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晏殊回顧曆史的詩句

晏殊回顧曆史的詩句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8 08:00:36
人物簡介

晏殊,字同叔,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宋著名文學家、詞人、政治家。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進士出身,命為秘書省正字,官至右谏議大夫、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禮部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兵部尚書。性剛簡,自奉清儉,能薦拔人才,如範仲淹、韓琦、歐陽修等名臣皆出其門下。他一生富貴優遊,是著名的宰相詞人,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因而筆調閑婉,多表現詩酒生活和閑情逸緻,語言清麗,音律和諧,理緻深蘊。他是著名的花間派代表人物,對宋詞的發展起到了奠基人的作用。晏殊以詞著稱于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子晏幾道,被稱為"大晏"和"小晏",又與歐陽修并稱"晏歐";亦工詩善文。本人共收錄其代表作四首。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晏殊回顧曆史的詩句(晏殊四首經典詞作賞析合集)1

今天複習晏殊的《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原文如下: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谙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晏殊回顧曆史的詩句(晏殊四首經典詞作賞析合集)2

這首詞的大意是:清晨,欄杆外的菊花籠罩着一層愁慘的煙霧,蘭花沾露仿佛是在默默飲泣。絲羅的帷幕悠閑地垂放着,羅幕之間傳來縷縷輕寒。一雙燕子,恩恩愛愛,成雙成對地翩翩飛去。高高在上的明月,無法理解離别之苦。自顧自地散發着清輝,直到破曉,還斜斜地穿朱門入深戶。

昨天夜裡,西風慘烈,落葉缤紛,凋零了綠樹。我形單影隻,一夜無眠,獨自登上高樓。守着一顆癡心,滿目含情,深深的思,深深的盼,望盡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用彩色的信箋,給我的心上人寄一封書信。但是,高山連綿,碧水無盡,也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處。

晏殊回顧曆史的詩句(晏殊四首經典詞作賞析合集)3

晏殊這首《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是一首寫深秋懷人之作,堪稱宋詞名篇,也是晏殊的著名代表作之一。這首詞運用移情于景的手法,注入主人公的感情,點出離恨;通過高樓獨望生動地表現出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以及所蘊含着的愁苦之情。全詞情緻深婉而又寥闊高遠,深婉中見含蓄,廣遠中有蘊涵,很好地表達了離愁别恨的主題。在婉約派詞人許多傷離懷遠之作中,這是一首頗負盛名的詞。它既屬于婉約詞,具有情緻深婉的共同特點,卻又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約詞,具有一般婉約詞少見的寥闊高遠的特色。

縱觀全詞,不得不說,這首詞寫盡了孤獨哀愁,極盡哀怨,當真令人不忍卒讀。全詞句句皆為孤獨,句句皆為寂寞,句句皆為相思,句句皆為愁苦。明明内心無比痛苦,可是卻不得不一直隐忍将相思藏于心中。隻不過獨自居于這高樓之上,見不到自己所思所念的心上人,更為可悲的是那個人究竟在哪裡,都無從得知,又如何傳達自己的相思之情呢?所以,晏殊在這首詞的最後說,我多想寄一封書信給自己思念的那個人呀,隻可惜山高路遠,我思念的人究竟在何方?或許,這就是人世間最為痛苦的相思吧,明明思念,可是卻無法傳達;明明想要見面,可是卻連對方身在何處都不知道,就連能夠訴說相思之人也尋不得,以至于滿心相思隻剩愁。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三句盡管包含望而不見的傷離意緒,但感情是悲壯的,沒有纖柔頹靡的氣息;語言也洗淨鉛華,純用白描。境界開闊,廣遠中有蘊涵,風格近于悲壯。這三句是這首詞中流傳千古的佳句。王國維對上述三句詞情有獨鐘,在《人間詞話》中寫道: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晏同叔之“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衆裡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王國維借用晏殊詞中“昨夜”三句來描述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的第一種境界,如今廣為流傳,許多人深以為然,奉為至理名言。

2021年7月29日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晏殊回顧曆史的詩句(晏殊四首經典詞作賞析合集)4

今天複習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原文如下:

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台。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晏殊回顧曆史的詩句(晏殊四首經典詞作賞析合集)5

這首詩的大意是:聽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天氣還是去年一樣的天氣,亭台還是往日熟悉的亭台。眼看落日漸漸向西方地平線落下,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花兒總是要凋落的,不由讓人十分無奈,徒歎奈何。擡頭仰望天空,好像曾經認識的燕子又從南方歸來了。這會兒,不禁滿懷惆怅,獨自在帶着幽香的園中小徑上徘徊起來。

晏殊回顧曆史的詩句(晏殊四首經典詞作賞析合集)6

晏殊的這首《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是其著名代表作,也可以說是其詞作中最為脍炙人口的篇章。這首詞抒發了惜春之情,表達了時光易逝,難以追挽的傷感,又暗寓懷人之意。其突出特點是情中有思,詞中似乎于無意間描寫司空見慣的現象,卻有哲理的意味,啟迪人們從更高層次思索宇宙人生問題,含蓄地表達了時間永恒而人生有限這樣深廣的意念。全詞語言圓轉流利,通俗曉暢,清麗自然,意蘊深沉,啟人神智,耐人尋味。

