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沙皇俄國的統治逐漸出現危機。1905年—1907年,俄國爆發了第一次資産階級民主革命。雖然遭到鎮壓,但是對俄國産生了深遠的影響。為了轉移國内的視線和擴大對外掠奪,沙皇尼古拉二世派兵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俄國節節敗退,損失慘重。從1914年到1917年,俄國有1400萬人去服兵役,其中幾百萬人戰死沙場。戰争同時給國内經濟帶來了災難:物價飛漲,物資奇缺,人民生活艱難。到1917年1月底,彼得格勒隻剩下僅夠吃十天的面粉和三天的油脂。
1917年初,俄國發生了經濟危機,大量工人失業,無産階級的生活條件更加惡化。1月,彼得格勒15萬工人在布爾什維克的領導下上街遊行。高呼“打倒戰争”、“打倒專制”的口号。25日,遊行隊伍擴大到了30萬人。
尼古拉二世此時慌了陣腳,決定采取暴力驅趕遊行隊伍。沙皇派人逮捕了布爾什維克彼得格勒委員會的五個領導人。26日,軍警打死40多名遊行工人。于是,布爾什維克決定武裝起義,推翻沙皇統治。當晚,布爾什維克組織了600人的起義隊伍,到了27日夜,起義隊伍已經擴大到了7萬人。
此時,尼古拉二世急忙從前線調回軍隊以鎮壓起義。但沙皇士兵在革命者的勸說下發生了兵變,宣布和起義車站在同一戰線。彼得格勒士兵蘇維埃和工人蘇維埃聯合成立了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蘇維埃。
同時,資産階級也出來掠奪革命果實,于27日成立了國家杜馬臨時委員會,并于3月2日成立了臨時政府。就這樣,俄國暫時出現了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彼得格勒起義的勝利,結束了俄國長達300年的羅曼諾夫王朝的統治。
4月16日,列甯從瑞士回到彼得格勒。次日,他發表了後來被稱為《四月提綱》的著名講話,提出了“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号。列甯認為,這次革命的最終目标應将“資産階級革命”變為“無産階級革命”,在俄國實現“無産階級專政”。
5月初,臨時政府向協約國發出照會,聲稱俄國将保證遵守沙皇政府和外國簽訂的一切條約,決定把第一次世界大戰進行到底。這一消息傳開後,引起了彼得格勒蘇維埃政權的反對。5月4日,彼得格勒十萬工人和士兵走上街頭進行遊行示威,抗議臨時政府繼續參加戰争。臨時政府不得不解除發出上述照會的臨時政府外交部長。
1917年7月1日,彼得格勒40萬工人、士兵再次上街遊行,要求全部政權歸蘇維埃。就在同一天,臨時政府下令西南前線的30多萬俄軍在利沃夫向德、奧聯軍發動大規模軍事反攻,但是遭到對方軍隊的慘重打擊,10天内損失了6萬人。
這一消息更加激起工人們的憤慨。7月17日,列甯趕到了彼得格勒。考慮到當時武裝革命的條件還不成熟,布爾什維克中央決定遊行以和平請願為主。但是臨時政府和蘇維埃中的社會革命黨人決定要鎮壓工人們的和平遊行。當日,臨時政府派出大量軍警向和平示威群衆開槍射擊,當場打死400多人。接着,臨時政府到處搜捕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人,強行解除工人武裝,同時派人搜捕列甯。
布爾什維克黨此時不得不轉入地下,列甯也被暫時護送到彼得格勒附近的拉茲裡夫湖畔的一個草棚裡。8月8日,布爾什維克根據列甯的指示,在彼得格勒秘密召開了第六次代表大會。斯大林根據列甯的指示,主持了這次會議。在這場會上,通過了武裝奪取政權的方針,并号召全黨為準備武裝起義而鬥争。
同年9月,列甯又被迫流亡到了芬蘭。在芬蘭期間,列甯又完成了著名的《國家與革命》這部著作。
8月25日—28日,臨時政府首腦克倫斯基在莫斯科召開了“國務會議”。在會議上,俄軍最高司令科爾尼洛夫積極煽動武裝叛亂,妄圖建立軍事獨裁政權。9月7日,他借口鎮壓布爾什維克,打着保衛首都的旗号,命令俄軍某部從前線開回彼得格勒,企圖武裝叛亂。克倫斯基此時不得不求助于布爾什維克,請求武裝首都工人以平息叛亂。在布爾什維克和武裝工人的支持下,叛亂被平息。
這場鬥争勝利之後,布爾什維克在俄國的力量大為上升,而臨時政府則處于孤立的地位,況且,工人再次獲得了武裝。鑒于此,列甯認為武裝起義的條件已經成熟,并從芬蘭向布爾什維克黨中央發回了《布爾什維克必須奪取政權》和《馬克思主義和起義》兩封加急郵件,信中反複說明俄國革命的時機已經到來,布爾什維克黨必須時刻準備武裝起義。
1917年10月20日,列甯秘密從芬蘭回到彼得格勒。25日,彼得格勒成立了蘇維埃革命軍事委員會,作為領導武裝起義的公開機關。29日,布爾什維克黨中央召開了擴大會議,會議選舉斯大林、斯維爾德洛夫等5人組成領導起義的黨總部,負責起義的領導工作。
就在這時候,一直反對起義的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在公開報紙《新生活報》上發表了《尤·加米涅夫談起義》,公開誣蔑起義是冒險絕望的行動,反對武裝起義。
