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裡有媽媽問寶寶不愛吃輔食怎麼辦?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綜合性問題,我總結了以下四種情況,給媽媽們做個參考。
1、寶寶不能接受輔食的口感。
剛添加輔食的時候,寶寶可能不太适應米粉的口感,可以适當增加溫開水的比例(不要用奶粉或母乳來沖調米粉,要把吃奶和吃輔食區别開),沖調的稀一些,再慢慢減少水的比例、讓米粉變得粘稠。
如果寶寶愛吃奶,不愛吃輔食,可以選擇在寶寶比較餓的時候先喂輔食,再喂奶。反之,如果寶寶很愛吃輔食卻不愛喝奶(1歲前的寶寶90%的營養是來自奶,有的家庭覺得寶寶不愛喝奶就不喝,多吃輔食甚至通過增加魚、肉、蛋以增加營養攝入,這樣的做法是不科學的,會增加寶寶的腸胃負擔,造成寶寶脾胃不和,無法消化吸收。這也正是為什麼有的孩子會出現老人口中說的“孩子特别能吃,一頓吃一碗,就是不胖”的主要原因)。
比較理想的狀态是1歲之前每天奶量在600-800ml、2頓輔食;1歲之後每天奶量在400ml、2-3頓輔食(有的西方育兒書建議在1.5歲之後再完成每天三頓輔食過渡)。
2、寶寶沒食欲。
出現寶寶沒食欲的主要因素是運動量少。有的寶寶每天被抱在懷裡或待在家中熱量消耗不多,勢必造成沒有胃口。應多在家中進行趴、爬練習,以及多帶寶寶外出曬太陽。有的家長怕孩子着涼,冬天裡很少外出。其實除了個别極端天氣,都可以帶寶寶外出,既有助于增進寶寶的食欲,也有助于提高寶寶免疫力,越不出門的寶寶,越容易出現出門就感冒的情況。
有的寶寶獨自進餐也會沒有食欲,最好辦法是陪同進餐。如果媽媽表現得對食物很有興緻,寶寶就會模仿媽媽的樣子對食物表示出興趣。對于新添加的食材,媽媽可以先嘗一下并表情誇張的表達“好吃”,再喂給寶寶。也可以把寶寶的輔食多做一些盛在一個碗裡,媽媽一勺、寶寶一勺的吃。
3、寶寶水果、零食攝入過多。
有的寶寶添加輔食後,每天會進食大量的水果、零食。有的十個月左右的寶寶可以自己坐在餐椅裡吃半桶酸奶溶豆或者大人每次要喂一根香蕉。寶寶的胃隻有自己拳頭一樣大,吃多了水果自然吃不進去正餐。
有的媽媽說“吃水果多好啊,我家不愛吃飯,就愛吃水果”。吃水果的好處在現代社會被誇大了許多。我們現在吃的水果大部分含糖量都很高,即使成年人攝入大量的糖,身體都很難代謝,更别說小寶寶,更容易出現營養過剩、肥胖的情況,給身體留下健康隐患。不宜多吃水果還有一個原因是很多水果偏寒涼,吃得過多會增加體内濕氣、損傷陽氣。
這裡說的不宜多吃,不是指不吃,而是适量。吃多少是合适的量?不同月齡和不同的寶寶都有個體差異。水果既然作為加餐,就不能喧賓奪主,建議寶寶的輔食應以谷物、雜糧、蔬菜為主,少量搭配魚、肉、蛋,水果作為加餐。給水果的時候不要因為寶寶愛吃就不停地給,大人要控制好喂養量,有的寶寶不給吃可能會出現哭鬧,就要适時轉移注意力,或把寶寶抱離餐椅。
4、不接受輔食的顔色、形狀、味道。
崔玉濤說過為了避免寶寶挑食,一歲前要把所有食材都混在一起喂養。可寶寶總有長大的一天,我個人覺得适當的挑食也是可以接受的。大人也會有愛吃和不愛吃,對于小寶寶也不應太苛責。
适當也是有條件的,比如愛吃胡蘿蔔,不愛吃土豆,愛吃西葫蘆不愛吃芹菜,這些情況是可以接受的。而隻吃肉類,蔬菜通通不吃,就說明喂養出了問題,飲食習慣需要及時糾正。
有的食材味道比較特殊,比如西蘭花,單獨食用寶寶可能接受不了,可以嘗試蒸熟剁碎後混在粥裡或者與土豆、胡蘿蔔一起烙成蔬菜餅再給寶寶食用。具體的做法很多輔食公衆号裡都有專門的講解,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說到輔食的食材,還想特别說一下,很多媽媽由于寶寶不愛吃飯,花了大量的心思采購、制作輔食。大聖媽媽想說:吃飯是個順其自然的事,隻要寶寶餓了自然就會吃。
有的媽媽自己節衣縮食,卻給寶寶買車厘子、牛油果,其實這大可不必,和爸爸媽媽吃同樣的食材會增加寶寶的歸屬感,也會讓寶寶更早接受“家的味道”。
對于不太能接受輔食形狀的寶寶,媽媽可以嘗試購買一些輔食制作的模具,簡單處理下讓食材看起來更可愛。但不要花太多的精力來制作輔食(很多别人家的媽媽朋友圈曬出來的也都是為了曬娃特意精心烹制過的),不然如果費了很多功夫做出來的飯寶寶卻不愛吃,媽媽就易失落感爆棚、心情不好,甚至遷怒寶寶。
在喂輔食的時候,一定要讓寶寶坐在餐椅裡,不要看電視、玩玩具,家庭成員不要逗寶寶,避免寶寶哭鬧或笑的時候嗆到食物,不要和寶寶有太多的對話,盡量讓寶寶的注意力集中在吃飯上。如果寶寶表現出了不想吃,就要立即停止喂飯,漱口、擦手,結束吃飯這個環節。寶寶知道饑飽,不要勉強,以免對吃飯産生抗拒情緒。
(侵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