回過頭來再看一下這首詞,整體來看,這首詞用詞造句都十分精彩流暢,可以說句句蘊含無限深意,能夠給人以哲理上和藝術上的雙重享受,尤其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兩句,無疑是全詞最為精彩的句子,渾然天成,極其傳神,而且極具哲理意味,曆來為人稱道,早已經成為了傳頌千古的名句。

學習這首詞,有些人往往會誤入歧途,隻看到了“無可奈何花落去”,滿眼都是消極負面的情緒,而忽視了“似曾相識燕歸來”積極正面的意涵。其實,生活本來就是這樣子的,好花不常開,好景不長在,美好的事物最終都會消逝的,這是自然規律,是不以人意志為轉移的。但是,我們要相信,而且很有必要堅信,舊的美好事物消逝了,還會有新的更美好的事物正在向我們走來,新的希望和新的人生精彩始終都在不遠的未來的路上等着我們。

2021年6月27号

《玉樓春·春恨》

晏殊回顧曆史的詩句(晏殊四首經典詞作賞析合集)7

今天複習晏殊的《玉樓春·春恨》,原文如下:

綠楊芳草長亭路,

年少抛人容易去。

樓頭殘夢五更鐘,

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

一寸還成千萬縷。

天涯地角有窮時,

隻有相思無盡處。

晏殊回顧曆史的詩句(晏殊四首經典詞作賞析合集)8

這首詞的大意是:長亭古道上,楊柳依依,芳草萋萋,春光無限。年少的人,總是不知道珍惜,能輕易的抛棄送别的愛人,登程遠去。樓頭傳來五更的鐘聲,驚醒了離人未做完的夢。外面飄灑着三月春雨,敲打着柔弱的花朵,平添了無數愁思。無情的人,沒心沒肺的,哪裡懂得多情的人的苦惱。一寸愁腸,竟化作了萬縷千絲的相思,剪不斷,理還亂。天涯地角再遠,也有窮盡終了那一天。隻有那相思是沒有盡頭的,永不停止。

晏殊回顧曆史的詩句(晏殊四首經典詞作賞析合集)9

晏殊的這首《玉樓春·春恨》,以一個思婦的口吻,抒寫人生離别相思之苦,寄托了自己有感于人生短促、聚散無常以及盛筵之後的落寞等心情生發出來的感慨。整首詞感情真摯,情調凄切,抒情析理,綽約多姿,有着迷人的藝術魅力。

詞中,不論是用比喻,還是用反語,亦或用誇張,都是通過白描手段反映思婦的心理活動,亦即難以言宣的相思之情,更增添了這首詞的藝術感染力。

末兩句含意深婉。天涯地角,是天地之盡頭,故雲“有窮時”。然而,别離之後的相思之情,卻是無窮無盡的,正所謂“隻有相思無盡處”。這裡通過比較來體現出因“多情”而受到的精神折磨,感情真切而含蓄,對于那個薄幸少年,卻毫無埋怨之語。

人世間,最珍貴的是人的感情,而最美麗的感情,莫過于愛情。如果能在最美的年華,最美的地方,遇見最合适的人,一起相伴今生,那是最讓人幸福的事情。

然而,世間萬物都是不完美的。所以,古往今來,詩詞歌賦中總是有寫不完道不盡的離愁别緒。人生沒有暫停鍵,也沒有回車鍵,人生是短暫的。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但願珍惜擁有,靜心以待,笑看風雲,坦然面對。

2021年4月11号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晏殊回顧曆史的詩句(晏殊四首經典詞作賞析合集)10

今天複習晏殊的《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原文如下: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别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晏殊回顧曆史的詩句(晏殊四首經典詞作賞析合集)11

為了避免抄襲之嫌,下面我用自己的理解和語言,作一下粗略的賞析。

詩詞上阙大緻意思是:時光短暫,轉瞬即逝,人的生命卻是有限的,在時間的長河裡,很快就會結束,所以,平常的離别,也就會讓人覺得難舍難分,甚至是悲痛欲絕。正因為如此,對于親朋好友舉辦邀約的酒宴,或者是一些其他歌舞娛樂活動,能開懷暢飲就開懷暢飲,能盡情放歌就盡情放歌,且不要嫌棄太頻繁。

詩詞下阙的大意是:當你獨自遠行,登高望遠,放眼遼闊河山,會凸顯出自己的渺小,保不齊,就會突然思念遠方的親友;等到有一天,冷冷的風雨,無情地吹落繁花的那一刻,你會突然發現,原來春光是那麼容易流逝,不禁更生傷春愁情。說一千道一萬,面對短暫時光,面對悲歡離合,作為常人都是無能為力,無法把控的,反而不如好好憐愛和珍惜眼前的人。

晏殊回顧曆史的詩句(晏殊四首經典詞作賞析合集)12

晏殊傾其一生的曆練和智慧,為我們寫下這首詞,作為後人,可以說受益良多。人們時常忽略了自己身邊最疼愛自己的人,有時,甚而還會互相傷害,其實,最終陪伴你、呵護你的,還是那些身邊人。最後,請記住晏殊老先生這句至理名言:“不如憐取眼前人。”

2020年11月3号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