習。如何灌輸好奇心、批判性思維和發現的心态。如何讓孩子和學生保持主動性并持續學習更多知識。提高您的學習技能及指導孩子和學生學習的能力,并幫助您增加個人影響力。
全書分為五章,包括成為超級學習者一定要知道的事、建立學習的全局意識、掌握5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學會4種超級學習方法、創造理想的學習環境。涵蓋風靡全球的學習模式、記憶技巧及閱讀方法,掌握了本書中學習方法,任何人都可以成為知識的教授者。
接下來我着重介紹其中兩個部分:5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和4種超級學習方法。這些方法不管是用于讀書還是學習一門學科都是很有幫助的,同樣也可以用在成人學習中。
01、5種有效的學習方法
這5種方法包括:SQ3R方法、布魯姆分類法、間隔重複法、康奈爾筆記法和個性化注釋法。其中的間隔重複法和康奈爾筆記法想必大家都聽說過,甚至是用過。好,接下來我們一個一個了解。
1、SQ3R方法
這個方法是由美國教育家弗朗西斯·P.羅賓遜(Francis P. Robinson)開發,旨在幫助孩子從他們所閱讀的文本中獲得最大程度的理解,也就是真正理解他們正在學習的主題。幫助孩子與書籍建立動态的互動,從而讓信息存儲在孩子的腦海中。不僅适用于閱讀,還适用于你的整個教學計劃以及你的自學。這個方法叫SQ3R方法,它有5個組成部分:浏覽、提問、閱讀、背誦和複習。
首先,浏覽。浏覽這一步的目的是大緻了解一下全書的主題,主要查看作品的結構:書名、引言或前言、章節标題、章節内标題和副标題,如果有插圖也可以浏覽一下。
我們看一本書首先要做的就是大概了解一下這本書要說什麼,其中我們可以通過各章的标題來實現。這就好比你要去旅遊,去旅遊之前我們首先得知道自己要去哪?怎麼去方便?坐火車還是飛機?到了地方住在哪,這個時候我們還需要通過旅遊APP進行查找等等。
在進行浏覽這一步驟時,你會對你将要閱讀的内容設定期望,并為自己提供一個初始框架來構建閱讀材料的目标。
比如,你在讀一本《地質學畫報》,對于這本書怎麼浏覽呢?首先這本書的序言描述了書中的内容與插圖的排列方式。它的目錄非常豐富,包含“材料”“結構”“雕塑”“時間”“案例曆史”和“啟示”幾個部分。這可以告訴我們,這本書将從具體的地質元素開始,然後依次講述它們是如何随着時間的推移形成的,有哪些重要的事件,以及人們對未來的預測。這樣就能很好地猜測本書的行文脈絡了。
當然,除了書以外,如果你想要學習一門學科,你還需要浏覽這門學科中的所有重要概念。如果你無法在諸如書籍目錄之類的結構中找到它們,那你需要自己創建。也就是給它建立一個大綱。
然後,提問。浏覽完以後就是提問。這一步是設置自己想要回答的問題或者設定你的目标。你想從這本書中學到什麼?把作者給的枯燥的标題用問題的形式表述出來。
比如,有一本書其中的一個章節叫“弗洛伊德的夢境解析的基礎”。你可以把這一章的标題改寫為:“弗洛伊德的解夢工作是如何産生的?他對解夢的最初想法是什麼?”你可以用鉛筆把這個問題寫在書的空白處。
這麼做就是在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标,當你有了這個目标以後,在讀的時候就會自然而然跟随你的目标去理解。
接着,閱讀。閱讀這一步就是在尋找你設定目标的答案了。這也是一個建立對學習預期的過程,如果你讀不懂,沒關系,你可以回到開頭重讀一遍,一次隻讀一個部分。放慢速度,認真去讀,時間長了就讀懂了。
其次,背誦。這一階段的目标是為了重新調整你的思維和注意力,背誦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默寫形式的。但是,最重要的是要用你自己的語言來重述這些觀點,不是簡單地把書中的内容抄到紙上。通過這樣做,你可以将新知識用你所理解的意思表述出來,你會更容易掌握新知識。
比如,你在讀書的過程中看到一個概念,你可以通過寫讀書筆記的形式把他寫下來,當然,我們需要用自己話進行表達,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内化于心。
最後,複習。盡可能多地提出并寫下關于重要内容的相關問題,如果可以的話,口頭回答一些問題,複習你的筆記,為重要的概念和術語制作抽認卡,用你自己的語言重寫目錄,構建思維導圖。
