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玉網 專注珠寶玉石交流
與您分享大家的知識和見解
文章整理自愛玉網友BaNg的轉貼。
大 自然的鬼斧神工勝過世間任何一位頂尖匠人化腐朽為神奇的巧手,因為做工再強大,也無法抵得過自然的神秘力量。人可以雕刻拼接,就這樣,翡翠誕生,并且是各種各樣展現不同特色、不同魅力的翡翠登上了舞台,組成 了中國悠長而深厚的玉石文化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時至今日,翡翠仍舊是國内珠寶玉石市場中最受歡迎的成員之一。
既然說到了鬼斧神工,這就不得不說一下翡翠的起熒和起膠了。
硬玉顆粒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就是各種地質力的作用下,一般往這麼幾個大方向去:或是變得圓滑,或是顆粒變得大小不一不均勻但相互結合,又或是被拉長成絲狀纖維,又或是絲狀纖維與顆粒相互結合。
起熒現象中,硬玉顆粒排列非常整齊有序,因此當光進入,折射非常明顯,便出現了類似于熒光的效果;而起膠現象則是硬玉顆粒排列無序,形成的視覺感類似膠水,但不是指那種凝滞感,更多的是指玻璃膠的感覺和光澤,但“觸感”有些柔軟,看上去堅硬可是仍舊留有玉特有的那種溫潤,尤其是起膠無色玻璃種,即具備高透明度的同時保留玉石的獨有優勢。如果翡翠出現起膠,仍然能達到玻璃種,也就是說硬玉顆粒排列無序仍舊有上等透明度,則說明這塊翡翠異常細膩,顆粒之間非常緻密才能達到如此效果。
種新的起瑩
種老的起瑩
種新的起瑩
起熒
種老的起瑩
起膠
這 兩種現象算是翡翠的基本概念之一了,甚至是我們會佩戴翡翠的原因之一。之前網絡上,一種用啤酒玻璃制作綠鑽的神秘科技走紅,但是僅僅是贊歎一下,茶餘飯後 聊一聊,真正對珠寶有興趣的人不可能去佩戴一塊玻璃,為什麼?因為鑽石的火彩,什麼樣的玻璃都沒有那樣的效果。同理,翡翠也是如此,并不是所有的翡翠都會 有這種現象,備受追捧的高冰、玻璃種也未必會有這樣的效果,就如同火彩,是具有絕對商業價值的概念。
簡單總結:起熒現象是晶體有序排列的光學表現,起膠現象則是晶體無序排列的光學表現,一般需要硬玉顆粒細緻到一定程度,需要種質較為優秀的翡翠才可能有這樣的現象。
上圖是翡翠的起膠現象
當然,現在很多朋友對翡翠不太了解的朋友,一聽到“起膠”,就以為是翡翠裡面“注膠”了。其實這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翡翠裡面的“起膠”是對高檔A貨翡翠光學現象的一種形象的表述總結。是翡翠的一種專業術語。
而注膠才是翡翠作假的手段,雖然一字之差,裡面都有一個膠字,卻有着完全不同的區别。起膠是高檔翡翠才有的一種特殊光學現象。相信看完本文之後,大家應該對翡翠“起膠”會有一個正确的認識了。
當然,玩翡翠我們還是要總體的來看待。雖然具備這起瑩起膠兩個現象的翡翠價格更高。但是仍舊是那個道理,過度沉迷于某個概念就失去了玩翡翠最純粹的快樂了。
好了,今天的愛玉網分享就到這裡,大家有什麼想了解的,都可以給我們留言,愛玉網盡量帶大家一起來關注探讨。(本文為愛玉網玉友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内容,請進入愛玉網或下載APP“珠寶控”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