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規劃實施方案?一、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認識,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規劃實施方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一、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認識
為了打破教育與生活的隔離,改變單一的課程結構,轉變教學方式,為學生表現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供空間,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并作為必修課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術與職業分工,形成初步的技術能力。綜合實踐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課程形态,這是一種以學生的經驗與生活為核心的實踐性課程,與其他課程相比,具有整體性、實踐性、開發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性。
二、學校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總的目标:
為學生個性充分發展創造空間,幫助學生體驗生活并學以緻用,推進學生對自我,社會和自然之間内在聯系的整體認識與體驗,謀求自我,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具體目标:
1、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
2、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的内在聯系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社會、自我的責任感。
3、形成從生活中主動發現問題,并獨立解決問題的态度與能力。
4、發展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5、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三、分階段目标
根據學校現有條件,各年級學生的特點,确定活動的目标。從低、中、高學生知識面的寬窄和接受能力的差異出發,将校本課程的目标分為三段。
一、二年級段的目标:通過看看、說說、跟着做等活動達到了解、認識、激發興趣。
三、四年級段的目标:通過初步的考察、調查、操作和實驗等活動增加活動體驗。
五、六年級段的目标: 通過初步學會用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去開展小發明、小創造、小制作和社會調查等活動獲得實踐活動的體驗,學會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
四、綜合實踐活動内容安排
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内容的安排上主要采用綜合式安排。我校沒有單純把綜合實踐活動分成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勞動與技術教育,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這四塊,而是圍繞三條線索:學生與自然的關系;學生與他人和社會的關系;學生與自我的關系,确定一些“領域”或“主題”,由師生共同設計若幹具體“活動”,活動時要求兼顧以上四塊。各活動中學生的行為方式包括:自主探究、實際操作、合作交往,教師要成為活動過程的一個“普通參與者”,發揮好指導作用。
五、實施管理
(一)、實施流程
1、教師通過設計開放性問卷,創設問題情境,由小學生的自主選擇确定活動的方向。
學期初發揮每位學生的才智,編寫活動題目和内容,教師再從中有重點的進行篩選,然後确定本學期校本活動的主題。
2、獨立研究者或研究小組選定指導教師。
學生可以單獨或幾人共同研究某個課題,可以聘請自己喜愛的人做指導教師。
3、學生實踐活動主題方案的設計。
當全班學生确定了重點課題後,着手撰寫活動的方案,拟定研究的途徑和手段,分析研究中的困難,對可能性進行預測,請指導教師介紹研究的基本方法。
4、開展實踐活動,對研究的内容進行觀察、調查、收集資料等。
5、注重積累,體現資源共享。
6、對實踐活動的整個過程進行分析,初步的整理,逐步形成案例體系。
A、對各班上交的案例進行分析,歸類。
B、編寫校本實踐活動的案例集。
(二)、組織管理
學校将繼續成立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将根據各班的課程安排,不定期到各班進行抽查,了解各班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情況,必要的時候,還将參與班級的活動。
(三)、課時的安排使用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設置的必修課程,為保證其順利開展和有效落實,首先确保每班每周一課時的活動時間。另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特殊性質也決定了它既有相對獨立性又與學科教學緊密相連。因而,在課時設置上,我們采用固定與彈性相結合的方式,在确保1課時的基礎上,必要的時候,還可以與學科教學打通使用。
(四)、教師的配備
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決不是一兩個教師的事,更不全是班主任的事,學校的每一個成員都應該是積極的參與者。在人員配備上,我們堅持各盡所長,全員參與,每學期每人至少指導一個活動的原則。在班主任帶領學生确定活動方案後,再由班主任老師根據活動方案及教師特長,讓學生自由聘請輔導老師。如遇教師沒被聘到,再由學校統一安排,分配到班級參加活動,讓每一位教師都認識到自己就是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者,而絕不是旁觀者。
(五)、教師的培訓
1、積極開展自學。通過上學期的學習和實踐,許多教師已從綜合實踐活動的“門外漢”成為活動的“門内漢”“通曉者”。本學期,全體教師還得繼續加強理論學習,以《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實施指南》等書籍和各類報刊雜志為指針,利用課餘時間加強理論學習,以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用理論來指導實踐,确保活動的正常開展。凡40歲以下的教師必須每人上交綜合實踐活動學習體會3篇,有質量的綜合實踐活動論文1篇。
2、加大校本培訓力度。本學期,我們還将抽出一定時間集中對全體教師進行理論學習、操作過程等方法、策略的培訓。同時讓更多的教師都參與到活動的指導中去,在活動中促提高,在活動中求進步,在做中學,力争在繼續學習他人經驗的基礎上,從模仿、借鑒到創新,形成自己的思路及實施新課程的特色。
(六)、資源開發策略
1、 活動興趣的激發,每個活動前,教師組織學生從問題情景中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能夠凸現自己個性,發揮自己創造性的活動内容,确定活動主題。
2、教師制定活動方案後選擇恰當的活動組織形式。
3、活動資源的開發,争取家長和社會各有關方面的關心,理解與參與開發對活動有利的校内外教育資源,為學生開展活動提供良好的條件。
4、活動資料的準備,教師針對學生的實際和相關課程資源,結合實例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基礎訓練,培養學生資料搜集整理的能力,為進入探究問題的狀态提供準備。
5、活動的安全保障,活動前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加強學生自我防範和保護的意識,學校和指導教師要精心規劃和組織校外活動,同時要争取社會和學生家長的支持和參與。
(七)、評價的策略
1、學生的評價
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教師要把評價與學生的發展聯系起來,注重過程,全面評價,以評價為手段,促進學生智力、能力、情感、态度、價值觀的發展。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的目标是“在研究中體驗”應把學生在過程中的體驗作為評價的重點,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的體驗、感受記錄下來用以表達交流分享,至于活動的産品,研究探索的結果不應成為小學階段課程評價的主要内容。
① 在豐富多樣的成果展示中和學生自己建立活動檔案袋中,引導學生自我反思。
② 每個活動中采用量性評價和描述性評價相結合,首先引導學生自我評價,再小組内互評,家長參與評價,指導教師對活動小組或學生個人進行評價。
③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應以集體活動小組活動為主。評價時應以整個集體、整個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價。
2、教師的評價
①期初進行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的評比。
②每個活動結束之前,指導教師要組織學生開展成果展示,研究過程彙報活動,由校綜合實踐活動小組對活動作出總體評價。
③每個活動結束後,指導教師要撰寫活動案例,分期中、期末進行兩次校級評比。
④把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情況作為教師業務考核的重要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