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廣電融媒體記者 劉鑫/文圖
秋分已過,國慶将至,桂花的香氣浸染整座綠城,令人心曠神怡。近年來,買花送花已成越來越多人的消費習慣,眼下國慶佳節就在眼前,什麼鮮花最受追捧?鄭州市花價又有哪些變化?9月29日,記者來到鄭州陳砦國基路花卉市場,實地探訪國慶前夕花市狀況。
百合、玫瑰等日常花兒走俏,時令花概念正在消失
“和平時差别不大,賣得最好的還是百合、玫瑰這類日常花。”賣花的楊大姐一邊麻利地為玫瑰除刺,一邊告訴記者,“大多數客人買鮮花是用來送對象或朋友,所以玫瑰、百合這種便宜且好看的花需求量也最大,像一些豔麗的進口花名貴花反而買的人很少。”
秋季有哪些最受追捧的時令花呢?楊大姐告訴記者,養花種花技術早已十分成熟,溫室大棚使溫度濕度可控,充足的花源保證了在任何季節你都能在花卉市場找到任何你想買的花。“時令花”的概念正在逐漸消失,什麼季節買什麼花并不成立。如今影響花卉銷量的更多是是否契合消費場景,譬如春節時,象征喜慶的臘梅和劍蘭這類年宵花最受歡迎。而每個甜蜜的情人節,自然是各類玫瑰走俏。“想買買不到”的現象已經消失,更多是看消費者“想買什麼”。
預計佳節婚慶人數增多,花價可能迎來小幅上漲
“最近幾天花價也有波動,但都是正常市場波動,不是節假日的原因。”楊大姐告訴記者,根據往年經驗,國慶假期是婚慶高峰,那時買花用花的人會增多,價格也會有上漲,但幅度不會太大。
記者觀察到,眼下國慶将至,花卉市場卻顯得有些冷清,買花的客人并不多。
“過兩天放假人就多了。”另一家花店的店主解釋說,上午并非買花高峰期,而除這個原因外,距離國慶還有兩三天時間,鮮花易損,很少有人會提前這麼長時間準備鮮花。
店主給記者舉例子,29日當天,一把(20支)玫瑰價格是35元,假期即便上漲也就是幾塊錢區間内的浮動,不會說一下子漲到四十多,倒也不必提前買花,正常賞玩便可。
大水疫情影響下,花與網絡結合積極探尋出路
剛剛過去的大水和疫情對鄭州市方方面面都帶來了許多影響,花卉市場也不例外。
“當時人們都不出門了,更别說買花,對店裡生意影響還是蠻大的,但花價倒是沒什麼變化。”楊大姐解釋,天氣變化影響産量,再反映到鮮花價格的過程有段不短的時間,而且鄭州市的鮮花基本上都是從昆明進貨,因此盡管鄭州市又是大水又是疫情,但這一兩個月來花卉市場的價格仍較為平穩。
疫情期間,人們出行受限,花卉市場也關閉了部分入口,為應對當時人們出不了門的情況,楊大姐所在的花店嘗試用配送平台給客戶送花,倒也實現了盈利。
“當時各家花店都差不多,主要是靠老客戶的訂單盈利,來店的人少,就通過微信網上聯系,然後用送貨平台配送,很多客人現在還偶爾通過微信聯系送貨上門。”
疫情期間大家都不太好過,也有一些生意不好關門的店,但疫情過去之後,大多數花店現在已經恢複正常。楊大姐說,也希望大家節假日可以為家人朋友買兩支鮮花,共通慶祝祖國母親的生日到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