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平陸縣柳林灣村的一處山林中,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正準備開始今天的工作。
這位老人的工作可不一般,他是來喂“鳳凰”的!
隻見老人先是在幾個樹樁邊撒下一些飼料,之後對着山林打了一聲響亮的口哨,又呼喊了幾聲後就走到一邊的角落,藏匿身形。
沒過一會,原本寂靜的山林發出了一些響動,還有幾聲清脆的鳴啼,緊接着一隻又一隻漂亮的鳥兒出現在了空地上。
隻見這些鳥兒身上覆蓋着豔麗的紅色羽毛,頭頂金冠,背上還帶着濃綠色的羽毛,翅膀一揮就帶着長長的尾羽從天際劃過,身姿優雅,讓人看了無不驚歎!
這些“鳳凰”可是老人心中的寶貝疙瘩,自從發現了這些“鳳凰”後,老人就每天風雨無阻地投喂,如今已經在這裡聚集了超過40隻“鳳凰”,成為小山村裡的一處奇觀,不僅引來了許多人圍觀,就連媒體都競相報道。
難道說真的是“鳳凰”出世了嗎?這些“鳳凰”和老人之間又有着怎樣動人的故事呢?
老人名叫郭存所,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座小山村中,對這座靜默的大山滿是崇敬和熱愛。
2018年11月的一天,65歲的老郭上山放羊,途徑一處山林時,突然聽到了一聲鳥鳴。
從小就喜歡動物,喜歡鳥類的老郭頓時來了興趣,他放輕腳步小心翼翼地走到發出聲音的地方,扒開遮擋的樹枝後,看到了讓他無法忘懷的一幕:
隻見空地上有兩隻漂亮的鳥兒正在覓食,那七彩的羽毛、火紅的身軀、長長的尾羽,鳥兒那豔麗的模樣一下子就撞進了老郭的心裡!
“我這是遇上鳳凰了!”老郭激動極了:“這就是我記憶中的樣子!”
郭存鎖
小時候,老郭曾有幸在山林中見過一次“鳳凰”,雖然隻有匆匆一瞥,但“鳳凰”那漂亮的模樣一直深深地印刻在老郭的心底。
時隔多年,老郭終于再次見到了他心心念念的鳳凰,他又是激動又是歡喜地蹲在樹後,不敢發出一丁點的響動,生怕驚擾了眼前的“鳳凰”。
老郭就這麼癡癡地看着,直到兩隻“鳳凰”飛遠了,他才發現自己因為太過癡迷,一直站在原地沒有動彈過,雙腳都站得麻木了。
回到家中後,郭存鎖迫不及待地把見到了“鳳凰”的事情告訴了家人,家人們卻不相信,都覺得他是在發癡。
“那可是傳說中的鳥,哪有這麼容易見到的。”老伴給他拍了拍衣服上的灰:“你怕是看花眼了。”
“不可能,我親眼看見的!”執拗的老郭堅持自己看到的就是傳說中的“鳳凰”,此後隻要一有時間,他就到當初見過“鳳凰”的地方蹲守,期盼着再見一次。
一連蹲了幾天,都沒看到“鳳凰”,老郭就想着是不是因為沒有食物所以不願意出來了?
想到秋冬季山林裡的食物稀少,擔心“鳳凰”挨餓的老郭就随身帶着玉米和麥粒,在“鳳凰”曾經出現的地方投喂。
這一招果然奏效,等老郭再次來到這裡的時候,又一次見到了“鳳凰”!
“鳳凰”發現這裡每天都有食物後,就呼朋喚友的來覓食,腦袋一點一點的啄食老郭帶來的幹糧,頭頂的金冠也跟着一晃一晃的,耀眼極了!
