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瞻彼淇澳,綠竹如箦

瞻彼淇澳,綠竹如箦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5 09:27:12

有些植物,就生長在我們身邊,我們經常會從它身邊經過,甚至當我們邁進草叢欲做某事時,它已在我們的鞋子底下了。可是,即使它長成片,即使它也開花,可它仍舊是人們視而不見的雜草。萹蓄就屬于這類的植物。

瞻彼淇澳,綠竹如箦(萹蓄淇澳之竹)1

萹蓄全株


萹蓄的葉子一般為狹橢圓形,狀如竹葉,而且莖上生節,因此從古至今,名稱多與“竹”相關。萹蓄早在《詩經》中便有記載,《詩經•衛風•淇奧》:“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中的“綠竹”,在西漢作為訓釋《詩經》之作的《毛傳》中已有解釋:“綠,王刍也。竹,萹竹也。”也就是說,“綠竹”指的是“王刍”和“萹竹”兩種植物,“王刍”即現在的荩草,萹竹即現在的萹蓄。但後人卻多誤以為是指綠色的竹子,北魏地理學家郦道元在《水經注•淇水》中記道:“《詩》雲: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毛雲:菉,王刍也;竹,編竹也。漢武帝塞決河,斬淇園之竹木以為用。寇恂為河内,伐竹淇川,治矢百馀萬,以輸軍資。今通望淇川,無複此物。惟王刍編草,不異毛興。”他也以為淇水有竹,當他來到淇水(即今河南北部)岸邊,卻發現周邊并沒有竹子,隻有“王刍編草”,也就是荩草和萹蓄。宋代儒學大師朱熹也誤解了“綠竹”,他在《詩集傳》中便解釋為:“綠,色也。淇上多竹,漢世尤然,所謂淇園之竹是也。”後來,清植物學家吳其濬在《植物名實圖考》一著中寫道:“雩婁農曰:淇澳之竹,古訓以為萹蓄。此草喜鋪生陰濕地,美白如箦,誠善體物矣。”“雩婁農”為吳其濬的别号,他明确肯定了“淇澳之竹”即為萹蓄。

瞻彼淇澳,綠竹如箦(萹蓄淇澳之竹)2

萹蓄群落


萹蓄别稱扁竹、竹節草、豬牙草、粉節草、鳥蓼、路邊草等,為一年生草本。它在路邊、草叢、稻田邊、河畔等潮濕處常能見到,是鹽堿土的指示植物。它的莖平卧、上升或直立,株高約10-40厘米,葉互生,葉柄很短。對于萹蓄的特征,古書中也多有描述。宋蘇頌《本草圖經》中載:“苗似瞿麥,葉細綠如竹,赤莖如钗股,節間花出,甚細微,青黃色,根如蒿根。”明朱橚在《救荒本草》中也有相似的記述:“苗似石竹。葉微闊,嫩綠如竹。赤莖如钗股。節間花出甚細,淡桃紅色。結小細子。根如蒿根。”

瞻彼淇澳,綠竹如箦(萹蓄淇澳之竹)3

萹蓄的花


它的花,小而細碎,常單朵或數朵簇生于莖節葉腋處,在整株萹蓄上,這些小花看上去隻是一些點綴在莖上的小紅點。若仔細端詳,會發現這些小紅點,都是合着的,而張開的小花,是綠色。植物學上,把花萼和花冠總稱為花被,外輪的稱為花萼,内輪的稱為花冠。但有些花隻有一輪花被,所以就把我們通常叫做花瓣的部分,叫花被片。萹蓄就是如此,它的花被5深裂,看上去就像5枚花瓣。它的每枚花被片橢圓形,略向内合,綠色,邊緣白色,中間有雄蕊8枚,雌蕊3枚。這些小花看起來極不顯眼,倒是莖上那些小紅點點,雖小卻很鮮豔。其實,這些小紅點,是萹蓄開謝了的花,它們開過後,就會變成紅色合起,将發育中的子房包裹起來,瘦果将成熟時,花被片會褪去紅妝,再次變回綠色。

瞻彼淇澳,綠竹如箦(萹蓄淇澳之竹)4

開着的花是綠色,謝了的花是紅色


待花被片半幹時,瘦果就成熟了,每朵花有一枚果實。這時的花被片包裹得也不再那樣緊了,從裂縫處能隐約瞧見黑褐色的瘦果。摘下一個,用手指将花被片揉撚掉,就會看到三棱錐狀的瘦果,隻是底部的花被片仍緊緊包裹着,不容易搓落。

瞻彼淇澳,綠竹如箦(萹蓄淇澳之竹)5

萹蓄的果實


萹蓄雖其貌不揚,但自古便作為中藥被人們使用。入藥後,有通經利尿、清熱解毒的功效,民間常用其煮水,空腹飲用,祛除蛔蟲。此外,萹蓄也可食用,即取其嫩莖葉,焯水後涼水浸泡,可涼拌、做餡和做湯等。

瞻彼淇澳,綠竹如箦(萹蓄淇澳之竹)6

萹蓄的幼苗


#頭條公開課繁星計劃# #植物世界# #植物# #野生植物# #草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