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傷寒論的一兩到底是多少克

傷寒論的一兩到底是多少克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19 00:17:19

傷寒論的一兩到底是多少克?《聖濟總錄》言“凡服藥多少,要與病患氣血相宜,蓋人之禀受本有強弱,又貴賤苦樂,所養不同,豈可以一概論,況病有久新之異,尤在臨時以意裁之”,所以臨床時候經方的藥物用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因人因病,甚至因時因地而異,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傷寒論的一兩到底是多少克?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傷寒論的一兩到底是多少克(傷寒論的計量單位是)1

傷寒論的一兩到底是多少克

《聖濟總錄》言“凡服藥多少,要與病患氣血相宜,蓋人之禀受本有強弱,又貴賤苦樂,所養不同,豈可以一概論,況病有久新之異,尤在臨時以意裁之。”,所以臨床時候經方的藥物用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因人因病,甚至因時因地而異。

不過這并不是說經方的原劑量就不需要考究,臨床雖然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調整用量,但是要在一個标準量的基礎上來調整。這個标準量就是經方的原始劑量。是古人通過實踐,總結出來的普适劑量。

《傷寒雜病論》最常用的計量單位就是“兩”,因此一兩對應于現在多少重量,就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

仲景用姜棗

桂枝湯

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炙甘草二兩、生姜三兩、大棗十二枚

方中桂枝芍藥調和營衛、生姜大棗調和脾胃各為一對。且桂枝芍藥用量須相等,加大芍藥用量則為桂枝加芍藥湯,加大桂枝用量有桂枝加桂湯,功效均不同于桂枝湯。若據此推測生姜大棗用量亦相同的話,則生姜三兩應等量于十二枚大棗。

又《本經疏證》雲:

《傷寒論》《金匮要略》兩書,用棗者五十八方,其不與姜同用者,十一方而已。大率姜與棗聯用,為和營衛之主劑,姜以主衛,棗以主營,故四十七方中,其受桂枝湯節制者二十四,受小柴胡湯節制者六。所以然者,桂枝小柴胡,俱調和營衛之劑也,……生姜辛通之用多,得大棗乃不至過通。二物并用,所以為和營衛之主劑。……仲聖法,和營衛以生姜三兩、大棗十二枚為相當之數。

關于大棗的重量,柯雪帆、陳仁旭、陶漢華測得12枚大棗的重量為30g(一枚合2.5g),丁沛測南陽當地産大棗36枚重量為126g,暢達測12枚大棗為42g,仝小林測得30枚大棗(産地為河北)的重量為120g(即一枚合4g,十二枚大棗合48g)。我自己在超市裡也稱過,小些的棗有2g的,大些的甚至有7g的。由此,十二枚大棗的重量在30g~48g之間。若十二枚大棗合三兩,則經方一兩折算為10g~16g。

桂枝湯、麻黃湯煎服法

現在關于經方用量有一兩合1g及3g的說法。漢代容量單位包括合、升、鬥、斛 ,十合為一升 ,十升為一鬥,十鬥為一斛。現藏上海博物館的東漢“光和大司農銅斛”容量為20400ml;現藏南京博物院的東漢“永平大司農銅合”容量為20ml;吳承洛《中國度量衡史》認為東漢1升合今198.1ml。由此來看一升約合200ml。則據方後煎服法,桂枝湯用水量是1400ml,麻黃湯用水量為1800ml,如此的用水量,以一兩1g或3g折算,未免水太多了些。另外桂枝湯、麻黃湯服用方法是“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這種服藥方法,把藥分成多次服藥,并且可以不必盡劑,若以1g折算,恐怕沒有如此服藥的必要。

柴胡湯中看半夏

小柴胡湯

柴胡、黃芩、人參、炙甘草、生姜、大棗、半夏

柴胡加芒硝湯

柴胡、黃芩、人參、炙甘草、生姜、大棗、半夏、芒硝

柴胡加芒硝湯中柴胡、黃芩、人參、炙甘草、生姜、大棗諸藥用量都為小柴胡湯中的1/3,如此很有可能半夏亦如此,則小柴胡湯中半升半夏當為六十铢,即2.5兩。柯雪帆實測半夏用量為42g,即2.5兩約合42g,一兩約合16g。

