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夏天總是蟬鳴蛙噪,蟬的鳴叫往往會充斥整個炎炎夏季,等到夏末初秋,你可能會在地上見到死去的蟬,它在整個夏季鳴叫,現在卻如此安靜。
夏天的蟬鳴
你知道蟬的生命周期有多短嗎?答案是:在成蟲之後不會超過三個月。
它生前褪去的蟬殼,通常稱為蟬蛻,是一味治療咽喉腫痛的良藥。
小小的蟬,卻有着不俗的藥用價值,讓人生出絲絲敬意。
蟬的生長、繁衍方式也令人稱奇,你知道蟬的發育成長過程嗎?它是如何做到在一開始“寄居”在樹幹上的?又會進行怎樣的搬遷?它又有何“技能”?
蟬在樹上完成産卵卻從地下鑽出,這是為什麼呢?破土而出時,刨出去的土又去了哪兒?這一切的一起,需要從蟬的繁殖過程開始說起。
蟬的一生
破土而出在繁殖季節來臨之際,雌蟬和雄蟬成功進行交配後,雌蟬會用它尖銳的針頭般的産卵器劃破樹枝的樹皮,把米粒似的蟬卵集中地排入樹幹的某個區域,在樹上完成産卵。
雌蟬也很聰明,它會選擇将卵産在樹幹更薄更軟的嫩樹枝,讓卵附着其中吸收樹枝的營養。
蟬卵經過營養的充分吸收逐漸發育,在樹枝上度過冬天,在第二年夏季成長為若蟲,進入第二個生命階段——蟬幼蟲。
若蟲的外觀很像螞蟻,因此又被稱為蟬蟻。
葉片上的蟬正準備産卵
因為原來的“樹枝栖息地”營養成分已經消耗殆盡,若蟲需要新的栖息場所提供營養物質,完成最終形态發育就得它通過外力(比如刮風,下雨,樹皮自然脫落)或者自身努力得方式,完成從樹上到樹下的搬遷。
說到在樹上産卵的生物,奇怪的還不止蟬,小時候生活在樹上的樹蛙也是一個例子。
樹蛙會在水域上空的樹葉上産卵,随着液化的卵泡雨水的沖刷,小蝌蚪從樹上的葉子滑落進池塘,成長為小青蛙,是不是很神奇呢。
紅色眼睛的樹蛙
剛來到地面的蟬幼蟲是十分脆弱的,它要做的是馬上鑽入泥土找到樹木的樹根,繼續吸收營養成長為成蟲。
而一旦找到合适的地下定居地,若蟲将開啟幾年乃至十幾年的“秘密修煉計劃”。
有趣的是,若蟲待在地底的時間通常是3年、5年、7年這樣的質數,看來科學家可以就此研究一番了。
若蟲在地底的生活是一個漫長而枯燥的過程,它像個地下苦工,一邊向下深入,挖掘自己的洞穴,一邊野蠻生長。
在這個過程中蟬蟻軀殼從柔軟變得堅硬,由淺色變成深色。
軀殼呈深色的蟬
雖然挖洞是個艱苦的過程,但經過觀察,會發現蟬其實懂得省力。
它們通常不會把洞挖得太深,這樣洞穴不會承受太大重力。
而且蟬的若蟲會選擇在樹根盤綜錯雜的地方挖駐洞穴,所以這些地方的土質獅比較松軟的。
還有它們也會選擇在潮濕下雨的時候挖洞,這也是我們看到地底的幼蟬身上總是沾着泥土的原因。
若蟲栖息在地下的時間長達幾年甚至更久,直到它們擁有堅硬的外骨骼和翅膀,在某個傍晚,它們便會破土而出,重見光明。
地上不易被發現的小洞居然是它們的巢穴
自然界中有很多擅長打洞的能手,比如和蟬幼蟲一樣喜歡穴居的老鼠、蛇、螞蟻,海裡的螃蟹、胖頭魚等。
它們借助自身的掘地利器,比如爪子、牙齒,在地底、泥沙中掘出自己的小天地,不希望被打擾,過着悠哉的日子,不過喜歡打洞的動物視力大多不太好!
小螃蟹正在修築自己的“安全屋”
洞穴能手那麼成蟲破土而出時,刨出去的土去了哪裡呢?
