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曆史跨越的現場——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
中國民族影像志攝影展”在中華世紀壇展出
以下28位(共40位)蒙古族當代傑出人物,從著名媒體人巴義爾先生所拍攝的《改革開放40年蒙古族人物影像志》作品中選區,将這些人物在改革開放40年間所取得的最重要人生成就依照編年史的方式連綴起來,展示出了一部與時代軌迹同步共振、與改革開放曆程密切相關的人物史乃至民族史。
1.【1978】青卓力克
著名航天動力專家
中國航天研究院火箭發動機專家青卓力克
1978年,青卓力克參加了與改革開放同時起步的我國第一代機動火箭發動機設計研制工作。她在設計中采用五項先進技術并獲成功,因此榮獲航天部科技成果二等獎。她曾成功攻克十幾項開創性航天高科技難題,并被運用到當時正在設計的航天新型号中,後續的多項航天新型号也沿用了其科學成果。
2.【1979】德德瑪
著名女中音歌唱家
歌唱家德德瑪1981年在北京演出
1979年1月,在北京“慶祝建國三十周年”獻禮演出中,蒙古族青年女中音歌唱演員德德瑪以一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震驚全場,人們從此記住了其獨具魅力的嗓音和演唱技巧,将她譽為“一顆燦爛奪目的歌唱新星”。而《美麗的草原我的家》也随之風行全國,并于198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世界優秀歌曲”編選入教材。
3.【1980】李林
物理學家
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林(李四光之女)
1980年,劍橋大學博士、從事高溫超導研究的物理學家李林用自己設計的吸氣濺射儀,第一次在中國制備出臨界超導轉變溫度最高(23K)的A15相铌三鍺薄膜,在當時國際超導研究中居領先地位;同年得到Tc=23K的A15NB3Ge薄膜并提出成相規律,獲得國際同行的好評。就在這一年,李林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4.【1983】斯琴高娃
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
1982年内蒙古歌舞團演員斯琴高娃在報幕
1983年,電影《駱駝祥子》女主角扮演者斯琴高娃榮獲“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和“第六屆中國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斯琴高娃從此與改革開放後的中國電影一同成長,成為新時期中國電影事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5.【1984】旭日幹
家畜繁殖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專家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院士旭日幹曾任内蒙古大學校長
1984年3月,在日攻讀博士學位的旭日幹在國際上首次成功進行了山羊、綿羊體外受精,培育出世界第一胎“試管山羊”。
6.【1985】烏可力
材料學家
材料科學家烏可力為中國火箭技術走向世界做出貢獻。
1985年,曾成功研究出無機耐高溫塗料并填補兩項國内空白的烏可力,出任中國長城工業集團執行副總裁,參與了我國衛星發射服務進入國際市場的重大決策,為我國空間技術跻身國際市場并占有一席之地做出了極大貢獻。
7.【1986】侯一民
著名美術家
畫家、雕塑家、美術教育家侯一民珍藏着當年他設計人民币的素描稿複印件。
1986年,作為第三套、第四套人民币設計者之一的著名美術家侯一民先生,在這一年參與創建了“錦繡中華”、“中國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等園林景觀,吸引大批遊客從香港到深圳參觀,這些景點一時也成為深圳吸引國内旅遊者的一個亮點。
8.【1988】烏蘭
蒙古醫學家
内蒙古國際蒙醫醫院院長烏蘭教授為蒙醫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1988年,内蒙古國際蒙醫院院長烏蘭首創了蒙醫五療科,使蒙醫溫針火針療法得以發揚光大,填補了當時國内國際在該領域的空白,為蒙醫學科建設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9.【1989】三寶
著名作曲家、指揮家
作曲家三寶指揮樂隊演奏他母親辛滬光作曲的交響詩《嘎達梅林》。
