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林悟道《韓非子-八經之因情》 第一章 人情
我們總用理想主義對待事物,對待生活,卻忘卻了做為“人”本身的特質。人是事物的主體,是客觀事物的體驗者,是世俗世界的創造者,是一切地球文明的發現者與積累者。我們暫且不論“人”是從哪裡來,這是一切問題的源頭,不同的源頭造就不同的後來,源頭可能有很多種,進化論也罷,地外生物也罷,但,現實隻有一個,我們就讨論這個現實,這個真實的世俗世界。
如果你承認“人是事物的主體”,那麼世間一切皆因人而存在,沒有人,也就沒有一切。凡事都要以人為出發點,脫離了人讨論世間事物就毫無意義。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以“人”為中心才是人類存在下去的目的。
法家依法治國的思想來自道家,宇宙有序而恒,天地有序而長,萬物有序而生,人類社會也應該是有序而存,做為社會的基本元素人也應該是有序而活。如何才能達到“在序”呢,隻有依法治國,而依法治國的執行者是人,受用對象是也是人,問題又回到了開始,人是依法治國的主體,我們就必須以人為出以點讨論如何依法治國。
韓非子做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與代表人物,自然知道人在依法治國的中的主體地位,所以在《八經》中首先讨論“因情”,從“人情”出發,探讨如何實現依法治國。韓非子能跳出“人”本身的局限來看待這個問題,自然就能看全看真。當然,韓非子本身是人,也具有人的特質,也有人性的缺點與陰暗面,但做為一代聖賢,最大的優點就是最大限度的壓低人性的缺點與陰暗面,最大限度的發揚人性的優點與光明面。
韓非子開門見山地說“凡治天下,必因人情。”意思是:凡要治理天下,必須依據人情。這裡的“人情”不是我們常說的人情世故,也不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而是人性,也就是人的本質。人對外界環境與事物的反應就是人性的體現,人性不是抽象的而是通過具體的事物上表現出來的。我們不能指着某個不認識人的說他善惡,隻能通過這個人對某些事物的反應來說他的善惡。
治國就是對天下所有人與事的管理,人與事都是一個個具體而鮮活的現實。所以治國就要以人為中心,必須以人性為基礎為依據。韓非子認為“人情者,有好惡,故賞罰可用”意思是:人之性情,有喜好和厭惡兩種趨性,因而賞和罰可據以使用。這是多麼的吓人呀,我曾經感歎過,不管是佛祖,還是聖賢都在利用人性的缺點。我也曾說過,隻有魔鬼才會利用人性的陰暗面,難道聖賢與魔鬼是一夥,其實他們都是精神層面的存在體,隻不過聖賢勸善,魔鬼導惡。
君主如何依據“人性”治國,韓非子認為“賞罰可用,則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意思是:賞和罰可據以使用,法令就可據以建立起來,治國政策也就進而完備了。賞罰是君主的權柄,而人性先天喜好厭惡,君主正好利用這種特質進行賞罰,并依此設立賞罰的制度。韓非子接着說“君執柄以處勢,故令行禁止。”意思是:君主掌握政柄并據有勢位,所以能夠令行禁止。其實,管理的實質就是這麼簡單,沒有那麼多那麼深的道理。人人都喜歡舒服,讨厭疼痛,人人都喜歡獲得,不喜歡失去。
【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惡,故賞罰可用;賞罰可用,則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
人類是進化,還是演化?進化就應該少一些陰暗面,多一些光明面,但,我們還是和上古時期一樣,難道人性真的恒古不變。那我們隻能是演化,而不是進化,我們隻是按時間軸,走在一條沒法回頭路上。幸運的是,時間不可以重來,但生命可以輪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