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菜即滬菜,
以濃油赤醬、鹹淡适中、
保持原味、醇厚鮮美為其特色~
然鵝,作為“的的刮刮”的上海人
吃了這麼多年的上海菜
你确定你真的了解這些美味嗎?
這些上海菜的秘密,
你又知道多少呢?
01
關于紅燒肉
上海紅燒肉帶有濃油赤醬、絲絲甜味,
簡直把本幫菜的特色發揮到了淋漓盡緻!
而上海人做紅燒菜的統一特征,
是“一手醬油瓶,一手糖罐頭”。
靠火候功夫,
可以做出肥而不膩、酥而不爛、
甜而不粘、濃而不鹹的味道來。
每個上海人的記憶中
一定有一碗姆媽或者外婆燒的紅燒肉,
每次下飯都能吃到“打了耳光都不肯放”!
那是一種隻屬于“屋裡廂的味道”~
而燒紅燒肉時都會放點“和頭”!
那麼啥叫“和頭”?
實際上就是和肉燒在一起的食料!
哪些“和頭”可以搭配紅燒肉,
侪是有講究的!
要吸得了味道,但又不會讓肉味“嘎忒”
(上海話,“變味、串味”的意思)
最常見和紅燒肉一起燒的“和頭”,
就是百葉結、筍、蛋~
每逢過年,上海人家裡總是要有一碗紅燒肉的~
寓意新的一年紅紅火火!
而以前的肉類都是要憑票供應!
一塊紅燒肉隻有手節頭噶小
上海人可以從初一吃到十五~
02
關于糖醋小排
你無法想象,上海人對糖醋小排的愛~這道菜酸甜入味,據說是張愛玲愛吃的。
在她的小說中有這樣寫道:
“如果湘粵一帶深目削頰的美人是糖醋排骨,
上海女人就是粉蒸肉。”
而在去年,這道菜
還被評為“中國菜”之上海十大經典名菜!
上海人吃糖醋小排,
有人喜歡冷吃,有人喜歡熱做。
上海人習慣把糖醋排骨這道菜叫做“糖醋小排”。
以前用的“小排”是比較便宜的脊椎排骨。
現在呢,改用肉排了。
本幫菜飯店的師傅們喜歡用
冰糖代替白糖使排骨入味,
因為冰糖會讓醬汁變得晶瑩透亮些~
說起糖醋小排的起源,
竟是源于江蘇的無錫!
上海人家裡燒糖醋小排
為了省油,通常用煸不用炸。
肉煸好撈出來,
老酒一噴,擺(放)冰糖、醋、
生抽跟老抽,用小火煨。
而擺多少糖全憑手感的~
是阿拉姆媽在廚房裡
長年累月的經驗積累出來的!
03
關于紅燒大排
說起紅燒大排,
愛吃的上海小囡一定不會陌生~
那厚實的口感,濃郁的湯汁,
光回憶就流口水啦...
上海的大排,和廣東話裡的「排骨」不一樣。
廣東的蒸排骨,用的是豬的脆骨和軟骨;
而上海的大排,是豬的脊柱以及兩旁的肉。
斬大排,首先是将脊柱豎的一斬為二,
帶骨過的,叫雄爿,少的則叫雌爿。
做紅燒大排要厚一點,
那樣的話口嫩且不會将肉燒得太幹~
為了增加其風味,
紅燒大排的升級版就是蔥烤大排~
說白了就是蔥烤大排就是紅燒大排多放青蔥~
是不是疑惑,為什麼有“烤”這個字?
難道燒好的紅燒大排再拿去烤?
其實不然,
上海話中的「烤」,
是從甯波語系中來的。
其實就是「油炸、燒煮」的意思,
「甯波烤菜」也是這個意思。
04
關于八寶辣醬
上海人有一種 " 不辣的辣醬 ",
到今朝,
依然是很多老上海必點的下飯,
這就是 " 八寶辣醬 "!
