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2022年第三輪集中土拍塵埃落定。
故事四平八穩,沒有那麼多跌宕起伏,也沒有那麼多一波三折,挂牌出讓的11宗地,最終基本都被國央企和政府平台公司托底拿走,全然不見民營房企的身影。
土拍現場,精彩是有的:
鼓樓西禅寺附近地塊42家競買人報名,40家參與搖号,最終由保利成功收入囊中:1秒觸頂 全款 搖号,樓面價高達2.4萬/㎡!
于此,朋友圈一片歡呼,讓人感覺行情回來了。事實上,扣除一些馬甲,真正參與的房企并不多。
剩餘的10塊地,基本都是單家報名,0溢價成交。這在往年市場稍微好點,報名房企沒滿2家是不可以正式競價的。
市場并沒有傳的那麼好。
圖片來源:克而瑞
其實,不僅福州,全國一個模樣。
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全國82.5%的上市房企尚未在22個集中供地城市拿地,其中絕大多數為民營上市房企。
而土儲規模極大程度決定着房企未來的業績,新增土儲過少,将導緻沒有項目可賣,最終結局隻有一個:
退出市場!
民營房企已普遍沒錢拿地。如今他們對于銷售、現金流迫切渴望早已躍然紙上,而他們面對的處境異常艱難:
借不到錢,民營房企失去公開市場融資能力;收不回錢,房貸放款慢、監控資金過高導緻資金流動性差;賣不出錢,市場疲軟,大環境下需求被抑制;賺不到錢,成本推升導緻項目虧損;還不起錢,上下遊負面情緒高漲,引發一系列不良反應。
這或許正是房企選擇躺平或擺爛的真實原因。
然而,拒絕躺平的也很受傷的:
9月28日,樓市“三好生”旭輝遭遇了至暗時刻。早間開盤,旭輝股價低開逾5%,此後持續下跌,截至收盤,跌幅32.28%。旭輝永升服務也未能幸免,截至收盤跌23.33%。
林中所寫的一份内部信流傳開來。
他在信中指出:三季度以來,多地疫情反複,疊加全球經濟持續弱,房地産市場一再探底。出險房企交付風險頻發,疊加一些省市出現的“斷貸潮”,讓房地産行業市場端的需求依舊疲軟。
雖然各地出台了多項刺激政策,民營房企的銷售還是處于同期水平的一半,行業整體去化率從過去的60%下降到現在的40%。也就是說:
各地出台的救市政策收效甚微!
放到福州,政策不少,收效一樣不理想。8月為例,五區新房網簽成交套數為1665套,環比今年7月的2028套下跌約17.9%,同比去年8月的5518套下跌約69.83%。而樓盤降價潮此起彼伏。
這是一個急劇變化的大時代。
在行業的深度調整期内,國央企不僅承擔了部分行業出清的重任,接盤暴雷企業爛尾資産,還得兜底當地的土拍市場,但他們也同樣需要優先保持現金流,同樣要打響利潤保衛戰、處理好手中的土儲與資産。
都挺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