這一步旨在加強你對材料的記憶,它可以幫你發現一些之前你并沒有注意到的不同方面之間的聯系和相似之處,進而幫你将概念和想法置于更大的背景中。它還可以提高你的思維組織能力,這樣你就可以将這些策略應用到其他主題上。
2、布魯姆分類法
布魯姆分類法是由本傑明·布魯姆(Benjamin Bloom)于1956年創建的,并在2001年進行了改進,它是衡量大學生學業成績的一種方法。此後,它一直被學術機構用于制定課程框架,确保孩子能徹底地理解内容。它包括了6個部分: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和綜合。
首先,記憶。記憶包括聆聽、查找信息(可以借助一些搜索工具)、主動記憶數據、為重要信息添加書簽(以備之後回顧)、突出重點(以備之後綜合整理)、重複信息等要素。這個層級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和整理信息,以便存儲和日後檢索。
其次,理解。記憶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理解的過程,理解需要我們将信息進行拆解,對信息進行分類、将信息分解成信息塊、依據你所收集的信息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事件、總結并用不同的詞語進行解釋,這些都是認知操作,目的是獲得對一組符号或模型的更深層次的理解。
比如,老師要求孩子“用自己的話”寫出對知識的理解,這樣做是因為老師不想測試孩子的背誦能力,而想測試他們的理解能力。
接着,應用。應用就是把新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比如運用抽象的概念使模型、想法或概念具體化。繪畫、準備、展示、重演以及遊戲都是與“應用”這個層級相關的動詞。每次你繪制餅狀圖來說明數據、将計劃變為現實、或者設計一個實驗時,你都達到了“應用”這一層級。
然後,分析。包括提問、解釋、組織、解構、關聯和計算等。比如我們閱讀一本書,可以通過分析這本書的結構,整理出一個思維導圖。而這個整理的過程就是在分析。
最後,評價和綜合。每當你學習新内容的時候,你可以先在書上标出文本的重點,以便你對其進行總結(記憶階段);然後用你自己的語言來解釋該文本(理解階段);接着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來繪制圖表(應用階段);再花時間來分析這個圖表,對它提出疑問,并将它與你已經制作的其他圖表聯系起來(分析階段);此後,你可以問問自己這些方法是否真的能幫助你記住這些知識(評價階段);最後用評估來指導和改進你的學習體系,使之進一步發展(創造階段)。
3、間隔重複法
間隔重複法,又稱分散式練習,這種方法旨在戰勝遺忘。記憶的三個部分是編碼、存儲和檢索。間隔重複法尤其有助于增強檢索,當然,該方法也有增強記憶編碼和存儲的重要技能。
如果記憶的内容在20分鐘後依然不複習,就會遺忘40%以上,9小時之後就會遺忘65%左右,1個月之後,剩下的記憶也許連20%都不到了。
所以,作者的建議是,與其在某一晚上學習3個小時,不如嘗試一天學習3次,每次學習1個小時,每次之間間隔幾個小時。這樣做可以幫助我們把新學的知識,轉化為長期記憶。
記憶有一個規律,第 1 次複習:學習後的第 2 天;第 2 次複習:第 1 次複習 1 周後;第 3 次複習:第 2 次複習 2 周後;第 4 次複習:第 3 次複習 1 個月後。
每次複習之間都存在一定的時間差,整個計劃在約兩個月内完成。通過這樣的複習方法,海馬體會将信息判定為必要信息,并允許它們進入大腦皮質。這樣做足以達到高效複習的目的,沒有必要再複習更多次。
4、康奈爾筆記法
康奈爾筆記将用于記筆記的紙分成兩列。右側列寬大約是左側列寬的兩倍。将右側列标記為“筆記”,左側列标記為“線索”。在頁面底部留出幾厘米的空白,并将該部分标記為“總結”。
一頁紙被分為了三個不同的區域,你隻需要在右側的筆記區做筆記。在這一區域,你要盡可能簡明扼要地對複雜的概念進行記錄;寫下所有你需要記下的内容,對你正在學習的知識進行全面的評估;每記完一個内容後留出一些空格,以便今後對這一内容進行補充;繪制圖形和表格,在适當的地方列出要點,盡可能地捕捉重要信息。
做完筆記後,來看左側的線索欄。在這一區域,對右側筆記欄中的每個内容或概念加以分析和概括,将要點寫在線索欄。筆記欄可能一團亂麻,而線索欄是針對當前所學主題的相對有條理的說明。兩欄的内容基本上是相同的。