它是由炒辣醬改良而來的~
八寶辣醬真的用了八樣以上的食材!
用蝦仁、雞肉、鴨肫、豬腿肉、
肚子、開洋、香菇、筍片等
八樣主要原料烹制,
故稱它為 " 八寶辣醬 "。
而八寶辣醬好不好吃
主要看調配出來的辣醬夠不夠入味!
其原料都是用本地的豆瓣醬、甜面醬和辣醬、海鮮醬,
這樣更能體現上海風味~
這種辣醬上海人稱為“辣火醬”,
也就是這些原料腌制出來的低辣度的土醬~
05
關于油面筋
上海人說的油面筋,
是将發酵面筋揉成小團,
放入油炸,待面團發泡後撩起,
待冷卻後再炸,這樣炸過幾次後,
原來小小的面團會變成一個大大的空心的球,
那就是油面筋了~
不同于無錫的清水油面筋,
上海人喜歡吃帶餡兒的油面筋,
沒錯,那就是油面筋塞肉了~
肉,一定要買夾心肉
要肥瘦一起才是最佳。
06
關于響油鳝絲
講到本幫菜,
這道 " 下飯菜 " 絕不能錯過!
那就是" 響油鳝糊 "!
上海人歡喜吃黃鳝,
尤其是響油鳝糊,
去本幫飯店必要點的。
上海的響油鳝絲用的是野生青鳝。
為什麼要叫響油鳝絲,
其實也很好理解~
這道菜因上桌後盤中油還在噼啪作響而得名。
制作響油鳝絲除掌握烹調技術關鍵外,
還須上桌及時,
否則,油降溫後澆到鳝絲上沒響聲,
那響油鳝絲就名不符實了。
而做鳝魚其實也是全國各地的傳統。
湖南的子龍脫袍,蘇北的燒虎尾、
湖北潛江的二回頭、廣東的松子鳝魚都各有特色,
最簡單不過的是蘇式面館裡那光面旁的一小碟鳝糊,
那味道,離開江南了就再難找的到了。
07
關于鹹菜百葉包
鹹菜百葉包是上海菜裡難得的懶人美食。
一般上海人都是取一張百葉鋪平,
把肉醬餡料按長條形鋪在百葉上,
兩頭折起做成類似春卷樣長條型的。
制作簡單,經濟實惠,又富有營養~
鹹菜清香,配上百葉的軟嫩滑口,
口感格外爽口~
而鹹菜百葉包有着極強的可塑性,
用來升華美味最棒。
可以在湯汁上做文章~
用老母雞湯或這鮑魚、
魚翅這樣的珍馐湯料中慢火煨熟,
以使百葉包呈現更鮮甜的口感。
也可以為了襯托百葉包的味道~
用很多的海鮮、鹹肉,花環錦簇,
讓低調簡單的百葉包唱起了主角...
08
關于四喜烤麸
四喜烤麸可是
上海人餐桌上的常見冷菜之一。
而四喜烤麸裡的四喜是實數~
将烤麸、金針菜、木耳、花生米
這四樣食材組合在一起過油炒,
烤麸發得好的話,嚼起來會略有彈性,
有濃重的醬汁從孔裡滲出來,
香香甜甜,回味無窮~
而四喜烤麸的雛形
"功德林"在30年代就設立工場,
自制熟面筋,蒸制各種菜肴,
由于這種烤麸質優味佳,
所以很快就揚名全市,至今盛名不衰。
上海人過年吃菜愛讨口彩,
“烤麸”即“靠夫”,
寓意家中男丁來年取得高成就。
而小侬聽說過有些地方,
四喜烤麸竟被翻譯成了Sixi roasted husband
其中sixi就是四喜的拼音,
而後面一組詞英譯就是烤夫...燒烤丈夫...
emmm.....要猜出這是什麼菜,隻能靠想象力了!!