臨時政府獲此消息後,馬上采取了措施:從前線調回軍隊以鎮壓起義;下令逮捕列甯;中斷彼得格勒蘇維埃的電話聯系等。11月6日,臨時政府的士兵突然闖入布爾什維克黨的機關報《工人之路報》以及《士兵報》的印刷所,企圖查封報紙,由于革命士兵及時趕到,保證了報紙的按時出版。
面對臨時政府的反革命措施,布爾什維克黨決定提前起義。11月6日(俄曆10月25日)夜,列甯頭戴假發,化裝成工人到達起義的總指揮部——斯莫爾尼宮。起義軍的主力是兩萬名武裝工人和彼得格勒的20萬守軍,以及駐守在波羅的海的數萬名艦隊官兵。
列甯發起領導武裝起義
在列甯的指示下,起義軍迅速占領了彼得格勒的火車站、橋梁、電話局等戰略要地,整個首都都處于起義者的控制之下。11月7日早上,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了列甯起草的《告俄國公民書》,宣布臨時政府已經被推翻,蘇維埃已經順利接管了政權。
到了7日傍晚,整個彼得格勒隻有冬宮還被臨時政府所控制。下午6時,幾萬名起義軍以及10來艘軍艦包圍了冬宮,同時向裡面的臨時政府官員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他們立即繳械投降。
晚上9時,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樂爾”号巡洋艦向冬宮發起總攻。随後,工人赤衛隊、革命士兵像潮水般湧入了冬宮。進入冬宮的起義軍官兵和躲在裡面的臨時政府士兵發生了激烈的白刃戰,終于在半夜的時候最終占領了冬宮。彼得格勒的武裝起義獲得了成功。
晚上10時40分,全俄工農兵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在斯莫爾尼宮召開。大會通過了《告工人、士兵和農民書》,宣告全俄各地政權都歸蘇維埃政權。接着,列甯做了有關和平和土地的報告,通過了兩部法令——《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大會決定成立完全由布爾什維克組成的第一屆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列甯被選為人民委員會主席。人民委員會的設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個無産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誕生了。
彼得格勒武裝起義的勝利消息傳到莫斯科後,莫斯科的布爾什維克黨在中央的指示下立即發動武裝起義,經過六天的激戰,于11月25日攻克了克裡姆林宮。此後,俄國其他地方也相繼發生了革命起義。從1917年11月,到1918年3月,整個俄國基本實現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
但是國内的社會革命黨人不希望看到蘇維埃強大起來,因此他們積極反對簽訂和約,并且挑起德軍進攻。列甯見此,起草了《社會主義祖國在危急中》的公告,号召全國人民積極參加紅軍,保衛祖國。号召得到了響應。1918年2月23日,紅軍粉碎了德軍的進攻,保衛了新生的蘇維埃政權的穩定。
德奧和蘇俄決定再次談判,但是這次德國的要求更加苛刻:增加了對波羅的海沿岸和高加索等地區的領土要求,同時要求增加賠款數額。面對此情況,列甯還是建議接受德國的要求,立即締結和約。3月3日,雙方在布列斯特正式簽署和約,蘇俄此後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11月7日至11月16日,經過同反革命勢力的搏鬥,蘇維埃政權在莫斯科确立。1917年11月至1918年2、3月,首先從城市,後到農村,蘇維埃政權在全國各地建立起來,社會主義革命在俄羅斯和前線都獲得勝利。十月革命取得了成功。
十月革命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一種新的社會制度由理想變為現實。至此,世界曆史進入了一個由帝國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期。
十月革命的勝利對全世界人民産生了偉大和深刻的影響。十月革命後,各國無産階級、被壓迫人民争取解放的鬥争熱情高漲。德國、匈牙利等爆發了革命。中國、印度、土耳其、埃及等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掀起了民族解放運動的浪潮。
十月革命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無産階級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它開辟了無産階級革命和無産階級專政的新時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