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百匠茶學院原創
丨首發于今日頭條:百匠茶學院
丨作者:林方緻
日鑄建溪當近舍,落霞秋水夢還鄉。
甯靜緻遠,方得始終,我是林方緻。
白茶為微發酵茶類,屬于可以進行長期的存放的茶類,在妥當的保存數年後,能夠轉化出絕佳的茶味。
白茶的主要有形态有茶餅和散茶兩種。茶餅一般有350g重,外形圓潤規整,沒有多餘的邊角。
一個完整的白茶餅需要如何存放,常看文章的茶友必然是了然于心,白茶餅體積比之松散的散茶小很多,外觀也更為的規整,所以需要占據的空間比散茶小,也就更方便存儲。
完整白茶餅的儲藏
白茶茶餅常見的存儲方式是用三層包裝法密封保存。
茶餅被摞在一塊,用大小适合的食品級塑料袋先裝好,再用鋁袋包裝,最後一起被封存在紙箱中,一般會将茶餅放置于隔牆離地的架子上。
經過多層密封後,白茶餅能夠得到更為可靠的保護,讓茶餅獲得更好的陳化可能。
隻需在平時注意保證存茶空間的溫度與濕度正常,保持存茶室能通風,無異味。而如果想要存出來的白茶餅能夠有更好的轉化效果與風味的話,還需要把握一些技巧:團隊陳化、裸餅存放等。
1、團隊陳化
團隊陳化,由名生義,就是在存放白茶時,要大量的茶葉一起存放,以便讓整體促進個體的陳化。
俗話說:“人多力量大”,而茶多能量也大。存茶的數量越多,越有利于讓茶葉的内質相互作用,使整箱的茶葉協同合作,使茶香愈發聚攏,茶味愈發出色。
一般來說,團體陳化會比茶葉個體轉化來的效果好。我們可以取同樣産地,同樣工藝,同樣年份白茶進行對比,團隊陳化的白茶遠比獨自轉化的茶葉,香氣更加的馥郁,茶味更為甘醇。
2、裸餅存放
裸餅,就是指沒有包裹棉紙的白茶餅。
裸餅存放,指的是擁有數量較多茶餅的茶友,可以将包裝茶餅的棉質去除,一同存放,這樣能使茶餅與茶餅直接更為親密的接觸,促進茶餅的團隊陳化,使陳化更有效果。
如果茶友想要長期的收藏餅茶,手頭上又能有十幾餅茶餅,就可以用以上兩點來讓自己的茶存出更好的風采。
不過也要注意,一定是同一品種,同一年份,同一批的茶餅才可以如此一同存放,轉化。
若是年份不一,品種不同的茶餅一起存放,茶餅與茶餅之間的香氣、滋味各不相同,就容易互相幹擾,使得茶味互竄,反而不利于白茶餅自身的陳化。
撬開後茶餅的存放
除了收藏之外,茶友也有日常飲茶的需求,白茶餅茶的滋味比之散茶會濃郁,成熟,也更為的甘醇。
所以不少的茶友會選擇,一邊日常喝茶,一邊存茶。
一般來說,為了能讓白茶得到更好的轉化效果,是不建議茶友日常頻繁地開箱取茶,這樣會使茶葉與空氣接觸的時間變長,容易讓水汽等有機可乘。
所以日常喝茶時,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喝茶頻率,取來幾餅茶做為平常喝茶所需,減少開箱頻率。
日常喝茶,雖然量不多,但是也要做好每一餅茶的密封保存,也要保證存茶地的幹燥,清潔。隻有将存放工作做好,才能保證白茶餅茶的風味延續,讓每一次喝茶都能有舒心的滋味。
另外,作為日常口糧茶的茶餅,最好能在三個月内飲用完畢,因為茶餅畢竟是單打獨鬥,簡單的包裝的保護,始終是沒辦法達到三層密封保存的效果。
特别是被撬開過的茶餅,如果放置的時間過長,茶葉的内質就會慢慢地消散,那麼白茶餅原本的茶香與茶味就會減少,也會有受潮的風險。
三個月内喝完,風味才能沒有大的變化,唯有及時飲用,才算不辜負好茶。
撬開後的茶餅,存儲時要注意哪些細節?
常言道:“細節決定成敗。”藏白茶也是這樣的道理,隻有将每一個小細節做好,才能讓茶葉的質量始終如一。
首先,平時拿取茶餅時,要保證手部的幹燥與幹淨。
茶葉最怕的就是雜味與濕氣,若是平時不注意這一細節,用剛吃了幾塊油膩的糕餅,直接取茶,茶葉就容易沾染油漬與雜味。
又或是平時洗完手沒有及時擦幹就去取茶,手上的水汽也會影響茶餅。
長此以往,整塊茶餅都會有雜味,茶香難再,也可能直接受潮變質。
其次,每次取茶後,要及時地将茶餅密封好,保證茶餅幹燥。
白茶是含水量極低的茶類,也是極怕潮濕的茶類。
所以每次取完茶後,都要及時密封,防止水汽幹擾茶餅。
若是不及時密封,而是等品完茶後再封存,可能在沖泡的過程中,就會有水汽跑到存茶袋中,讓茶葉受潮。
最後,每次喝茶,盡量喝多少,撬多少。
有不少茶友,想要再方便一些,會事先把茶餅整個分解成一小塊,一小塊,泡茶時就很便利。
但其實,這對于茶餅而言,并不是什麼好習慣。撬開後的小塊茶餅,沒有了團體的依托,接觸外界的面積變大,内質流失的速度會變快,容易在短時間内失去茶香與茶味。
并且撬成小塊的茶餅,也會因為失去“大樹”的庇佑,更容易受空氣中的塵埃、水汽、異味幹擾,整體的品質就容易大打折扣。
再則撬開後的茶餅,會失去整體的協調轉化能力,一次性撬開,會幹擾整體的風味。
最後一個小小的總結。
當我們有比較大量的茶餅時,必須做到三層密封,最好做到裸餅存放,團隊陳化;
當我們隻是少量茶餅日常飲用,要做到茶餅及時密封,遠離水汽、異味,喝多少,撬多少。
參照上文的存茶建議,做好日常存茶,白茶絕對不會辜負你的期望!
歡迎關注【百匠茶學院】,了解更多白茶的知識!
原創說明:本文由百匠茶學院林方緻(baijiang2018)原創出品,歡迎喜歡喝茶的朋友轉發分享,其他平台轉發請注明出處,謝謝合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