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詩詞,詩情畫意,藏着古代詩人的浪漫情懷。
它是“走來窗下笑相扶,愛道畫眉深淺入時無?”的夫妻恩愛,也是“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嬌羞情感……
有時候,讀到一首美妙的詩詞,隻想把那一刹那變成永遠,停留在那最美的畫面裡,停駐在那至美的詩意中。
今天,詩詞君為大家分享8首絕美古詩詞,首首詩情畫意,令人一眼沉醉,驚豔了千年的時光!
《蘭溪棹歌》
唐·戴叔倫
涼月如眉挂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一彎蛾眉月挂在柳灣的上空,月光清朗,涼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鏡的溪面上,煞是好看。
淅淅瀝瀝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漲,魚群争搶新水,夜半人靜之時紛紛湧上溪頭淺灘。
桃花伴着春雨落下,唯美而浪漫。蘭溪江邊,景色美;蘭溪江上的漁民,心歡樂。
人終其一生,不就是在找一個讓自己完全沉醉的地方嗎?在這樣的夜晚,心中湧起無限柔情,隻願長在此間不複醒。
《踏莎行·小徑紅稀》
宋·晏殊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台樹色陰陰見。
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
翠葉藏莺,朱簾隔燕。爐香靜逐遊絲轉。
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小路旁的花兒日漸稀少,郊野卻是綠意盎然。春風不懂得去管束楊花柳絮,好似那蒙蒙細雨亂撲人面。
黃莺躲藏在翠綠的樹葉裡,紅色的簾子将飛燕阻隔在外,爐香靜靜燃燒。醉酒後從一場愁夢醒來時,夕陽正斜照着幽深的庭院。
楊花“蒙蒙”地撲着行人面,真是生動有趣。可暮春的美景又帶着淡淡的哀愁。原來啊,世間從來多是美景,隻有多了傷心的人罷了。
《雙調憶王孫·賞荷》
宋·李清照
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
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蓮子已成荷葉老。青露洗、蘋花汀草。
眠沙鷗鹭不回頭,似也恨、人歸早。
已是秋日,李清照郊遊心情不減。微風輕拂着湖水,更覺得波光浩渺,正是深秋的時候,紅花葉凋,芳香淡薄。
蓮子已經成熟,蓮葉也已衰老,清晨的露水,洗滌着水中蘋花,汀上水草。優美的風光,不僅吸引了人,還吸引了山禽水鳥。鷗鹭也與人混熟了,彼此消除了隔膜,
深秋時節,殘荷本是衰敗的,讓人消極的。而李清照卻能從中發現不一樣的美。有趣的人,在每一次衰敗的景色中,總能發現美麗的亮點,須知心中有景,則處處好風景!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随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複樂,陶然共忘機。
一個月夜,李白到終南山去造訪一位隐士。走進竹林穿過幽靜小路,青蘿枝葉拂着行人衣裳,兩人歡言笑談,暢飲美酒。心情真是快樂,一下子就忘掉了世俗的機心。
月夜訪友,舉杯暢談,李白真是浪漫。
清風月夜,攜着好友飲酒,多麼閑适,多麼快樂,伴着這清麗秀潤的景色,詩人不拘形迹,何等潇灑,人生得意須盡歡,今朝有酒今朝醉,時時都能享受當下的這一刻,人生也不虛此行。
《滿庭芳·山抹微雲》
宋·秦觀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谯門。
暫停征棹,聊共引離尊。
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霭紛紛。
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
謾赢得、青樓薄幸名存。
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會稽山上,雲朵淡淡的像是水墨畫中輕抹上去的一半;越州城外,衰草連天,無窮無際。城門上的号角吹起,離别的一刻總要到來。
悲傷之際想起曾經的柔情蜜意,卻亦無可奈何,我終究是辜負了你。離别之傷,人生飄零之感,都在這一首詞中了。
人的一生,要經曆多少離别,要經曆多少感傷,我們算不清楚。隻願我們走的每一步,都真心誠意,無愧于心。看淡世事滄桑,内心安然無恙。
《過香積寺》
唐·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裡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龍。
香積寺幽深寂靜,古木參天卻沒有行人的路徑,深山裡傳來古寺鳴鐘,卻不知寺在何處。
泉聲嗚咽,青松上的日色還帶着寒意。黃昏時分,潭水更顯得曲折幽靜,僧人身心安然,進入了禅定狀态。
在嘈雜的世界呆久了,不如尋一個幽深甯靜的去處,感受自然的甯靜,安定入禅,定會雜念全消。甯靜的環境,總能讓人對人生有更多的體悟。
《訴衷情·一波才動萬波随》
宋·黃庭堅
戎州登臨勝景,未嘗不歌漁父家風,以謝江山。門生請問:先生家風如何?為拟金華道人作此章。
一波才動萬波随,蓑笠一鈎絲。
金鱗正在深處,千尺也須垂。
吞又吐,信還疑,上鈎遲。
水寒江靜,滿目青山,載月明歸。
這是幅寒江獨釣圖,一碧萬頃,波花粼粼,漁翁處在垂釣,仿佛一個世外之人。漁翁歸來時,水寒江靜,隻見滿目青山明月當空。
黃庭堅寫下此詞時,剛被貶到黔州,他羨慕漁翁的生活,更羨慕他的境界,獨守山間,雖說孤獨,可這山間的美景亦隻屬于他一個人。
一件事有兩面,如果鏡頭直照悲傷,那麼,一定看不到周邊那靜谧而清麗的風景。如果隻顧悲傷,怎麼會感受到山間清風,頭上明月呢?豁達的人,總會在苦難中,尋找到一絲快樂。
《人月圓·山中書事》
元·張可久
興亡千古繁華夢,詩眼倦天涯。
孔林喬木,吳宮蔓草,楚廟寒鴉。
數間茅舍,藏書萬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千古以來,興亡更替就像繁華的春夢一樣。孔子家族墓地中長滿喬木,吳國的宮殿如今荒蕪萋萋,楚廟中。烏鴉飛來飛去。
詩人早已厭倦了這樣的生活,他回到山中生活,幾間茅屋裡,藏着萬卷書。山中有什麼事?用松花釀酒,用春天的河水煮茶。
閑适的生活,是每個人畢生的追求,看透興亡規律,詩人回到山中生活,在山中,詩人過得舒适而自在。與内心的充實與快樂相比,功名利祿又算得了什麼呢?
我們總是向往詩詞中的生活,小橋流水,暮霭晚霞,或者白草紅花。
其實,詩意生活并不在遠方,而在每個人的心裡。隻有當你一身輕松,不為現實悲喜所擾,内心自有一份安甯與堅持時,你就會感受到處處都是詩意。
惟願這8首詩詞,能給你帶來不一樣的感受,願你心有清風明月,身如流雲皓月,在喧嚣的塵世,活出自己的風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