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則新聞,心裡真不是滋味:
近日,安徽的一名學生,在今年中考中隻考了523分,沒有能夠考上媽媽心儀的重點高中。
媽媽失望至極,在看到分數的刹那,将貼在牆上的多幅獎狀一股腦地撕了下來,一邊撕,還一邊哭。
心裡呢,可能已經不知咒罵兒子幾百回了……
作為一名老師,深知獎狀對于一個孩子乃至一個家庭的重要性。每次家訪,都會在客廳的正面或者側面看到一張張的獎狀。
“三好學生”、“優秀班幹部”、“學習标兵”、“進步标兵”……
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或重要或不重要,都作為自己孩子成長路上的閃光點被公開展示。
所見即所得。貼在牆上,就比放在檔案或者藏在抽屜裡更易讓人知曉,傳揚。
——要了解國人對獎狀的執念,抽空可以看一看由範偉、王志文、陳好、趙寶剛等主演的電影《求求你,表揚我》。
于是,為了能讓更多的學生獲得肯定,滿足更多家長的榮譽感,學校也立足于“多一把尺子衡量學生”,甚至在階段性總結的時候讓學生就自己表現好的方面“申請”一張獎狀。
這是符合激勵原則和教育規律的,本無可厚非。
可凡事都應該有個度。
獎狀(也可以包括證書)是對一個人過去一段時間内作出成績的一種總結和肯定。也就是說,他隻代表過去,并不必然昭示未來。
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一直到上大學、參加工作都出類拔萃的人畢竟是少數,成功與失敗參半、興奮與沮喪并存才是人生常态。
可是有很多家長并不這樣想,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永遠沿着一條向上的抛物線成長,不允許有向下滑落的趨勢和可能。
由于缺乏換位思考,并且有意無意地忽略基因與教育的影響,有些家長把孩子的“不斷進步”當成了一種必然,無法接受“完不成目标”的現實。
新聞中的母親望子成龍的心情當然是可以理解的,可方法卻值得商榷。
這滿牆的獎狀在她看來是對兒子的鼓勵與督促,但在兒子眼中何嘗不是一張張“軍令狀”,一道道“催命符”。
可以想見的情景是:
每天回到家,看到這些獎狀,孩子就感覺到壓力山大。在母親的關愛和催促下,無滋無味地扒拉幾口飯,喝上幾口湯後,就迅速躲回自己的卧室。打開書本開始發呆,在時鐘滴滴答答的聲響裡,孩子的厭學情緒也開始無限滋長了……
“不談作業,母慈子孝,一談作業,雞飛狗跳”。社會競争加劇,就業難年複一年,父母的焦慮幾乎無處不在。
盡最大可能讓自己的孩子考上好的學校,找個好的工作是普通家庭的義務與使命。這是當下的環境所決定的,誰也無法獨善其身,另辟蹊徑。
還是那句話,過猶不及。這種對子女教育的使命感不能變成強迫症。
筆者接觸過不少家長,看到孩子有一點放松(比如說看看手機)就連吼帶叫,尖刻叱責,仿佛孩子犯了天大的錯誤似的。
除了正常學習外,又用各種課外興趣班占滿孩子的課餘時間。在很多家長的意識裡,唯有讓孩子遠離手機、電視,遠離無效的活動,遠離無用的人,孩子的成績才會優秀,才有成為“人上人”的機會。
但是,每個生命個體之間是有差異的,别的孩子能夠做到的,自己的孩子未必就能做到。另外,父母的失敗,并不能成為孩子必然要成功的理由,這種“補償心理”根本要不得。
大部分人都看過下面這個段子:
爸爸送兒子上學,在路上跟他說,你現在成績不好,還不努力,你知道什麼叫笨鳥先飛嘛?結果兒子反問:你知道現在笨鳥有幾種嗎?爸爸說,有幾種?兒子說,第一種是先飛的,第二種是嫌累不飛的,第三種特特别讨厭了,在窩裡下個蛋,拼命讓下一代飛。
當然,父母的成功,也并不意味着孩子也一定會出類拔萃。時過境遷,條件發生了變化,一些優秀的素質和那些偶然因素根本無法傳承。
抛開這些不談,父母對孩子,原本就是一種天然的、無條件的愛,是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呵護與尊重。
借用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話說:“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
培養孩子,從來都不是父母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否則,大概率會失望。弄不好,還會釀成悲劇。
湖底浮萍2018
探究人性奧秘,擦亮教育底色,記錄成長經曆,分享讀寫經驗。歡迎關注湖底浮萍2018,一起交流,共同提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