從那以後,郭存鎖就把這裡當成了隻有自己和“鳳凰”才知道的秘密基地,雷打不動的一天來兩次,每次都要走2個小時的山路。
這對患有腰椎滑脫的郭存鎖來說是一項不小的挑戰,上了年紀的他時常走一段就要歇一會,還要提防崎岖的山路,以防摔跤。
隻要能見到“鳳凰”,對他來說這些困難都算不上什麼。
或許是感受到了老郭的善意,知道這個地方的“鳳凰”在家族内部奔走相告,把這個覓食地點散播到了大家族内部。
于是前來覓食的“鳳凰”越來越多,還有一些看起來沒有那麼豔麗的鳥兒,有着黑棕色的羽毛和短上一些的羽毛,和“鳳凰”一起來覓食,看起來關系很不錯。
老郭很歡迎這些客人的到來,還為此自費買了不少飼料,每天都要背着好幾斤的東西走山路,到達目的地的時候累的話都說不出來了。
可無論有多累,隻要一看到“鳳凰”那華麗的身姿,聽到它們因為找到食物而歡欣雀躍的鳴叫時,老郭心裡就跟喝了蜜一樣甜。
這群“鳳凰”就這麼留下來了。
原本老郭隻是覺得“鳳凰”是祥瑞的象征,希望通過投喂這些“鳳凰”能夠獲得一些好運氣。
經過朝夕相處後,老郭已經愛上了這群山中的珍寶,無論“鳳凰”能不能給他帶來好運氣,他都願意這麼一直喂養下去。
對于老郭的做法,家人卻表示了強烈的反對。
原來為了喂養“鳳凰”,老郭全身心投入了進去,羊也不放了,家裡的事情也不管了,還把養老錢拿出來給“鳳凰”加餐。
家人并不在乎老人放不放羊,隻是很擔心老郭的身體,畢竟已經年近70的人了,還天天往山裡跑,這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可該怎麼辦?
特别是老郭的妻子,老郭隻要一進了山,妻子就眼巴巴地看着大山,心裡滿是擔憂,什麼事兒都做不了。
家裡人知道老郭是為了愛護山裡的“鳳凰”,可這“鳳凰”他們也沒見過,怎麼也想不明白老郭這麼做到底圖什麼。
郭存鎖明白家人的擔憂,但他也放不下山裡的“鳳凰”,他養“鳳凰”就跟養小孩兒似的,隻要一天見不着,心裡就想得慌。
思前想後,郭存鎖決定帶家人看看這些“鳳凰”,讓家人明白自己的執着。
當家人們聽到老郭說要帶他們去見“鳳凰”時,大家都有些回不過神來。
郭存鎖的妻子第一個站出來說:“去就去,我倒是要看看,是什麼鳥給你迷得家都不願意回了!”
于是在老郭的帶領下,老郭的老伴兒、女兒、女婿、孫子們都答應進山,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在老郭的帶領下進入了人迹罕至的山林中。
來到了經常投喂的地方,老郭先是拿出碎麥撒了一些,又添了一些水,之後藏在了林子裡。
“大家别出聲,鳳凰很警惕,一有動靜就吓跑了!”老郭低聲再三叮囑道。
所有人大氣都不敢喘,就這麼站在原地,藏在山林中等着傳說中的“鳳凰”到來。
沒過多久,隻見原本灰撲撲的叢林裡突然冒出了一抹金色:一隻“鳳凰”正探頭探腦地查看着周邊的環境。
确認了安全後,這隻“鳳凰”才大搖大擺地走了出來,有些等不及的“鳳凰”幹脆振翅一飛,拖着長長的尾羽超越前方的族類,占據了一個好位置開始進食。
一隻、兩隻……一時間,小小的空地上站着一群漂亮的“鳳凰”,其中還有一些沒有那麼豔麗的羽毛,卻依舊讓人心喜。
在場的所有人都看癡了。
等這些美麗的小生靈吃飽喝足離開後,大家都還沒有回過神來。
