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是有背景的!隻是很多人很大程度上不自知而已。
中國人講究姓氏,每個人一出生就擁有,已被規定,無法選擇。如果我們去研究一下家族的曆史,将百家姓所有的曆史彙總起來,就是一部華夏民族的曆史。
屈原以詩的形式宣揚自己家族的光榮:
帝高陽之苗裔兮,聯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
好的名字可能并不常有,但是良好的家世并不少見。古往今來,中國有所謂的“通天”姓氏;每到一個朝代的開辟,帝王将相都喜歡将姓氏排名;明清朱子理學勃興,民間也開始大量修建宗族的祠堂。——這些都體現着人們一定程度上對永恒價值的追尋。——而追尋來處,确實我們每個人都和曆史有關,那個光榮的起點,正是我們的背景和淵源。
我們去參觀風景名勝,通常當地的方言、美食和建築古迹都會和曆史與名人有關;但是遊人如果并不留心和攻略,可能會因此失去很多認知的樂趣——通常,膚淺會産生一時的快感,但并不會帶來強烈的愉悅。
不得不說:我們每個人又毫無背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像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一樣,我們又必須認識到所有事物的不确定性——因為時代在不斷地發展和變化之中,或高岸為谷,或深谷為陵;滄海桑田,一日千裡的變化實屬正常,而我們能把握的也隻是這變動不居中的暫時而已。可也正因如此,人們總是一貫熱衷于對永恒價值的追尋。古往今來,莫不如此。
十九世紀的美國學者威廉 •詹姆士在他的 《人之不朽》中聲稱:不朽是人的偉大的精神需要之一。——而這個問題,中國人在兩千五百年前就已經開始探讨了。
魯國的叔孫豹到晉國訪問。範宣子問他:
古人所謂的“死而不朽”,是什麼意思?——我的祖上,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禦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範氏——這算不算“不朽”?——叔孫豹回答他說:
此之謂“世祿”,非“不朽”也!——魯國先大夫臧文仲,死後,他的言辭卻流傳下來,“不朽”應該說的是他吧!——我聽說: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謂“不朽”。
相對于詹姆士的說法,我們的古人還注意到了實現這種人生價值的實踐問題。——顯赫的家世可以保障一個人的起點,但并不能保證他最後的輸赢。——事情的後來,我們知道: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而範氏一族此前九十年已被逐出了曆史舞台。
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發展過程。個人、家庭、社會、國家無一例外。——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如孟子所言“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即如果一個國家,在國内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主的賢才;國外沒有實力相當、足以抗衡的國家,和來自外部的禍患,這樣的國家常常會走向滅亡。——同理,孟德斯鸠在他著名的《論法的精神》中也曾斷言:小國亡于外,大國亡于内。
無論國家還是個人,一方面是“鐵肩擔道義”,負起責任和擔當,認識到競争的不可避免,關鍵的問題則是在相對穩定的環境中盡一切的可能積蓄實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妙手著文章”,把自家先進的理念,優秀的故事傳播出去,結交更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将符合人類大多數人利益的正義事業進行到底。
權勢和财富,都不是真正的背景:權勢隻是暫時的委任,财富在不斷流動之中:無論誰人離開,權勢和财富本身都不會增減,它隻會忠實地等待自己的下一位主人。
固然,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然而薪火傳承,認識到每個人都是這發展長河中的一分子:你并不孤單,且機會均等。再一次請問:高明的你,我們到底有什麼背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