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國人都愛喝茶,有時候白天沖泡的茶沒喝完,又不舍得倒掉,會放置到第二天才喝。
然而,傳言中說“隔夜茶,毒如蛇”,人們認為茶放太久會産生大量的亞硝酸鹽,出現細菌超标、重金屬等問題,對人體有危害,甚至容易得癌症。
因此,很多人都視隔夜茶如“猛虎”,放置一夜後習慣将其倒掉,有時候不小心喝了隔夜茶還擔憂不已。那麼隔夜茶到底能不能喝?真的如傳言中說的有毒且緻癌嗎?
“隔夜茶不能喝”?央視實驗給出答案“隔夜茶”指的是前一天沖泡、經過隔夜放置的茶。
網上曾做過“隔夜茶到底能不能喝”的調查,結果顯示有83%的人認為隔夜茶不能喝,僅17%的人認為隔夜茶可以喝。
通常情況下,經過長時間放置的茶,顔色會發生一定的變化,變成黃紅色、甚至是黑色,再聞聞味道,竟然還有一股異味,而且飲用後還有點苦澀。
茶水沖泡後,放置了一夜,表面會漂浮着一層泛着金屬光澤的物質,有人懷疑這是重金屬溶出來了。
因此,“隔夜茶不能喝”幾乎成了人們的共識,不僅如此,有的人還将其稱為“緻癌茶”、“害人茶”,在生活中隔夜茶可以說是身負惡名了。
央視《是真的嗎》節目曾對這一說法展開了調查,通過實驗來驗證真相。央視記者選取了人們常喝的三種茶葉來進行試驗,分别是龍井、普洱和菊花茶。
實驗結果顯示,無論是放置12小時還是24小時的隔夜茶,在口感和風味方面都沒有變質,不影響飲用。
接下來對隔夜茶中的亞硝酸鹽含量進行檢測,數據顯示:
普洱和菊花茶,無論是新泡還是放置了12小時和24小時,亞硝酸鹽含量均低于0.2毫克/升。
而現泡的龍井茶,亞硝酸鹽含量也低于0.2毫克/升,不過放置12小時後亞硝酸鹽含量是0.25毫克/升;放置了24小時後亞硝酸鹽含量是0.26毫克/升。
雖然相比普洱和菊花茶略有上升,但是根據我國《生活飲用水衛生标準》規定,生活飲用水中硝亞硝酸鹽的含量不可超過1毫克/升。
如此看來,實驗中檢測的所有“隔夜茶”都遠遠低于國家規定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标準,含量非常低,不足以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
食品安全專家表示,事實上一杯純白開水放置24小時後的亞硝酸鹽含量都要比茶水高,原因是茶水中含有茶多酚等抗氧化物質,可以減少亞硝酸鹽的生成。
不過大家也同樣不需要對“隔夜水”有過多擔憂,隔夜水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微乎其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資料顯示,食入0.2克-0.5克的亞硝酸鹽即可引起中毒,超過3克以上可能會導緻死亡。
無論是隔夜茶還是隔夜水,亞硝酸鹽含量極低,正常飲用都沒有必要擔心會因此中毒。
流傳中除了說隔夜茶含有大量亞硝酸鹽,還提到“隔夜茶細菌超标”,這個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首先,通常情況下人們泡茶的水溫基本在90℃-100℃,如此高的溫度,一般的細菌都會瞬間被燙死了。
其次,茶葉本身的茶多酚就具備有一定的抑菌作用,雖然溫度降下來,空氣中的細菌可能會有一部分進入茶水中,但是細菌在茶水裡生長非常緩慢,幾乎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
由于環境污染、農藥的大量使用,土壤環境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屬污染,并且重金屬可以通過直接或間接途徑進入到茶葉中。
因此,有人看到茶水沖泡後長時間放置,表面漂着一層“油膜”,認為那是析出的重金屬。
專家表示,其實這層物質跟杯壁上的茶垢并無明顯差異,雖然确實含有少量的金屬離子,但大多是多酚類物質氧化後的産物,不必過分擔心。
總結由于多酚類物質被氧化成茶黃素、茶褐素,茶水放置時間太長顔色有點黑乎乎的,喝起來也有點苦澀味,口感确實比不上新茶,但不至于說“有毒”、“緻癌”。
不過,并不建議大家經常飲用,茶水中含有較多的茶多酚和維生素C,愛好喝茶的話,最好還是現沏現喝,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茶葉的價值。
總而言之,“隔夜茶”雖然口感不太好,但也不像傳言中的那樣可怕,不要一沾上“隔夜”就覺得是有毒、有害的,聽風就是雨。
或許,可以換個思路想想,茶水“放一白天”和“放一晚上”,難道不是一回事嗎?如果非要說有啥區别的話,可能後者“熬夜”了吧!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