“老郭呀,我現在算是理解你了。”郭存鎖的妻子感歎道:“這麼美的鳥兒,換做是我,我也得天天守着。”
而老郭就像是炫耀自家孩子的家長一樣,笑得臉上的褶子都多了不少。
老郭在山裡養了“鳳凰”的傳言也在村裡傳開了,被一些好事者越傳越廣,很快就引起了一位攝影家的注意。
攝影家名叫葛軍賢,有着極為豐富的攝影經驗,對于珍稀鳥類也較為了解。
聽說小山村裡有“鳳凰”降臨,他立馬動身前往,準備親眼看看這傳說中的“鳳凰”。
當他看到這些美麗的“鳳凰”後,當即認出了這些“鳳凰”的真實身份:紅腹錦雞。
紅腹錦雞又名金雞,雖然名字裡帶着“雞”字,但紅腹錦雞是一種鳥類,還是咱們中國特有的鳥種,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山海經》中記載: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皇。
古代典籍和畫作中所創造的鳳凰形象都是七彩豔麗的羽毛,金色的羽冠和長長的尾羽,和紅腹錦雞的模樣極為相似,有猜測說紅腹錦雞就是鳳凰的原型之一。
所以郭存鎖會将紅腹錦雞錯認為鳳凰也是正常的。
得知了這個消息後,老郭并沒有感到失望,他喜愛的并不是“鳳凰”這一身份,而是紅腹錦雞本身,無論這群美麗的鳥兒是何身份,老郭都會像愛護孩子一樣愛護它們。
小山村裡發現了紅腹錦雞的事情傳開後,吸引來了許多媒體競相報道,還有許多攝影愛好者前來拍攝,原本寂靜的小山林一下子熱鬧了起來。
來拍攝紅腹錦雞的攝影愛好者們
這可把原本就十分機警、膽小的紅腹錦雞給吓壞了,都不敢出來吃東西了。
見此情景,老郭心疼壞了,他不斷的向人們宣傳愛護鳥類的理念,還勸說大家不要過多的打擾鳥類的生活。
這些攝影愛好者和記者們都是愛鳥人士,知道不去過多的打擾,但紅腹錦雞還引來了一些利欲熏心的偷盜者們,伺機盜獵。
紅腹錦雞因為豔麗的羽毛一度成為了許多收藏家的心頭好,也催生出了一批相關的産業,每年的捕殺數量相當驚人,這也是紅腹錦雞緻危的原因之一。
還有一些民間理論認為紅腹錦雞可以入藥補身體,也刺激了捕獵。
盡管國家林業局已經将紅腹錦雞列入“商業性經營利用馴養繁殖技術成熟的陸生野生動物名單”,隻要具備相關的手續就可以馴養繁殖,但總有一些人覺得野生的才是更好的。
為了保護這群來之不易的小生靈,老郭開始了更加頻繁的巡邏,不給那些不法分子任何的機會。
可畢竟隻有他一個人在努力,還上了年紀有些力不從心,這些美麗的鳥兒依舊面臨着危險。
老郭都快愁壞了。
當地的林業局得知這一情況後,親自到實地考察,确認了這群漂亮的鳥兒就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腹錦雞後,就在小山村裡設立了保護區,每年還給郭存鎖一些補助,幫助他更好的保護紅腹錦雞。
不僅如此,專家和鳥類攝影愛好者們還紛紛出謀劃策,幫老郭将這群漂亮的鳥兒引到一個固定的地點,可以方便投食,還能讓大家有組織的欣賞和拍攝,還能和紅腹錦雞保持安全的距離。
在大家的建議下,老郭在原來的投食地點每隔5米就放一小把飼料,就這麼一路把“鳳凰”給引到一個更加寬闊的地帶。
這麼來回重複了幾天後,“鳳凰”們也都知道覓食的地方改了,全都聚集到了這個新“食堂”。
粗略的計算一下,紅腹錦雞群已經從老郭一開始遇到的2隻變成了40多隻,這個數字還在緩慢地增加中!