最後,在完成筆記和線索部分後,完成底部的總結部分。在總結部分,你可以嘗試将自己剛剛記下的所有内容進行更進一步地濃縮和升華,隻保留重要的論據或特殊的規則。你要用盡可能少的詞語表達盡可能多的内容,因為當你複習筆記時,你要能快速理解,而不必重新解構和分析。
5、個性化注釋法
有目的的注釋是在閱讀過程中所做的,但它實際上發生在閱讀前、閱讀中和閱讀後。閱讀應該是主動的和有針對性的,你需要事先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閱讀以及閱讀後打算如何處理這些信息。有了這些目标,閱讀才有了動力和重點,也就更容易選擇适合閱讀材料的注釋方法,如突出顯示、注釋、符号等。
02、4種超級學習方法前面的方法我們比較熟悉,那些方法教孩子如何更聰明地學習,如何通過最有效、最合理和最令人滿意的方式來使用一系列認知工具。而我們接下來的4種方法是一種進階的方法,包括:PBL學習法、蘇格拉底問答法、批判性思維學習法和混合式學習法。
1、PBL學習法
有一個關于金屬雕刻的傳說。雕刻工人的老師讓他們隻用手邊的手工工具,将一塊堅固的金屬塊雕刻成一個結構複雜的物體。在他們完成這個枯燥且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後,你認為他們獲得了什麼?他們成了真正的手工工具專家!
在解決問題或達到目标的過程中,學習是必需的。
基于問題的學習法(PBL)是一套通過設計學習情境來學習的方法。指從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開始,通過解決這個問題來促使你學習。也就是說,你試圖完成一個學習目标,不是一開始就學習X,而是設定一個解決問題Y的目标,然後在這個過程中學習X。當然,這純粹是學習遷移。
在你上學期間,老師通常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方法進行授課,即老師給孩子提供材料,孩子識記材料内容,然後他們就會知道如何利用這些信息解決問題。
而PBL學習法要求你确定:關于這個問題你已經知道了什麼,你還需要哪些知識和資源,你是否弄清楚如何獲取新信息和從哪裡獲取新信息了,以及最後如何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
PBL學習法提供了一個有用的框架,它以一種深思熟慮、組織條理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突破挑戰或困境,進而學習一項新技能或獲得新信息。PBL學習法的步驟。
· 确定你的問題。
· 确定你已經知道的。
· 列出可能的解決方案,并選擇一個最有可能成功的解決方案。
· 将步驟分解為行動項目(列出時間線通常會有所幫助)。
· 确定你還需要了解的内容以及你将如何獲得這些信息。
2、蘇格拉底問答法
這個方法告訴我們信息不會主動讓我們理解,我們自己需要努力去理解和調查。如果你是老師,你需要設定确切的環境條件,讓孩子來完成這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鼓勵和引導他們,不能讓他們僅僅是走過場。
提問是關鍵的第一步,而不是死記硬背。問題将一條扁平的信息轉化為與整個世界互動的生動的三維知識。提問題就是針對某一主題,找出你不知道的方面,同時也要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即你的整個理解有可能是錯誤的。隻有當你理解了與信息相關的内容,比如背景和上下文,有意義的學習才會發生。
也就是說,通過自問自答,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問自己一系列簡單的問題,然後如實回答,就可以剖開你自認為知道的東西,并引導你真正了解自己不知道的東西。了解自己不知道的通常與了解你所知道的一樣重要,因為它可以發現你的盲點和弱點。該方法經常作為一種教學手段被老師使用,因為它旨在促進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澄清歧義。
R.W.保羅描述了6種類型的蘇格拉底式提問。簡單地浏覽一下這個列表後,你可能會明白這些問題是如何幫你提高學習水平、填補知識上的空白的。這6種類型的問題包括:
· ①澄清式提問:為什麼這很重要?