09
關于上海熏魚
老牌本幫菜飯店裡都會有一道涼菜
那就是上海熏魚!
上海自1843年開埠到1949年解放,
熏魚一直是上海地區的老牌菜肴,
尤其是傳統菜老八樣裡不可或缺的拼盆配料
和三鮮砂鍋的原料之一。
從上海解放到改革開放,
熏魚也是上海酒樓和店鋪熟食的主打冷菜。
本幫熏魚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熏魚!
據清代中期的烹饪書籍記載,
最早的熏魚确實要用“柏枝”煙熏後完成的。
現代熏魚都沒有“熏”的工藝~
但由于外表形、色相似,
所以人們普遍沿襲了清代的叫法。
上海熏魚又稱爆魚,
逢年過節,餐桌上必定有爆魚~
因為“爆”字有發之意,寓意吉祥。
10
關于草頭圈子
草頭圈子在上海海派菜單裡
是一道非常受歡迎的美食,
一年四季都能吃到~
“草頭圈子”實際上是兩道菜的組合!
紅燒圈子和生煸草頭~
其中“圈子”指的就是豬直腸。
因豬腸油脂太多,
而草頭是著名的“油抹布”,
兩相搭配!
草吸油脂,腸浸清香,
因此有了肥而不膩,味道鮮美的口感~
11
關于羅宋湯
“海派西餐”裡,
在上海最受歡迎的要屬“羅宋湯”了~
羅宋湯的英文是RussianSoup
其實就是Russian(俄羅斯的)音譯過來的~
而上海的羅宋湯,
雖說源于俄國的羅宋湯,
但是味道、做法完全不同!
因為,俄式羅宋湯裡的紅菜頭,
并不适合在上海這樣的氣候條件下種植,
且上海人不習慣羅宋湯酸酸的味道,
故而上海人用卷心菜替代了紅菜頭,
用番茄醬調制湯色,并且增加甜味。
而對于上海人來說,
最愛的西餐不是牛排,而是炸豬排~
用豬排代替外國的牛排,
用番茄醬代替俄羅斯的紅豆菜,
用蛋清調拌出色拉醬,
這樣做出的海派西餐的老三樣——
炸豬排、羅宋湯、拌色拉。
對老上海人來說,
這就是海派西餐“三巨頭”!
12
關于八寶飯
上海人喜歡吃甜食, 而香甜軟糯的八寶飯 成了過年過節桌上的必備菜肴~八寶飯中的八寶用料講究,各有寓意。
其中的蓮子象征婚姻和諧和好;
桂圓象征團圓;金橘象征吉利;
紅棗象征早生貴子;
蜜櫻桃、蜜冬瓜象征甜甜蜜蜜;
薏米仁系仙鶴轉化而成,象征長壽、高雅、純潔;
瓜子仁是鼓闆的變體,象征生活有規律,平安無災禍;
紅梅絲與龍門同色,含有鼓勵進取、祝福順利的意思;
綠梅絲象征長壽。
如今,八寶飯的原料的選擇有了更多花樣,
但吉祥的意思不會變。
雖然全國各地都有八寶飯,
但似乎隻有在上海,
八寶飯才做得格外精緻;
而上海的老牌八寶飯固然不少,
但喬家栅、王家沙、沈大成,
怎比得上自家姆媽做出來的入味、入心。
好了,說了那麼多,
這些上海菜的秘密
大家侪曉得伐?
你還知道哪些上海菜裡的秘密呢?
歡迎留言分享啊~
【胖丁綜合編輯】
新聞來源:上海頭條播報、看懂上海、上海市民生活指南、《飲食與健康·下旬刊》、《170年曆史的上海名菜——熏魚》、上海發布、上海潮生活、百度百科、滬江英語、圖片來源網絡,如有冒犯,敬請聯系。
版權聲明: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掃一掃關注微信公衆号“侬好上海”(helloshanghai2013)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