為了方便照顧這些漂亮的鳥兒,老郭就在山腳住下了,村裡的人大多都已經搬出了閉塞的小山村,老郭家人也蓋了新房子,可老郭為了這群鳥兒,獨自一人守在深山裡。
剛開始投食的時候,老郭都是用馍馍、玉米、小麥這些,但是紅腹錦雞可能不太喜歡吃,轉一圈就跑了。
後來聽從老人的建議在投食盒裡放了一些黃粉蟲,紅腹錦雞果然就愛吃了。
秋冬季節滿山的植物枯萎了,食物稀缺,老郭生怕把鳥兒們餓壞了,不僅把家裡的麥粒全都放進去,還自費到100多裡地外的一家面粉廠裡買了1000多斤篩選剩下的碎麥粒來給鳥兒們投食。
漸漸地,老郭身體不大好了,每年都會住院,有一年冬天大雪封山,老郭一下子就病倒了,在醫院裡還心心念念着山裡的紅腹錦雞。
為了讓老人放心,他的女婿接過了重擔,開車從城裡每天往返幾十裡山路給這些鳥兒喂食。
郭存鎖住院後,郭存鎖的女婿接過了喂鳥的重擔
在投食地點50米開外,有一個綠色的攝影棚,這是郭存鎖在攝影愛好者的建議下搭起來的,還用防曬網蓋在上面做了僞裝,可以容納10個機位。
老郭自費蓋的攝影棚
老郭還把自己在山腳住的房子給收拾出來,擺上了一些床,可以給來攝影的愛好者們提供一個落腳的地方,還會提供一些飯食。
一開始,老郭純粹就當給大家夥提供一個方便,能夠和鳥類愛好者們交朋友,讓這位大山裡的老人十分開心,所以他分文不取。
可攝影愛好者們心裡過意不去了,為了拍攝珍惜鳥類,他們經常走南闖北,席地而睡湊合一整夜是常有的事情。
老郭給攝影師們準備的落腳點
如今在這天寒地凍的地方有一個遮陽擋風的棚子,還有一個親切的老人端來熱氣騰騰的飯食,他們怎麼好意思白吃白喝?
在大家的強烈要求下,老郭這才象征性地收了點錢,無論一頓飯有幾個菜,每個人收10元,如果住宿的話,一晚上20元。
拍攝的旺季隻在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份,一過了這段時期就沒人來了,老郭多的時候能賺到1萬多元,少一些的時候2000多,但基本都被他貼補在了喂鳥的飼料上,多一些的就用來看病,基本不賺錢,還要倒貼錢。
為了大家上下山路方便,老人還把山路周邊的樹枝、棘刺砍掉,清理出了一條幹淨的山路,還在一些山壁上靠着一些木棍,給來往的行人充當拐杖用。
如此樸實善良的老人讓許多攝影師們都很感動,他們甚至要主動加價,粉紅的票子都塞進老郭手裡了硬是被他推了回來。
“我做這個不是為了賺錢,隻是希望保護這些鳥兒,讓我的子孫後代也都能看到。”
近兩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原本就人迹罕至的小山村更是無人光顧,隻剩下了呼呼的風聲和一些鳥類的鳴啼。
獨自守在深山的郭存鎖卻一點都覺得孤獨,他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給紅腹錦雞們添食加水,打掃衛生,忙碌而充實。
老郭清理出了一條安全的山路
紅腹錦雞們也不曾因為食物匮乏而發愁,因為它們知道總會有一個慈祥的老人帶着滿滿的食物來照顧它們。
因為對鳥兒的喜愛,郭存鎖老人成為了義務護林護鳥員,守着山裡的寶貝們寸步不離。
相信在老人的保護下,紅腹錦雞群會越來越壯大,讓這山林間飛出更多“鳳凰”!
參考資料:
第一時間:中國神話裡鳳凰的原型紅腹錦雞,平陸就能見到!
人民号:山西平陸:紅腹錦雞展翅亮羽炫耀美麗
人民号:鳥中“鳳凰”紅腹錦雞落戶山西平陸
科普中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紅腹錦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