· ②探索假設式提問:可能存在哪些隐藏的假設?
· ③探究原理、理由和證據式提問:有哪些已證實的證據?
· ④質疑觀點式提問:還有哪些其他的觀點?
· ⑤探究意義和結果式提問:這意味着什麼,意義是什麼,它如何與其他信息聯系起來?
· ⑥針對問題本身的提問:為什麼這個問題很重要?
3、批判性思維學習法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關注的是學習的方式,而不是學習的内容。批判性思維不關注你是誰,而關注你做了什麼。隻要經常練習,這種方法不僅能提高你思考的質量和強度,還能讓你成為學習方面的專家。
批判性思維是元認知的一個标志,它讓我們不僅學會在自己的心智模型中思考,還要站在心智模型之外,以中立的态度詢問它是否在工作,如何工作,以及是否可以用更好的東西來代替
比如,作為一名批判性的思想家意味着要有意地将事實、邏輯與個人信念分開。一位成熟的思想家會說:“嗯,出于個人原因,如果X、Y、Z是真的,我會喜歡它們,但我不能否認相反的證據,所以我想在這一點上我肯定是錯的。”
4、混合式學習法
首選的方法或活動始終是最能讓孩子真正理解學習内容的方法或活動。如果選用的方法或活動不起作用,就放棄它,或者調整它直到它起作用!記住這些方法都是可交互的、動态的和可調節的,能幫助孩子自然地學習。
比如,師生合作、思考-分組-共享、辯論、學生觀察,或使用相關的視覺材料來輔助學習,如關系圖、流程圖、維恩圖或故事闆等。我們簡單來介紹一下其中的2個方法。
1.迷你測試
迷你測試并不是為了測試學習内容,而是為了反思和評價學習過程。在課程結束時,讓學生花點時間寫下他們學到的主要内容、仍然有困難的地方,以及任何其他的問題。這樣老師也會收集到孩子學習中的重難點,并可以根據孩子當前的理解程度來組織下一節課的内容,同時也做到了積極的自我反省。
2.鼓勵綜合法
學習就是将多個知識點建立有意義的聯系的過程。鼓勵孩子綜合兩個來源不同的材料,例如,你可以要求他們把一場讨論與課本上的材料聯系起來,或者比較和對比兩本截然不同的書中的材料,以得出第三種獨特的觀點。這會讓你真正了解孩子在理解材料方面的進步程度,而且你也可以快速發現他們理解水平上的差距。這也是一種鼓勵孩子獨立思考複雜内容的完美方式。
這種方法對于社會科學的教學特别有用,因為不同的理論家對事物都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如果你問三位哲學家生命的意義,他們會根據對生命的不同理解給出截然不同的答案。通過比較這些不同答案的框架,孩子可以全面了解他們正在讨論的概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