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靈感來襲的一首小詩

靈感來襲的一首小詩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15 06:01:51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第一阕: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這是一個系動詞,意思是“變得”,相當于become,或get。

微:黃昏的、昏暗的,形容詞,相當于dark。

胡:為何、為什麼,疑問副詞。不:否定副詞。歸:回家,不及物動詞。

式微式微,胡不歸:天黑了,天黑了,為什麼還不回家呢?

微:若非、要不是,否定副詞,相當于if it were not for。君:特指國君。

之:表示所屬關系,相當于介詞of。故:原因、緣故,名詞。

為:是,系動詞。乎:處于、位于,介詞。

中露:即,露中,露水中。在漢語,尤其是古漢語中,表示地點的方位副詞修飾名詞的時候,通常位于名詞之前,比如,上面,下面,中國,中山,中央等等。

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要不是因為國君的緣故,為什麼我還在濃重的露水中行進呢?

第二阕: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躬:整個身體,名詞。君之躬:國君本身,這是一種類似于英語中的反身代詞的一種強調手段。

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要不是因為國君本身的緣故,為什麼我還在泥濘不堪的路上行進呢?

解曰:這是一首征人詩,作者在深秋的傍晚,奔波在外地征役,雖然天色已經漸暗,但是,還是不得不疾行以趕路。因為深秋晝夜溫差比較大,傍晚時分,路上的小草就已經露水濃重,而在這個時刻,行路的視線尤其不佳,很難看清腳底下的路況,作者此時深一腳淺一腳,在泥濘不堪的路上趕着路,而且,可以想象,作者褲腿肯定早已打濕,身上可能還有白天行路造成的一身汗,而此時又氣溫驟降,這是一種非常困苦不堪的情形,而且心裡委屈到一定程度,因此才有此感歎,在詩中直指給自己造成困苦的原因,也就是“微君之故”,通過這種語言形式的表達,來舒緩自己内心憤懑不滿的心緒。

本詩共兩阕,都以“式微式微,胡不歸”起調:天黑啦,天黑啦,為什麼還不能回家啊?詩人緊接着便以自問自答的方式交待了原因:“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為了君主的事情,自己才如此的奔波。傳統注釋曆來認為,這首詩反映的是勞作之人的哭訴,哭訴他們備受壓迫,天黑之後還要被迫在田地裡勞作。其實這是不可能的,隻要有過在田地裡勞作這種經驗的人都知道,天黑之後是無法繼續在田裡勞作的,因為根本就看不見 。而且,在露水如此厚重的時節,野外的田地裡也沒有什麼農事需要勞作,更沒有如此緊急需要趕工的農事,這是有農村生活經曆的人都知道的常識。

在藝術上,這首詩的特點就是以設問的表達方式來強化語言效果。從全詩看,“式微式微,胡不歸”,并不是有疑而問,而是為了引出造成自己受苦的根源,以此來發洩自己的不滿。詩人在露水濃重的野外,連夜奔波,有家不能回,腳底下冷不防地還要打滑,自然苦不堪言,所以需要傾吐心中的強烈不滿,但如果是正言直述,就太平白直叙了,采用這種故作有疑的設問形式,使詩篇顯得宛轉有情緻,也更引人注意,啟人以思,所謂不言怨而怨自深矣。

由于《毛詩》将此詩解說成勸歸,也就是勸人歸隐,而曆代學《詩經》者又都以毛說為主,所以“式微”一詞竟逐漸衍為中國古典詩歌中的“歸隐”意象,如唐王維“即此羨閑逸,怅然吟式微”(《渭川田家》);孟浩然“因君故鄉去,遙寄式微吟”(《都下送辛大夫之鄂》》;貫休“東風來兮歌式微,深雲道人召來歸”(《别杜将軍》)等等,由此可以看出《詩經》對後世中國文學的巨大影響。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對《詩經》錯誤的解讀,對中國文學和文化所造成的長久誤導性影響。

靈感來襲的一首小詩(今晚分享一首小詩式微)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