1989年,在北京亞運會大型演出中,作曲家三寶的一首《亞運之光》唱響全國,風靡華夏。三寶此後一舉成為改革開放後我國流行樂壇的代表性人物。
10.【1991】确精紮布
蒙古語言學家。
内蒙古大學教授确精紮布是蒙古語文數字化的奠基者。
1991年,在内蒙古大學開設蒙古文信息處理、蒙古語實驗語音學基礎等新課程的确精紮布榮獲政府特殊津貼;其論著和主持開發的應用軟件獲得了自治區級社科優秀論著一、二等獎;内蒙古科技進步三等獎和全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11.【1993】塞夫、麥麗絲夫婦
著名電影導演、編劇,國家一級導演
電影導演塞夫、麥麗絲夫婦先後擔任内蒙古電影家協會主席。
1993年,一部具有史詩氣質、場面宏大感人的電影《東歸英雄傳》在全國上映,引發轟動效應,使觀衆對蒙古族土爾扈特部所完成的“人類古代史最後一場偉大遷徙”深深震撼。這一年,該片導演塞夫、麥麗絲夫婦榮獲政府獎最佳導演獎。
12.【1994】斯力更
數學家
内蒙古師範大學教授斯力更是數學家。
1994年,長期從事時滞微分方程動力系統穩定性理論研究的斯力更教授出版了《中立型時滞系統的運動穩定性》,成為國際上研究中立型時滞微分方程問題的第二部專著。
13.【1997】白岩松
著名節目主持人、記者
中央電視台評論員白岩松新書《白說》呼和浩特讀者見面會。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的曆史時刻,中央電視台進行72小時直播;當電視屏幕上出現英港督彭定康的車繞着港督府轉了好幾圈的畫面時,蒙古族主持人白岩松以一句“曆史的車輪不會原地轉圈”的解說詞,深擊人心,赢得了全國觀衆矚目。白岩松此後成為改革開放後我國最著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
14.【1998】S·蘇雅拉圖
計算機信息處理專家
内蒙古社會學科學院研究院蘇雅拉圖發明蒙科立蒙古文輸入系列軟件如今廣泛應用在新聞出版教育領域。
1998年,S.蘇雅拉圖在“呼和浩特市蒙古語言信息自動化處理研究所”基礎上創建了内蒙古社會科學院MIT(蒙古語信息技術)研發中心,使其成為填補少數民族軟件技術和産品多項空白的民族文字信息技術研發中心。
15.【1999】喀興林
物理學家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喀興林是量子力學家。
1999年,曾任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大學物理》雜志副主編的喀興林先生出版了《高等量子力學》。這本集喀興林先生一生教學研究經驗、邏輯嚴密而自成系統,為後來量子力學理論打下堅實基礎的著作,成為高校本科生、研究生常用的教材與參考書。
16.【2000】芒來
獸醫學家
内蒙古農業大學副校長芒來教授是馬科學家。
2000年3月,在東京大學以全A成績通過博士學位論文答辯的芒來,發表了“馬咽鼓管囊(喉囊)形态學特性的研究”研究成果,成為國際上馬咽鼓管囊研究領域的突破性成果,該成果為馬咽鼓管囊生物學特征的解明、馬咽鼓管囊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等諸多方面提供新穎而詳實的實驗數據,被評價為“這一世界一流的基礎生物學研究成果将被世界各國的家畜解剖學教科書摘登,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17.【2001】圖力古爾、包海鷹夫婦
菌物學家;中藥材專家
圖力古爾、包海鷹夫婦是吉林農業大學教授、菌類學家。
2001年,長期埋頭于“動物和植物以外的地球生命第三世界”菌類研究的圖力古爾,因成就卓著獲得吉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18.【2002】烏丙安
民俗學家、民間文藝學家
中國民俗學會榮譽會長,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遼甯大學教授烏丙安為中國非遺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2002年,被譽為“我國第二代最富有聲望的民俗學家”的烏丙安教授擔任全國民間文化遺産搶救工程專委會副主任,開始組織和參與全國一系列重大民俗民間文化普查和搶救性等工作。次年,他進一步擔任國家非遺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國家非遺保護和住建部傳統村落保護工作中。
19.【2003】蒙克·巴特爾
著名籃球運動員。
巴特爾是第一個加入美國NBA打球的中國男籃球星。
2003年,效力于NBA聖安東尼奧馬刺隊的著名籃球運動員蒙克·巴特爾随隊奪得總冠軍戒指,成為首個奪得NBA總冠軍戒指的中國球員。
20.【2005】齊•寶力高
