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成事三種思維模式?管仲,相信大家再熟悉不過了,曾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被後人譽為“華夏第一相”,尊稱為“管子”,著有《管子》一書,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老子成事三種思維模式?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管仲,相信大家再熟悉不過了,曾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被後人譽為“華夏第一相”,尊稱為“管子”,著有《管子》一書。
借用管理大師德魯克時髦的口吻來說:管仲不僅是戰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他還是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就算放到當世,管仲也絕對是一位世界級的管理大師。
依靠經驗來處理事情,常常被認為是理所當然正确的。但是,依靠經驗來處理事情,真的都對嗎?答案是:這可能是慣性思維,并不一定對。
一、什麼是“所知障”?
佛家有一個詞語,叫“所知障”,原意是執着于所證之法而障蔽其真如根本智。用現在的話來說,我們做事情的時候很容易受到我們原來所接受的一套知識系統和思維方法的影響,很類似慣性思維。
比如說出車禍的大多是老司機,新手是不容易出交通事故的。因為人犯錯往往在自以為熟悉的事物上。
作為一位管理者,我常常深感管理者也常被“所知障”困惑。比如一家企業線下業務做的很好,想拓展線上互聯網業務,仍然按照線下業務的模式配置和管理團隊,自然是做好不好互聯網業務的;比如,OKR雖好,并不是每個公司都用得了;再比如,每個公司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招聘時仍然卡候選人的幾百塊的薪酬。
這一切,都是我們的經驗從中搗亂,我們的慣性思維在作祟。我們常習慣的口頭禅是:我知道,我以為,原來我就是這麼做的。殊不知,說這話時我們已經被困在經驗的窠臼裡出不來了。
而管理是随着業務的變化而變化的,業務有變化、團隊有調整、行業有新動向,都會影響我們的管理舉措。僅憑經驗的慣性思維來處理事情,是很可能要栽跟頭的。
二、如何用“靜因之道”破解慣性思維?
“是故有道之君,其處也若無知,其應物也若偶之,靜因之道也。”
——《管子·心術上》
這句話意思是:得道的君子,他處世就好像自己什麼都不懂一樣,沒有一套先驗的東西;應對一件事物,要與它契合,而不是讓事物來契合自己,這樣才不易犯錯。這就是靜因之道。
那什麼是因呢?
因就是舍己,把自己主觀的、自以為是的觀點、念頭、經驗全部放下,以所面對的這一事物本身作為應付處理事情的法則。
整體的意思,就是我們處理事情的時候,可以像一張白紙一樣,不用自己過往的習慣、主觀來判斷事情,而遵守事物自己的客觀規律。具體說來用靜因之道處理事情,有4個關鍵點:
1、“感而後應,非所設也。”
意思是說事情發生了,要先去了解它,然後再去應對它,而不是按照我們的慣性思維去來處理。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我們常常會犯一個錯誤,就是遇見問題立馬沖過去,希望立刻、馬上把火給滅了。殊不知越急越亂,就像某度之前處理公關事件一樣,頻頻出昏招,本來的問題沒有處理掉,反而牽連了更廣泛的問題。
2、“因者,因其能者,言所用也。”
意思是,根據我們自身的條件,能做到什麼程度,再思考用什麼方法來做。
管理是“用”的學問,每一件事的客觀條件和環境都不一樣,所以要考慮客觀條件,而不是用一套标準的腳去穿所有的鞋子,每隻腳大小不一樣,肯定有穿不上的鞋子的,總不能都削足适履的。
3、“其應物也若偶之,言時适也。”
意思是應對事物時候一定要契合它的時機。同樣一件事,在不同時間可能不大一樣。做生意的對這句話肯定就會有感慨,今年可以掙很多,明年可能就不好做了,第三年可能就要虧本了。
做管理也一樣,是要契合公司的時機,在什麼時候調整組織結構、選用什麼員工、組建什麼樣的團隊,都需要考慮公司當時的行業特點和業務情景來進行設計的。
4、“即用此,離此用。”
意思是事情來了,就去解決它;問題解決完了,就不再念念不忘。
這有點像現在流行的斷舍離,不是說在生活中需要這樣,在人生、工作、生活的時時刻刻都需要“即用此,離此用”。
做管理工作也一樣,之前用一個方法解決一個問題很實用,再用這個方法去解決現在的新問題就不一定試用了。我做管理這些年,一直有一個習慣,就是我每在一個新組織,都不會輕易的用之前所熟悉的工作方法,而是優先選擇新方法新思路來适配新地方、新業務、新團隊。
學習管仲的“靜因之道”思想,可以幫助我們在處理事情的時候盡可能的抛開個人慣性思維、主觀意志、偏見等。這并不是完全否定經驗,而不是将經驗照搬照抄到下次碰到的事情上,這就有點像刻舟求劍了。
在處理事情的過程中,核心是要遵循事物本來的情況和客觀的發展規律,事情本來是怎樣的,就怎樣處理,抛開我們的慣性思維,不加一份主觀成見,也不減少一分客觀事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