小結

關于經方劑量,目前有多種觀點,一兩有合1g、3g、8g、13g、15g不同說法,以3g和15g為主流。目前統編教材采用3g的說法。柯雪帆等人考究慎密,15g的說法也逐漸被更多人采納。從以上論述,可以看出一兩合15g的說法更接近經方本意。

古今煎服方法有異

經方藥物煎煮前不經浸泡,直接煎煮。現在一般都要求煎煮之前要浸泡, 而且要煎煮兩次。有研究證明, 煎前浸泡能提高藥物的煎出率, 而一次煎煮隻能得到30% 的煎出率, 煎煮兩次則能夠達到70% ~80%(《中成藥研究》),也就是現在煎煮方法煎出率是經方原始煎法的兩倍餘。所以如果采用現在的煎煮方法,則用量可折半,即一兩合7g~8g。但是,藥物質地不同,有些不耐煎的藥材第二次煎煮時有效成分已經沒有了,而有些藥物過度煎煮會煎煮出其他成分,難以把控,所以個人還是提倡采用經方的原始煎煮法。

用量随情制宜

臨床時,具體藥物用量,尚需在經方原量基礎上調整。“故古方雲,諸富貴人驟病,或少壯膚腠緻密,與受病日淺者,病勢雖輕,用藥宜多,諸久病之人,氣形羸弱,或腠理開疏者,用藥宜少”(《聖濟總錄》)。《小品方》亦有詳細說明。

凡藥物治病,皆要通過調整人體正氣來發揮作用,所以若正氣足而勝藥則可量大,正氣虛不勝藥則可量小。簡述如下:

① 衰老、虛弱之人,量宜少;年輕、強壯之人,量宜多。

② 胃氣虛者,量宜少。胃氣盛者,量宜多。

③ 久病、病重者,量宜少;新病、病輕者,量宜多。

可喜的是,現代考古學已經發現了漢代度量衡的實物證據,因此,傷寒論經方的劑量問題已經變得明明白白,毫無疑問了。

具體的考證方法和過程,那是考古專家的工作,這裡不做多說。茲據柯雪帆教授歸納整理的資料并經反複稱量核實,摘要如下。

斤=250克(或液體250毫升,下同)

兩=15.625克

升=液體200毫升

合=20毫升

圭=0.5克

龠=10毫升

撮=2克

方寸匕=2.74克

金石類藥末約2克

草木類藥末約1克

一錢匕=1.5-1.8克

一铢=0.7克

一分=3.9-4.2克

梧桐子大=黃豆大

蜀椒一升=50克

葶力子一升=60克

吳茱萸一升=50克

五味子一升=50克

半夏一升=130克

虻蟲一升= 16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中者1枚=15克

強烏頭1枚小者=3克

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平均15克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實1枚約14.4克

石膏雞蛋大1枚約40克

厚樸1尺約30克

竹葉一握約12克

現代中醫用藥亂象,盡管考古學已經得出了明确的結論,但是這個結論顯然來得太晚了,因為國家藥典已經對中藥的用量做出了規定,而這一規定是根據明清以來中醫用藥習慣确定的,而這種習慣用量,遠遠低于治病的要求,尤其是對危急重症,更顯得杯水車薪。衆所周知,仲景乃醫中之聖,傷寒乃方書之祖。藥量的确定,尤其是經方藥量的确定,應該以傷寒論的藥量來确定。因此,用量不足的問題,成為現在中醫療效不佳的普遍原因之一。

《傷寒論》方劑藥味數分布于1至14味間,平均每劑4.2味藥,最多不超過14味,2—8味藥的處方占了90%。 與經方明顯不同的是,現在臨床單味藥劑量減少,藥味增多,現代中醫湯劑處方的平均單劑藥味數是經方的3倍以上。2007年9月至10月,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随機抽取9個科室100首湯劑處方統計,平均單劑藥味數為18.28味,藥味分布于16—22味。而文獻報道現代中醫湯劑處方平均單劑藥味數為15.55味。

為什麼現代中醫處方那麼龐雜?因為藥典規定的劑量太小,無法取得療效,因此醫生隻得以增加藥味的方法來提高療效,但卻又因為藥味龐雜而影響了藥效的發揮,實在是無可奈何。

相反,采用傷寒論經方劑量開方治療,療效則普遍較好。李可堅持用傷寒論經方用量(一兩=15克)而獲得盛譽,國醫大師鄧鐵濤用250克黃芪治療重症肌無力更是傳為佳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