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來,我讀了大概有二三十本書,大部分的都做了筆記或者思維導圖。現在書已經成了我生活的夥伴,如果哪天不讀書,就會覺得荒廢了一天。
一部分思維導圖筆記
可是半年之前,我尚且還不知道怎麼改變迷茫而無措的生活。
可以說,閱讀,讓我開啟了另一種生活。
下面是我讀書半年的9點收獲,全都是肉眼可見的改變。
通過讀書,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不再畏畏縮縮什麼都不敢,我再也不會覺得自己什麼都不好,而是能夠勇敢地面對各種事情。
以前我經常覺得自己特别差勁,其他人都很優秀,連自己穿什麼衣服都要糾結會不會被人說不好看。但是看書讓我的生活重心不再放在别人對我的評價上,而是專注于個人的成長。
這樣一來,我就不會再害怕什麼,遇到事情也能大大方方地去展示自己。并且學到了更多東西,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長和進步,所以能慢慢地改掉自己自卑的毛病。
以前,我經常會生氣,倒不是和人發脾氣,而是感覺自己哪哪都不好,所以就和自己生悶氣。
後來,讀了幾本書之後,我發現讀書能治愈我的情緒,我會被帶進書中的故事,能感受到字裡行間的力量。
所以,一旦心裡有不舒服的情緒,我都會強迫着自己去看書,看幾分鐘,情緒也就平靜下來了。
通過讀書,我學會了不再糾結于一失一得,學會了放下,學會了通過努力去一步步地靠近自己喜歡的地方。
以前太急躁了,往往想着要得到更多,想讓自己的努力現在就收到結果。通過讀書,我學會了慢慢來,學會了成長,學會了量變達到質變。
不要急躁,慢慢來。
我是個比較宅的人,相比于喧嚣,我更喜歡獨處的世界,再加上有點路癡,沒有人和我一起,出去了基本上就很難找到回去的路,所以不太敢出門。
上大學之前,我從來沒踏出過那個小城市,後來上了大學,去了同省的另一個城市,那裡的路況不同于家鄉的簡單,出去兩次找不到路也就不出去了。所以,一直很遺憾不能看看外面的風景。
讀書,給我提供了足不出戶就能增長見識的方法,讀書讓我看到了各種各樣生活的方式。“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我無法行萬裡路,但我還可以讀萬卷書。
5.指點行動,變得優秀學一些方法讀書,尤其是那些緻用類書籍,很多都是有着明确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我比較喜歡讀這種書,因為可以給我提供成長和變得優秀的實際方法。
比如《高效學習之道》就介紹了許多高效的學習方法;《學會寫作》介紹了很多寫作的方法;《終身成長》介紹了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讓我學會了如何變成成長型思維(強烈推薦這本書,思維方式真的是與我們的成長息息相關)。
我在微信讀書上面看的,《高效學習之道》可以在網易蝸牛讀書上看全本
超級推薦!(微信讀書)
6.打破以往的疑惑和認知讀書越多,就越感到自己的淺薄無知。
以前比較疑惑的事情,不管是人生方向,還是具體的問題解決,都能在書中找到明确的答案。
7.學會專注現在網上提供的信息大多都是碎片化信息,我們習慣了碎片化閱讀的這種方式,就越來越接受不了長篇大論,我們的注意力、專注力都在不斷退化。
把讀書融入生活之前,我能明确感覺到自己的專注力嚴重不足,不管幹什麼都無法堅持很長時間,即使是看手機,一篇文章看不完就想翻頁,更别說是長篇大論的書籍。
剛開始看書的時候,看不完一章節就不想看了,注意力就跑了,後來堅持讀書,大概一周左右,這個現象就好轉了不少,從看書3分鐘到看書半小時,也不過是一兩周的時間。
不僅是讀書的時間越來越長,專注學習的時間也不斷增加,學習效率也提升了不少。
以前獨處時就看手機,但是長時間對着手機屏幕很容易頭暈眼花,近視度數漲了不少。這樣的獨處沒有收獲,沒有進步,完全是在浪費時間。
後來有了獨處時看書的習慣,既能增長見識,又學會了很多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讓我的獨處時光的質量增加了許多。
上大學之後,一朝脫離了唯分數論的環境,有了屬于自己的智能手機,每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都“貢獻”給了手機,抖音一看就是幾個小時。
後來為了使自己脫離那個堕落的環境,讓自己走出迷茫,逼着自己養成了看書的習慣,玩手機不再是我打發時間的唯一選擇。
閱讀使我改變了玩手機的壞習慣,現在我的手機基本上大部分的時間用來學習,比如查英語單詞、聽英語聽力、看電子書、看看人民日報等等,剩下的一小部分時間會玩玩手機用來放松。我可以很容易地從玩手機的狀态中抽身出來。
閱讀讓我獲得了很多。劉向說:“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愚。”确實如此,或許對于讀過的書的内容記得不是很清楚,但是讀過的書都會變成個人的養分,滋潤自己成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