上文也講過,蟬的幼蟲會選擇在土質疏松的地方修建洞穴,土壤之間的縫隙很大,減少了挖掘泥土的工作量,也為幼蟲的擴充前行提供了空間。
同時它的身體會分泌一種帶有粘性的汁液,這種汁液來源于幼蟲從樹木根系所取得的汁液。
它會把汁液和刨出的泥灰一起和成泥漿,塗抹在隧道的牆壁上,可以加固洞穴,防止坍塌的作用。
而且泥漿易滲透進土壤縫隙裡,所以根本不用擔心刨出的泥土堵塞幼蟲洞穴的通道。
螞蟻們正在合力修築洞穴
那麼幼蟲刨出的泥土真的一點也不會被人發現嗎?
其實也不是,隻有在出洞口的地方才會發現一點浮土,随着風力作用,這一點點浮土也會很快消失。
所以被蟬的幼蟲刨出去的這部分浮土,其實成為了修建家園的“水泥”,沒有被浪費而是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而複雜的洞穴設計也幫助它抵禦了其他生物的入侵,避免了日曬雨淋,可以說蟬是動物界的優秀工程師。
動物界的優秀工程師
在地下世界,除了蟬幼蟲為自己打造洞穴,還有螞蟻和其他昆蟲的存在。
有人會問螞蟻會吃掉蟬幼蟲嗎?如果是養殖蟬蟻(即蟬幼蟲),在孵化産卵、撒蟬蟻的過程,确實需要對螞蟻進行滅除。
在自然界,蟬幼蟲的洞穴通常深度達到2-3米,有些勤勞的幼蟲還會挖得更深,一般來說比螞蟻窩要深一些,所以兩者不容易遇到。
螞蟻與蟬有着不同的生活習性
聒噪的蟬有人說抓住了蟬,就等于抓住了整個盛夏。
蟬在地底的沉寂和磨練,經年累月,卻隻能在短短的三個月高聲鳴叫,喋喋不休,最後在秋風中冷冷死去,讓人為之動容。
不過日常生活中,我們可很難對蟬表示同情,因為它實在太聒噪,如果說蚊子的嗡嗡聲讨厭程度排第一,那蟬的聒噪聲可以排第二,為何蟬如此聒噪?
蟬鳴陪伴了我們的整個夏天
蟬的一生經曆了卵、幼蟲、成蟲三個階段,幼蟲時期的蟬在地底待了幾年甚至十幾年,為了不過是在夏季引吭高歌,吸引雌性,完成交配之事。
所以蟬的鳴叫是雄性的求偶行為,在有限的時間盡力表現自己,才更有可能獲得雌性青睐,獲得交配權,進行物種的繁衍。
雌蟬并不會鳴叫,所以被叫做“啞巴蟬”。
雄蟬的鳴叫聲源于它腹肌部的發聲器,它像一個蒙了一層鼓膜的大鼓,一受到震動就會發出聲音。
由于鳴肌每秒能伸縮約1萬次,蓋闆和鼓膜之間是空的,能起共鳴的作用,所以其鳴聲特别響亮,而且穿透力也特别強,可以傳遞一公裡之外。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蟬的價值蟬雖然聒噪擾人,但它的價值不可小觑。
蟬是一種高蛋白、脂肪含量極低的肉類食物,正如有的人會食用螞蚱、蟬蛹一樣。
這些帶殼昆蟲,經過合理的烹饪,同樣可以成為餐桌上的美食。
蟬典型的制作方式是油炸,吃起來口感酥脆。
相比于畜牧肉類,蟬這樣的綠色食品,不僅加工處理上更加低碳環保,蛋白質含量也高于一般肉類(高達70%以上)。
油炸知了
蟬羽化蛻去的外殼叫做蟬蛻,是一味解表的中藥,有一定的的藥用價值。
蟬蛻很輕不便于運輸,所以價格相對較高。
它可以治療風熱感冒、咽喉腫痛,能祛風止痙。
在農村地區常有人撿拾蟬蛻賣錢,夏天的時候,大家有沒有在樹下拾到過蟬蛻,不知道是哪隻金蟬脫了殼。
正在蛻殼的蟬
蟬之精神蟬的幼蟲在地下生活數年甚至數十年,而後在枝頭結蛹,破殼而出化作飛蟬。
它的生命曆程短暫卻周而複始,生生不息,象征了對生活的執著和對理想信念的追求。
古代人們把玉蟬作為配飾,表示志向高潔;作為葬玉使用時寓意精神不死,永世長存。
蟬的一生熱愛鳴叫,清亮激昂卻不知疲倦,有人說它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羽化前的沉默隻為重見天日後的精彩綻放。
哪怕生命隻有短短的一刹那,也要發出最後的絕唱。
生命的最後,還在歌唱着熱烈的夏天
生活中我們要有蟬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氣的性格,也應有蟬敢于面對、克服險阻的勇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