國家一級演奏家、世界馬頭琴大師
馬頭琴大師齊•寶力高和他的野馬馬頭琴樂隊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演出在排練。
2005年,一曲波瀾壯闊的馬頭琴曲《萬馬奔騰》響起在維也納金色大廳,齊•寶力高在這裡舉辦的馬頭琴專場音樂會讓西方觀衆深深沉醉于蒙古族音樂的魅力中。
21.【2006】烏蘭托嘎
著名作曲家
作曲家烏蘭托嘎的代表作有《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呼倫貝爾大草原》等多部。
2006年12月,盛況空前的烏蘭托嘎作品音樂會“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被稱為“中國民族音樂的一次盛典”。次年2月,維也納金色大廳奏響了烏蘭托嘎的交響組曲《呼倫貝爾交響詩》第三樂章“河流”,面對掌聲雷動,烏蘭托嘎說:金色大廳裡演奏過《藍色的多瑙河》,現在呼倫貝爾的《河流》也在歐洲鳴響了。
22.【2007】朝戈
著名畫家
兩次應邀在意大利羅馬舉辦畫展的著名畫家朝戈是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2007年,畫家朝戈入主意大利羅馬久負盛名的“祖國祭壇”維托裡亞諾宮,拉開“經典的重生”主題畫展帷幕,成為首次在歐洲文藝複興中心地舉辦個展的華人藝術家。十年後,朝戈再次受邀在“祖國祭壇”舉辦“史詩——朝戈的藝術”主題畫展,展覽被認為“從一個側面展示了中國當代繪畫藝術的現狀和發展”。
23.【2008】其魯
材料科學家
北京大學其魯教授發明的電動汽車在北京奧運時開始使用。
2008年,在舉世矚目的北京奧運會上,北京大學材料科學家、博士生導師其魯教授擔任了奧運會清潔能源電動車用動力電池項目首席科學家。他用代表當時世界電動客車技術最高水平的電動公交車,實現了奧運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使用純電動汽車的創舉。
24.【2009】蘇榮紮布
國醫大師
被授予“國醫大師”榮譽的著名蒙醫蘇榮紮布教授。
2009年6月19日,在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京聯合舉辦的首屆“國醫大師”表彰大會上,因治療心腦血管病方面取得傑出成就的蘇榮紮布榮獲首屆全國“國醫大師”稱号,成為我國第一個蒙古族國醫大師。
25.【2010】格日力
高原醫學家
青海大學原副校長格日力教授是高原病專家。
2010年,首次發現藏族适應高原環境特殊基因的格日力教授,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上刊發了研究成果,并被贊其對人類預防和治療高原病将産生劃時代意義。
26.【2011】巴音賀希格
物理學家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光學家巴音賀希格教授。
2011年底,光栅技術領域優秀專家巴音賀希格攜手核心團隊,将一個十多人的光栅課題組打造成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帶出了一支擁有近60人的專業化人才梯隊,具備了研制機械刻劃光栅和全息光栅的條件及能力,獲得科學界高度贊譽。
27.【2014】傅守靜
著名眼科專家
北京同仁醫院著名眼科專家傅守靜教授(右)。
2014年,92歲的傅守靜教授終于結束了她長達60多年的懸壺濟世生涯,不再去醫院出診。此前,她創造了出任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任期最長主任的紀錄,為我國眼科事業特别是眼底病專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28.【2017】王布和
蒙醫藥傳承人
内蒙古科右中旗草原“神醫”王布和30多年來治愈數十萬患者,受到多項國家級榮譽。
2017年12月,行醫30多年治愈數十萬患者、被稱為“草原神醫”的王布和,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以上人物的成就正是改革開放的時代機遇所帶來的,而他們的成就也共同彙聚成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成果。
改革開放造就了他們,而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也從他們的涓滴貢獻中汲取了溪流成海的生機與動力。因此,這一部人物影像志就是一部關于一個民族與一個時代同步發展的曆史。
40年曆史跨越,我們一同見證!
原文:中國民族博物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