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三文魚美食博主

三文魚美食博主

美食 更新时间:2025-02-03 07:04:38

【文/觀察者網 陸雨聆】“Hello大家好我是王剛,本期視頻我給大家分享一道家常菜……”

三文魚美食博主(美食博主紅燒娃娃魚道歉)1

視頻截圖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這位以硬核著稱的美食博主?

3月4日,這位王剛師傅因為一則新的“勸退”教學,引來了不少網友的質疑。他本人也于次日,出面向粉絲緻歉。

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這段視頻。王剛一如往常,從處理食材開始一步步教起,從敲暈、刮粘液、切段……

一直到放油、烹饪、起鍋,一切都進行得那麼流暢,問題出在哪兒呢?

原來,這次的争議點在于食材。王剛教的菜不是别的,竟是紅燒娃娃魚。

部分網友覺得十分詫異:學名大鲵的娃娃魚,不應該是國家保護動物麼?真的可以堂而皇之在網上發視頻?

而且娃娃魚不是很稀有麼,王老師你對“家常”兩個字有什麼誤解……

面對這些質疑,5日中午,王剛又發布了一則一分多鐘的視頻作為回應。

首先,他強調娃娃魚确實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烹饪或食用野生娃娃魚屬于犯法行為。但是,他燒的是從市場買的人工養殖娃娃魚,一斤也就50-130塊呢……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前一天的視頻中,畫面右側也能看到扁扁的“人工養殖娃娃魚”字樣:

其次,王剛表示自己把紅燒娃娃魚稱作“家常菜”,意在指出使用的是家常的烹饪方法,但鑒于食材的普及度還不夠高,此處便顯得不夠嚴謹。他最後向網友表示歉意,希望得到大家的諒解。

如今這條微博的下方,充斥着大量安慰王剛的聲音:人工飼養娃娃魚不算是特别冷門的知識,在有些地區也并不少見呀。

一位微博認證為“中國漁業協會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态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的網友@開水族館的生物男 也介紹稱,其實現在市面上的娃娃魚,幾乎都是合法人工養殖的。

又有人覺得,倘若真的嚴謹起來,有“寬油”、“颠鍋”等硬核技能橫亘在前,王剛教過的菜似乎沒有一道算得上“家常”……

還有人調侃道:王老師,你要道歉的點不在娃娃魚本身,是你一刀把魚頭剁掉的恐怖鏡頭啊……

【延伸閱讀】

中科院淩晨發表重大研究:中國娃娃魚或由8個“兄弟姐妹”組成

2018年5月22日訊,中國大鲵有一個我們更加熟悉的名字:娃娃魚。

三文魚美食博主(美食博主紅燒娃娃魚道歉)2

雲南昭通養殖場中國大鲵無損傷取樣中 陳宏滿攝

過去我們一直認為中國大鲵隻有一個物種,不過中科院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最新研究發現,中國大鲵至少由陝西、貴州、安徽、四川和廣西5個物種組成,有可能至8個物種,這意味着對于中國大鲵原有的一系列保護措施面臨着重大調整。這一成果于北京時間今天零時在國際學術期刊《當代生物學》上發表。專家呼籲,盡快對中國大鲵進行不同物種的區分保護,禁止無序放流,以保護中國“娃娃魚”多樣的生物基因。

政府重視“活化石”保護

此次發布的成果,由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車靜、中科院院士張亞平、中科院高級訪問學者羅伯特·墨菲教授團隊領銜的多個國、内外研究人員合作完成。車靜介紹,中國大鲵起源可以追溯到1.6億多年前的侏羅紀時代,被稱為“活化石”,由于其珍稀瀕危,堪稱“水中大熊貓”。

中國大鲵曾廣泛分布于我國長江、黃河及珠江流域的18個省份,後來由于栖息地連續破壞,以及人為過度捕捉,中國大鲵的野生資源迅速減少瀕臨滅絕,目前野外難見其蹤影,基本被囤積在商業養殖場中。

車靜說,我國政府高度重視中國大鲵的保護,至今全國已建立33個主要針對中國大鲵的自然保護區,占地面積達17.10萬公頃。同時為了增加野生種群,政府組織了頻繁的放流活動。據不完全統計,放流數量達到105918尾。與此同時,在巨大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大量野外種群被非法捕撈并被買賣進入人工養殖市場。

娃娃魚可能高達8個物種

自2007年起,車靜、張亞平和羅伯特·墨菲帶領的團隊便開始了對中國大鲵的研究項目。在10年的研究中,通過使用簡化基因組的手段,多項分析結果意外發現,中國大鲵并非單一物種,目前研究數據支持至少5個物種的劃分,包括陝西種、四川種、廣西種、貴州種、安徽種,分布地與水系分布緊密相關,大緻對應黃河、長江、珠江、錢塘江等水系流域。另外,研究人員在養殖場種群中還意外地發現了另外兩個獨特的支系,加上此前記錄分布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種群,推測中國大鲵有可能包括高達8個物種。

保護不當或造成物種滅絕

車靜說,在中國大鲵這樣的大型動物中發現如此多的隐存物種是令人震驚的,目前我國實施的保護是基于“中國大鲵是一個物種”的保護措施和市場化的人工養殖、放流增殖,并未對不同地方的種群加以區别對待。但按照最新研究發現來看,若不及時調整,不僅有的物種不能得到保護,還很容易使小種群物種受到其它物種的基因侵蝕,甚至被取代,造成巨大遺傳資源損失甚至物種滅絕。車靜說,他們已經發現在被抽樣調查的養殖場中有78.82%的個體是“陝西種”,甚至在貴州、廣西等地野外捕獲的“娃娃魚”也是“陝西種”。換言之,不當的商業養殖、政府及民間放生可能造成物種入侵,加速當地物種的滅絕。

小種群娃娃魚需重點保護

因此亟需對現有中國大鲵的保護策略和措施進行評估和改進,特别是對于小種群物種,急需優先保護。同時應加強遺傳技術的應用,建立不同物種的技術标準,規範養殖市場,“一些小種群‘娃娃魚’就應該限定甚至禁止交易。”同時,應禁止未經遺傳核查的無序放流,在遺傳鑒定的基礎上,支持原産地放流,盡最大可能保護好已發現的各種“娃娃魚”。車靜說,中國“娃娃魚”應該是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他們自己“家鄉”的河流中,而不是住在圈養的池子裡。中科院院士、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魏輔文建議,應該對養殖場進行物種遺傳核查,明确物種歸屬,對純系中國大鲵建議在原産地建立國家公園,加大保護力度,“建多少,怎麼建,在哪些地方建,這需要總體設計、總體安排。”他說。

來源:綜合觀察者網、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tf01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